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南
古时春节一到,官员们都纷纷忙碌起来。如在清朝,春节前后皇帝要设宴招待他们及其夫人,要赐给“福”字,赐给“岁岁平安”荷包及其他物品,还要请他们看大戏,以示皇帝的恩德。无论级别高低,古代官员们在春节都要忙着送礼、收礼。热闹、祥和的春节气氛,掩盖不住一股陈腐的气息。
唐朝也有春节长假
唐朝的春节假期跟我们一样,也是7天。你看唐玄宗颁布的红头文件《假宁令》:“元正、冬至,各给假七日。”意思就是说,春节放假7天,冬至放假7天,一年里有这么两个黄金周。
事实上,到了唐朝后期,黄金周有3个,而且小黄金周并不比我们少。《唐会要》第82卷有一段专写节假调整,说唐德宗贞元年间,把寒食节的假期从3天调整到7天,加上春节7天、冬至7天,刚好3个黄金周。至于小黄金周,简直多到数不清,中秋节、腊八节、夏至、唐太宗过生日、唐玄宗过生日、唐玄宗他妈过生日、唐玄宗他妈去世……所有这些日子统统放假3天。
唐玄宗怎样安排春节假期
以唐玄宗开元年间为例:春节前的腊八节有3天假期,从腊月初七开始放假,腊月初九开始上班。初九过完刚要上班,就碰上腊月初十这个“旬休”(唐朝人每工作9天则休息一天,称为“旬休”),于是继续休息。旬休完了,腊月十一该上班了吧?不,这天是唐玄宗他妈去世的日子,叫作“大忌日”,大忌日得放假3天,于是放假到腊月十三。腊月十三刚过完,可能是某种原因,又放假一天。然后腊月十五,唐玄宗的某个妃子给他生了一大胖小子,唐玄宗一高兴,让全国人民放假5天。放完这5天假,腊月二十到了,这天又是个“旬休”,于是再放假一天。旬休刚完,腊月二十三祭灶,再放假一天。紧接着立春了,再放假3天。立春假期还没过完,春节假期已经续上了……
所以白居易写诗道:“共知欲老流年急,且喜新正假日频。”这句诗意思是说,我年纪大了,爱休息不爱干活儿了,春节放假很勤,正合我的心意。
送礼的队伍造成交通堵塞
春节送礼收礼,是古代官场盛行千百年长盛不衰的“潜规则”。下属给上司送礼之前,先要给上司的“阍者”(看门人)送礼。此话怎讲?我们先来听听顾炎武讲的“门包”的掌故。要进入东汉权臣梁冀豪华、堂皇的府第,得先打通看门人关节,他让你进,你才能进。而要打通他的关节,就得给他送银子——“门包”。据说梁府看门人收的银子不计其数。
明朝周晖《二续金陵琐事》记载了万历年间南京春节送礼的壮观场面:除夕前一天,周晖外出访客,至南京内桥,看到中城兵马司衙门前聚集了一支浩浩荡荡的队伍,每人手捧食盒,竟使道路堵塞。经打听,原来这些人都是来给中城兵马司送春节礼物的。
当时的南京设五城兵马司,每城兵马司分设正副指挥,掌管本城区巡捕盗贼、疏理街道沟渠、看守囚犯及消防等事项。名为兵马司,实际不掌兵。衙门不大,正副指挥品级都很低。春节之前,中城兵马司门前都有这么多送礼的人,其他更大、更热的衙门,送礼的盛况可以想见。
春节给上司或有关衙门送礼,由暗夜变为朗朗白昼,由地下转为公开,世风、官场之风的败坏一至于此!
清朝“公约”为何不管用
清朝康熙时代末,朝廷曾想整顿春节官场陈规陋习,于是订立一纸“公约”,并要求中央机关每位官员将公约贴在府第大门旁。
据清人金埴《不下带编》一书记载,康熙五十七年(1719),金埴到北京,见“朝彦群公”(朝廷的俊才,即大臣们),人人都在府第大门的东面粘贴公约一纸,上面书写的内容均相同。
公告规定:从康熙五十八年元旦起,不贺岁,不祝寿,不拜客。有上门贺岁、祝寿、拜访者,概不接待,也不回访。亲友有事赴京,前来造访,概不接待,也不回访。
朝廷出此公告,让官员们作为公约,约束其行为,出发点应当说是好的。问题是:谁来监督公约的执行?违反了公约,又当怎样处置?
纸上规定“不贺岁,不祝寿,不拜客”,实际照样可以送礼、收礼,照样可以行贿、受贿,照样可以拉拉扯扯,甚至结党营私。要想做违纪违法的事,还怕没有借口,没有时间,没有办法,没有机会吗?
不过,有这样的公约总比没有这样的公约好,起码说明朝廷极力想约束官员们,防止他们利用年节,做一些违纪违法的事。再说清朝的官员也不会个个都是贪官,总有廉能之人,能照公约约束自己。
要想让上述公约不成为一纸空文,诚非易事。这要有强有力的监察机关。另外,除了明察,还要暗访。皇帝手下耳目众多,可以派一些耳目经常到大臣们的门前转转。如有的大臣门前经常车水马龙,特别是春节期间,来客络绎不绝,就可以问问他:你都接见了哪些人?谈了些什么?皇帝连官员的隐私都能打听出来,上门送礼的事,还怕打探不到吗?
李世杰在四川革除春节官场陋风
厌恶春节官场恶俗,并决心加以改革的官员,并非没有。清代李世杰就是其中之一。只是这样的官员如凤毛麟角。据清代昭擅《啸亭杂录》一书,李世杰年轻时做过负责治安的巡检。有一次,乾隆皇帝下江南,李世杰负责给皇帝御船搭跳板。那天刚下过雨,路很滑。乾隆帝上船时,不小心跌了一跤。李世杰反应特快,急急将乾隆帝扶起。总督、巡抚都大为恐慌,命人将李世杰绑起来,请乾隆帝处置。乾隆帝笑着说:“下级官员中居然有这样的忠爱之人。”立即提拔李世杰任知州。后来李世杰做到四川总督和江南总督。
他任四川总督数年,从未宴请过一个客人。成都将军到任,按惯例总督要宴请他。李世杰心想,不请,怠慢了这位成都将军;请,破了自己立的规矩。于是便趁成都将军家属抵达成都时,派一位武官送去一只煮乳猪,一只烧羊,并让这位武官婉告成都将军:“本想委屈将军到总督府,适闻将军眷属到成都,谨以这两种食品佐将军家宴。”
春节前夕,李世杰吩咐厨师做十几斛(1斛5斗)面饼。春节下属来拜年时,李世杰派人对他们说:“深知各位劳苦,今用饼慰劳各位。”等他们吃饱,李世杰方出来跟大家相见。礼毕,让府、厅、州、县官员就在总督衙署分别拜见其上一级上司。礼毕,李世杰对官员们说:“春节规矩,上司即使不接见下属,下属也必须坐着轿子到上司府上。路途远的,太阳偏西才能回家,白白苦了随从人员,一点好处也没有。况且你们都有父母妻子,过年照例得给你们放假,诸位何不早回,让你们也放假半天。”下属齐声说:“是。”
李世杰以身作则,改革四川春节官场陋风,一时颇著成效。那时清王朝还处于上升时期,改革容易入手,也容易见效。若是在晚清,就很难说了。
(赵科荐自《人民论坛》)
责编: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