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侯耀晨
中国商人:首先祝贺您入选2011-2012年度“中国异地商会秘书长传媒影响力500强排行榜”前42名,这份榜单是中国商人杂志社历时三个多月的数据挖掘和成绩换算,从11100多家商会有效信息中评选出来的。对于此次入选,您本人有何感想?
卢爱任:我首先感觉这非常意外,因为我本人几乎没专门做过宣传,而且在各种宣传中都是主要突出商会和商会会长们。作为商会秘书长,平时更多是做好执行工作,是干活的。我曾考虑过开个人博客,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商会宣传与推广,由于工作太忙一直没有开成,但真没想到这种情况下我还能排到这么高。对于这个评选结果,我同时感到很高兴。这反映了媒体对我们北京广西企业商会的高度关注,也说明这几年我们商会工作取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和充分肯定。
除了媒体评价,最近我们商会很多工作同时得到了北京和广西两地官方的高度肯定和评价。其一是2011年在北京市民政局对在京各省商会进行全面综合评估中,我们商会获得5A级社团最高评价,商会会长郑志这次也被评为2011北京社团系统先进个人。其二是商会编辑出版的《京桂商》杂志被北京市工商联评为优秀刊物,我本人还被选为“商会内刊评选委员会”的评审员,并在报刊表彰大会上作为四名获奖代表之一进行发言。在北京和广西两地省级党委统战部以及工商联多次举办的座谈交流活动中,我们商会都应邀作为代表发言,介绍商会成果和办会经验。2011年12月下旬,广西民营经济最发达地区——玉林市组织了商会建设座谈经验交流会,玉林市工商联专门邀请我回去做了商会工作专题讲座。
广西在京企业不多,企业整体实力也不是特别强,客观基础条件比较差,但我们商会能获得这些荣誉也来之不易。主要是多年来,我们商会一直高举弘扬桂商精神、建设桂商新文明的旗帜,始终在用心做事,以专业精神做好服务工作;也说明这么多年来,我们通过网站、报刊以及各种媒体等进行各种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商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都不断得到了增强。
中国商人:对于您本人的传媒影响力成绩单,你觉得其中的各项数据是否能全面反映你本人的实际情况?
卢爱任:如果单纯按榜单的评选指标,应该说还不是很客观地反映情况。有些商会做得很好,但是不怎么擅长宣传与沟通,所以评选出来的结果肯定与其本身社会影响是不相符的。以我个人而言也没有进行专门的宣传,个人博客我也没开,微博虽然在用,但也很少进行评论。不过,通过这次评选,我觉得对商会是一个提醒,因为商会除了整体的形象宣传,商会会长与秘书长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商会的社会形象和影响力。“人怕出名,猪怕壮”,做企业有时候是需要低调一点,但是从商会工作考虑,就需要利用各种传媒渠道拓展商会的社会影响力。比如我们郑志会长以前非常低调,但当选了会长就只能高调一些了,这是社会角色和责任所决定的。
作为秘书长,我更多还是要推广宣传商会本身,更多关注商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和现象,并及时进行研究和解决。2012年,我准备有计划扩大宣传,通过各种媒体渠道把商会和会员企业最大程度进行宣传,主动沟通,进行更多的交流与互动,最大程度把商会和会员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做出来。
中国商人:就商会秘书长个人在传媒影响力方面的评价,你认为在以后的类似评选中是否有必要增加新的评选指标?
卢爱任:我觉得应该增加一些指标。在这样的评选中,大众传媒独立开展可能做得很好,但对于一些比较低调的商会,平时不经常跟媒体沟通,就有可能在评选中被忽略掉。所以,在评选过程中,可增加一些官方评价和商会秘书长、商会会员代表等参与评选;评选指标应该是具有广泛性、综合性,参与评选工作的人也应该具有代表性。比如,有些商会会长、秘书长从来不开博客和微博,但他是商业和商会界的江湖大佬,他比很多经常活跃于媒体的人都有影响力。
中国商人:某种程度上来看,商会秘书长也是商会的品牌和形象代言人之一,商会秘书长的传媒影响力,实际上从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角度,反映了商会秘书长在公共关系沟通和社会公众形象建设方面的影响力,这也是各商会领导共同关心的问题。在商会秘书长对外的公共关系沟通和形象传播方面,你本人还有哪些未被传媒注意到的想法或者做法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卢爱任:商会是社会公共机构,宣传工作是十分关键,商会的言行直接关系到其在社会各界人士心目中的形象和地位。我以前是做新闻出版的,对于这方面有着更多的认识和敏感,在秘书处一直高度强调“宣传无小事”的理念,不但要做好,还要做细,做认真,不能出差错。首先,我们商会的宣传宗旨与目的很明确,就是弘扬桂商精神、建设桂商新文明,而且是要重点突出商会自身的文化、特色和理念。其次,我们现在已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宣传体系,常态的宣传包括有《京桂商》杂志、《京桂商情》电子期刊,把重要商会信息及时传达给会员和各界朋友;商会有自己的官方网站,做得很用心也很有特点;商会还建了官方微博、会员QQ群以及短信平台,商会有重大活动,都可以通过这些即时通信平台及时发布出去。另外,还与各种媒体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利用媒体的优势进行充分宣传。最后,对于商会的宣传工作,我们做到每一件事情都有规划,并分清轻重缓急,执行中也力求做到规范化和专业化。
中国商人:近年来,博客、微博等新媒体工具对社会上的影响力越来越深远,跟公众日常生活联系也日益密切。在这样的新媒体环境下,你认为商会秘书长可以通过哪些自身努力,间接扩大商会的传媒和公众影响力?
卢爱任:我认为,商会在对外宣传方面除了常规自身的网站、报刊宣传以外,重点是要学会借力、借势,即凭借各种传媒机构和工具进行充分宣传;因为商会自身的资源和力量毕竟很有限,也不具备专业优势,各大媒体包括报刊杂志、综合网站、财经网站以及广播电视等,都有自己非常优势的资源和支撑条件,有特定的受众范围,借助传媒机构的优势可以把商会的品牌力和影响力迅速传播出去。做为商会秘书长,要充分重视这些媒体的力量,并善于并主动跟各种媒体进行沟通,在扩大商会的传媒与公众影响力方面往往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事半功倍。
中国商人:你认为在共公关系沟通和公众形象建设方面,商会秘书长如何通过自身行为向社会传递商会的核心价值观?
卢爱任:我们商会很多活动都从不同层面突出了自身的核心价值观,比如我们经常组织的投资考察与项目合作,举办的各种交流和联谊活动,都是以弘扬桂商精神、建设桂商新文明作为根本出发点与终极目标。同时,也是以抱团发展和对会员提供专业服务的精神理念为指导,既传递了商会的团结精神和团队凝聚力,也使得商会的核心价值观在其中得到充分培养和传播。做为秘书长,在进行各种宣传与对外沟通的时候,也会十分注重把商会倡导的桂商精神和桂商文明进行充分的表达和展示;至于如何使事件和信息更大范围传播出去,是我们今后要重点探索和研究的。
中国商人:自上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中国异地商会的发展已走过了十六个年头。异地商会商会秘书长在凝聚会员、服务会员方面的指导思想和核心工作跟商会成立初期有哪些比较大的区别?
卢爱任:异地商会最早雏形应该是全国各地的温州商会,当时很大程度上是老乡会或者同乡会,这些组织主要功能还只是乡情联谊和经济互助。异地商会真正发展起来时间,应该说也就十年左右,包括北京是2001年才有了福建、浙江等几个商会,当时还是以协会的名义成立,没有正式的法人登记。早期的异地商会更注重地缘、乡情,帮会色彩比较浓。
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异地商会,是经过法人登记,经过制度化、规范化发展的。当代异地商会职能更全面,服务功能更强大,包括投资合作、法律维权、慈善公益以及与政府沟通等。
除了商会职能和服务功能的区别,在领导班子产生流程上也有不同。早期的老乡会或同乡会,基本是谁带个头,谁就是“会长”了,现在的商会领导班子要经过规范的选举流程和任命程序。同时,各地政府部门和异地商会的关系界定也越来越清晰,比如在广东省明确规定政府公务员一律不允许兼职商会职务。
总之,制度化、规范化、专业化是异地商会的发展趋势。不过当前的异地商会,有相当一部分发展和管理并不规范,随意性较强,甚至有些商会因为管理不善已经处于瘫痪状态。所以说,异地商会的发展都是在探索发展过程中,还没有出现十分成熟的管理与发展模式,都是在“摸着石头过河”。
中国商人:异地商会在沟通各地政府经济文化交流,推动社会公共事业发展方面显示了它的活力和影响力,这已经为这些年来的经验所证实。在这方面工作中,您本人此前主要的贡献是什么?以后还将有哪些作为?
卢爱任:谈到贡献应该说是商会全体成员的努力成果。这些年我们商会跟政府沟通都很畅通,做了一些有建设性的工作。
广西属于后发达地区,但是如今的发展机遇和政策优势都很明显。我们商会重要工作内容就是协助广西各级政府,向外界大力推广宣传广西,先后为广西区投资促进局以及南宁、柳州、玉林、钦州等地方政府在北京举行项目和地方推介会提供了40多场次协办支持,先后帮助组织邀请北京各省市区兄弟商会近500多家企业进行项目对接,并促成了一系列的投资成果。除了配合广西地方政府在北京进行经济交流与合作,我们也组织企业回广西进行项目投资与合作。这几年,我们组织大型国有企业和国际大财团参与广西基础设施等投资额超过400亿元人民币,会员企业回广西实际投资额已超过180亿元人民币,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做出了积极重要的贡献。
同时,包括广西交响乐和戏剧等地方特色文化到北京进行宣传与推广,商会也积极为其提供协调与支持。北京广西文化艺术联谊会也是在商会的赞助和支持下成立起来,并在京桂两地文化交流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此外,商会在北京市政府推行的政府购买服务等方面也会进行一些探索和尝试。
可见,随着商会的发展壮大,资源整合足够充分的时候,是完全有条件为政府和社会承担一定的职能与功能的,提供一定的社会公共服务,从而减轻政府和社会的负担与压力。
中国商人:随着异地商会会员增多,规模持续扩大,异地商会内部成立市县级以下的分会,以及一些专业性、行业性协会似已成为一种趋势。你认为处理好异地总商会与各分会、专业协会之间日常工作的重点是什么?
卢爱任:异地商会纷纷设立分会,这一方面反映了会员企业和商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同时也显示了异地商会的生命力。 在北京,规模最大,分会最多的无疑是北京福建企业总商会。今年,我们北京广西企业商会也开始尝试增设了地区性分会钦州分会以及餐饮、旅游这两家行业性分会。未来,时机成熟时,各种分会还会持续增加。
当异地商会总商会之下的各种分会出现后,如何进行管理和规范化运行,并厘清双方的关系,这是一个挑战与探索过程,我们商会也在积极探索寻求解决与突破。特别是一些核心问题,比如总商会与分会之间双方的责权利是什么,费用发票等财务问题如何解决,都需要通过制度安排对总商会和分会的关系进行清晰的界定。
中国商人:就异地商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有哪些问题是商会自己可以不断改善的?哪些是需要政府给予更多支持的?
卢爱任:商会内部治理,以及包括宣传、推广、项目合作等常规工作,商会都可以自主完成,并且不断往规范化和制度化发展。需要政府支持的,我觉得有两点:一是加快商会的立法工作;二是在政府购买服务方面加大力度与投入。
异地商会近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和活跃,可谓是雨后春笋,精彩纷呈。但是,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指导与规范,缺乏成熟的发展模式,很多商会的发展都出现随意性和不确定性,面临的危机与风险很大。各级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并进行立法规范,确保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对商会进行各种保障。
就政府向社会组织采购公共服务而言,国外有比较成熟的经验可供借鉴,我们商会也有一些成功案例。比如这两年商会与南宁市就委托招商服务签订协议,双方商定,商会每年向对方提供若干次服务内容,南宁市投资促进局每年向商会支付一定的招商服务经费。
总之,异地商会的快速发展,反映了我国市场经济和民营经济发展趋势和需求。商会的群聚效应可以在经济生活和社会管理中发挥举足轻重的积极作用,对政府工作和社会发展都能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