九旬老人自建博物馆

2012-07-05 01:26尹建权许兰武
民生周刊 2012年26期
关键词:展室家人门诊

□ 本刊记者 尹建权 许兰武

九旬老人自建博物馆

□ 本刊记者 尹建权 许兰武

“能为老百姓做点事,这辈子就值了。”张济民老人常这样自勉。图/鞠九江

江苏省如皋市常青镇草张庄村的济民博物馆,建筑面积2150平方米,有38个展室。在中国众多博物馆中,这样的规格并不出众。但令人感叹的是,这样一个系统工程竟是一位退休老人历时20年完成的。

博物馆的主人叫张济民,今年92岁,身板硬朗,白眉慈祥,已是耄耋之年,却思维敏捷,条理清楚。他是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还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蜚声海内外的《金匮要略》研究大家。

悬壶“医心”

1920年,张济民出生在如皋西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少年时代的张济民喜欢读书,不过,他并不满足借书读,曾经的他用辛勤劳动换回整套四大名著。“那一夜,我爱不释手翻阅着四大名著,不知不觉鸡叫三遍,便找来一块小青石,磨了一个平面,歪歪斜斜刻了一枚‘济民藏书’印章……” 收藏的梦想在少年张济民的心中开始萌芽。

初中毕业后,张济民回乡种田。18岁时,他拜当地名中医刘朗甫为师,精读并收藏了《内经》、《伤寒》、《脉决》、《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三年学徒期满后,张济民开设门诊,悬壶乡里,名声鹊起。

1955年秋,张济民作为全县仅有的两名中医之一,以优异成绩考入江苏省中医进修学校(现为南京中医药大学)。大学毕业后,他留校任教,从事针灸、诊断、药物等教学工作。1962年,张济民调至金匮教研室工作。1978年起,他兼任校首届研究生导师、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上个世纪80年代,张济民已成为蜚声海内外的《金匮要略》研究大家。1988年,张济民作为对国家有特殊贡献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89年初,70岁的张济民退休了。听到这个消息,许多人闻风而来,有请他当客座教授的,有请他当名誉院长的,有请他出国讲学的,甚至还有邀请他开药厂的,张济民都不为所动。因为他知道他心里最放不下的是家乡的父老乡亲,“越老越想家”。

回到家的张济民走村串户,免费为乡亲们义诊。在义诊的过程中,他逐渐发现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医心重于医身”。

乡亲们有人沉迷赌博、有人热衷封建迷信活动、有人只向“钱”看,这些都令他痛心不已,“这是一种悲哀,是精神传承的断裂!”

张济民打算帮乡亲们“医心”,他要建一所博物馆。

门诊圆梦

1989年,张济民开始践行自己的想法。经过近3个月的奔波,他收集了有关博物馆建筑、展馆分布及展品收藏与保管等信息资料千余份;北京、上海、南京、西安等地的著名博物馆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有了理论作基础,现实的问题又摆在眼前:筹集资金。据推算,当时建一个中档民间博物馆至少需投资800万元,每年还需贴补数十万元的维护保养费。

“建这个东西就是一个无底洞,啥时候也填不满”,家里反对声一片。就连一直默默支持他的老伴,态度也发生了转变。800万元,对于一个普通工薪家庭无疑是个天文数字。

后来,家人再也没听到老人提及博物馆三个字,他每天按部就班地忙碌着,家人也以为他放弃了。

一个月后,张济民从银行取出20万元稿费积蓄,说要建一幢中医门诊楼。“老爷子开明,开个专家诊所既解除了病人痛苦,又增加了家庭收入,是两全齐美的好事!”这次,没有家人反对。

1990年2月初,张济民专家门诊开诊,当日门诊收入近3000元,收入不菲。开诊半年多,生意红红火火,连上海、浙江等外省也有不少病人慕名前来求医。

门诊收益全由老人一人独管。“老爷子是貔貅,只进不出。”家人逐渐地对他有了意见。儿媳托人从外地买回一台跑步机,他一见就火了:“这是纸上谈兵,那有在外面跑步锻炼自在!”儿媳赶紧退了货。

“老头子,别固执了,火葬场烧人又不烧钱,你留钱做啥?”老伴也在一旁咕哝着。面对家人的满腹牢骚,张济民冷冷地甩出一句:“钱一定要用在刀刃上!”

此后不久,当镇土管所送来《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砖瓦厂、水泥制品厂将一车车建筑材料运至家门口时,张家人这才意识到:老爷子是要建博物馆了。

“没有营养的人容易生病,没有文化和信仰的群体容易浮躁,这‘浮躁病’比身体上的病更难治。提高村民的文化素质迫在眉睫。我开诊所就是要圆博物馆的梦。”张济民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后来,他向家人解释,“开诊所一年挣50万,10年就是500万,20年就是1000万,靠我这把老骨头建个博物馆不成问题,要知道博物馆是个永久性的精神财富啊……”

当代愚公

张济民博物馆内的参观者多是农民。图/鞠九江

“我要立愚公移山之志,做当代愚公,打一场持久战,建一座博物馆。”这是张济民在博物馆开工奠基仪式上的一番话。建博物馆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张济民给自己制定了“前10年打基础,后10年上台阶”计划。

按设计方案,博物馆要建展示楼4座、亭轩16座、廊轩5条,且要款式新颖,仿古而不俗。为增强其观赏性、娱乐性,博物馆还要建有池塘、花圃、桃园、银杏园、动物园等辅助设施。

张济民就是用这种“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建成博物馆第一幢展示楼,那一年是1995年。“建成一个,开馆一个”。

“想学习不知道学什么,没地方去学,当务之急先建图书阅览室。”张济民说,有想法就要干,在儿子的帮助下,他赴上海、南京等地购回书籍1730本,并定制书架、桌椅等。不到一周,所购书籍分门别类地摆上了书架,全镇第一个民间图书馆在张济民的操持下诞生了。

一年后,历史名人、医学名人、小说名人、古今书画名人等7个展室也相继对外开放。

废寝忘食、超负荷工作,使张济民老人体重急剧下降。曾有人劝他,“张老,一心无二用,门诊和博物馆就舍去一个吧!”张济民勉强一笑:“一个也不能少,建博物馆是我晚年的追求和奋斗目标,而门诊则是通向目标的桥梁。没有资金一事无成呀!”

1998年,第二幢展示楼建成;2005年,第三幢展示楼顺利落成;2008年,第四幢展示楼竣工。

2011年7月,张济民老人又成功地开放了第38个展室——“建党90周年图片展”。同年,老人出版的《济民博物馆》一书也与读者见面,博物馆全部展品浓缩其中。不少人将此书称之为“流动的博物馆”。如果不能来博物馆参观,只要打开此书,就能浏览博物馆所有展品,足以让人大饱眼福。

很多人在《博物馆留言簿》上留下感言。中国工程院院士吴以岭留言说:“一位退休老人,干了一件伟大的事情,留下了一个民族的记忆!”

“漫步馆内,打开尘封已久的历史,让我依稀穿越时空隧道,聆听着人民创造历史的宏音,从而倍感中华民族的伟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首倡者李玉坤留言说。

这些赞誉,都是支持张济民继续前进的动力。

张济民在毛泽东诗词展室里为参观者讲解。图/鞠九江

猜你喜欢
展室家人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集报“达人”龙小平
最好的养生是对家人和颜悦色
家人不支持直销怎么力?
主题展室不应游离于校园实践之外
揭秘台军密电破译高手
完形填空三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