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扬
酒协“护短”太短视
李天扬
媒体评论员
“酒鬼”酒的塑化剂风波,仍在继续发酵。
对“酒鬼”酒而言,说这场风波是灭顶之灾,可能言过其实,但说它损失惨重,可是千真万确,而且,还可能拖累全行业。真可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这一次,被媒体和公众舆论炮轰的,除了闯下大祸的“酒鬼”,还有一再为企业护短的中国酒业协会。
“酒鬼”酒塑化剂超标的新闻一传开,酒业协会就发表声明称,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分。其中高档白酒含量较高,低档白酒含量较低。
这则“护短”声明的言下之意无非两条:其一,白酒含塑化剂没什么大不了;其二,媒体曝光不负责。其实,这则来势汹汹的声明,一不小心暴露两个公众原本不知道的“秘密”:其一,原来白酒中真的含有塑化剂;其二,原来业内早就知道了,但就是不告诉你。本想“护短”的,反倒露了“短”。
塑化剂是什么东西,它的害处有多大,去年那场闹得台湾沸反盈天的“塑化剂事件”早就教育了海峡这边的公众,大陆曾暂停进口台受塑化剂污染产品800多种。那场事件,被称为台湾30年来最大的食品安全事件。真不知道酒业协会吃了什么“豹子胆”,竟敢瞒下白酒内含塑化剂的事实,并那么若无其事地说“白酒里都有这玩意儿”。
显然,这不是知识问题,而是态度问题。从原来的秘而不宣,到事发后指责媒体不负责任,都是为了护短。
关于行业协会的失责,我们是有过深刻教训的。“三鹿”奶粉事件后,就有媒体报道,早在事发3年前,中国奶业协会的专家就知悉原奶掺假现象,但没有对行业协会成员做出任何公开警示。结果呢,“三鹿”事件后,国产奶粉跌入谷底,至今没缓过劲儿来。这一回,受创的是中国白酒业。
行业协会除了为行业成员服务外,还应该负什么职责,协会章程写得很明白:“配合政府有关部门对本行业的产品质量实行监督,开展行检、行评和产品认证工作,发布行业产品质量信息。”质量监督、信息发布,都是协会应尽之责,至少,在塑化剂这件事上,酒业协会扮演了掩盖真相、漠视消费者知情权的角色。
为问题企业和问题产品护短,其实是短视行为,最终害人害己。仍以“酒鬼”酒塑化剂超标为例。酒协早就得知白酒中含有塑化剂,但没有在第一时间警告企业,并向消费者警示。瞧白酒企业在央视投广告一掷亿金的气概,对生产线进行技改、换一下包装,杜绝塑化剂超标的隐患,并不难。如果及时改了,又何至于弄到今天难以收场的局面。酒业协会自己的公信力,也在这场风波中大损。以后你说话,谁信?
行业协会的短视,根子就在于只在乎小团体利益,而漠视公众利益。看来,要治好短视病,关键要树立公心。只有树立公心,行业协会才会有公信力。只有将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才有能力真正保护成员企业的合法权益。
酒业协会醉得不轻,该醒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