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单位: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培训中心上海信星认证培训中心)
早在去年1 0月,本讲座为大家讲解了能源及能源管理标准化的一些基本概念,受到读者好评。今天,我们将介绍能源管理工作中一项十分重要的标准——GB/T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 要求》,解析它的总体结构特点、归纳它的主要条款要求、分析其与相关管理体系的兼容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包括我国在内的世界各国都面临日益严峻的能源问题,一些发达国家率先开始建立能源管理体系。美国国家标准学会于2008年批准发布了“能源管理体系2000”,英国标准学会BSI于2009年正式发布“能源管理体系要求与实用指南”,国际标准化组织的能源管理体系标准于2011年6月发布。
我国于2007年成立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由国务院总理担任组长。2009年3月11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GB/T 23331-2009《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对企事业单位将能源管理工作与各项管理活动相融合起到促进作用。
GB/T 23331-2009标准规定了组织确定有效能源管理体系的要素和过程,起到帮助组织实现其能源方针和目标的作用。它的基本思路是借鉴ISO 9001、ISO 14001和OHSAS 18001的成功经验,采取建立管理体系的方式对能源管理绩效进行有效的控制。
GB/T 23331-2009标准的主体部分按层次划分,可分为四章,即第一章:范围,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第三章:术语和定义,第四章:能源管理体系要求。其中第四章是该标准的核心内容,也是本期讲座讲解的重点,该章节由五个板块组成(见图1),采用了PDCA循环管理的思路。
图1 第四章结构图
为了深入理解GB/T 23331-2009标准第四章各条款的要点,我们将该章节中标准的一级条款逐一展开进行解析。
“4.1总要求”:是本标准的纲领性条款,在本条款中明确了体系所覆盖的范围,阐明了建立体系的总目标是“确保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4.2管理职责”:本条款包含了3项二级条款,分别是4.2.1管理承诺,4.2.2能源方针,4.2.3职责和权限。管理职责条款是针对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提出了系统的要求。通过最高管理者对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体系的承诺,以及制定本组织的能源方针,并确定本组织内各层次的结构,制定职责、规定权限,从而形成实施GB/T 23331的目标方针与考核体系,起到保证作用。
“4.3策划”:该条款明确了在能源管理体系策划过程中,首先需要考虑和建立的所有要素,这些要素是能源因素,法律法规、标准及其它要求,能源管理基准与标杆,能源目标和指标,能源管理方案,共5项二级条款。以上要素是建立体系的基础。
“4.4实施与运行”:是第四章中涉及内容最多的条款,包含了7项二级条款,分别是4.4.1资源,4.4.2能力、培训和意识,4.4.3信息交流,4.4.4文件和文件控制,4.4.5记录控制,4.4.6运行控制,4.4.7应急准备和响应。在本条款中,标准明确了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体系所需要提供的资源;开展这项工作所需要的人员能力配置,以及培训和意识教育要求。同时本条款对在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体系过程中,组织的内外部信息交流过程、文件控制和记录控制程序等都作了规定和要求。本条款是实施运行体系的重要指导条款。
“4.5检查与纠正”:是第四章的保障性条款,包含3项二级条款,分别是4.5.1监视、测量与评价,4.5.2不符合、纠正、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4.5.3内部审核。本条款要求通过监视、测量、评价等方式,对能源目标、能源管理绩效、能耗和能源利用效率等运行过程中的重要参数、指标进行监控;对适用法律法规进行定期的合规性评价;对实际或潜在的不符合采取相应的措施;还对组织的自我审核(内审)提出了规范性要求。
“4.6管理评审”:本条款是构成能源管理体系主要框架并体现其基本功能的核心条款,涉及到本标准的所有其它条款,因此也是下一轮能源管理体系PDCA运行模式的开始,是体系持续改进的重要保障。在标准中,将管理评审列为最高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与GB/T 23331相关的其他管理标准是指:GB/T 19001质量管理体系、GB/T 24001环境管理体系、GB/T 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以上四个管理体系的相同点有以下两方面:
——同属国家的推荐性标准,均可用于认证注册,且认证程序相似;
——遵循相同的系统管理原理;
——都是通过体系的建立、运行、改进,对组织的过程进行控制、优化,达到预期的方针和目标;
——在文本结构、内容上,有相同或相似之处。
——体系的结构描述与管理职责要求基本相同;
——都强调最高管理者的作用和全员参与的理念;
——都树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基本思想;
——都体现“写所需-做所写-记所做”的基本方式。
这四个管理体系的不同点有以下三方面:
(1)适用范围不同。GB/T 23331和GB/T 28001适用于我国各行业。
(2)管理对象和控制目的不同。GB/T 19001是针对顾客、供方、组织及他们所关注的质量风险,GB/T 24001将管理对象扩展至社会相关方,目的是为了控制环境因素,GB/T 28001的对象以利害相关者为重点,目的是控制安全与健康风险(危险源),GB/T 23331的对象是组织和供方,以控制能源因素为目标。由于管理的对象和目的的差异,它们所依据的法律法规也各不相同。
(3)条款的内容不同。在这四个管理体系中,GB/T 19001的条款内容与另外三个的差距较大。
综上所述,这四个体系标准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可以适当兼容,通过有机地组合,形成整合型管理体系,这也是目前企业体系管理发展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