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周 俊
>>康晓欧和学生在做游戏。
走进江陵县一中团委会办公室,总会看见一位眉清目秀、满脸阳光的女老师,她就是该校团委书记康晓欧。同事们敬佩地称她“点子大王”,她在工作中时不时地冒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们亲热地喊她“知心姐姐”,经常和她私下交流一些小秘密,在她生日的时候给她一个意外的惊喜。有人说,在康老师的学校读书很幸福。康晓欧却说,能陪着这些孩子们健康成长,她才是最幸福的人。
“我年轻,我阳光,我有力量!”带着青春激情,从江陵二中到江陵一中,她由一名教坛新人成长为一名德育能手。
一提到高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累”。2001年7月,康晓欧如愿以偿地成为了一名教师。江陵二中是一所普通的农村高中,来之前,她已经做好了吃苦的准备,可这里的条件之艰苦还是超过了她的预想。刚来到学校,就有老教师跟她谈心:“这里的高考压力太大了,十几年来我就没睡过一天安稳觉!”
校园中到处挂着“拼搏高考,今生无悔”“让结局不留遗憾,让过程更加完美”的条幅。课堂上学生揉着无神的双眼,总是一副睡不醒的样子。此时还是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康晓欧已经暗下决心,要改变这一切。
“高考已经不是改变一个人命运的独木桥,为何不能用平常心来面对呢?心病还须心药医,师生们应该先减减压!”康晓欧试着向学校提出了开设心理教育课的建议。
当即有教师泼冷水:“有升学率顶在头上,哪有心思研究学生心理?只要能逼出几个高分,那就逼下去好了。”只有校长邓新华不忍心打消她的积极性:“要不你先在自己班上试验一下吧!”
康晓欧都准备打退堂鼓了,突如其来的一件事情又打消了她的念头。月考成绩出来了,一名班干部竟然在教室里痛哭流涕,怎么也劝不住。原因很雷人,她仅仅因为排名下滑了五位,就一下子精神崩溃了。
然而,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康晓欧大学专业是计算机,和心理学完全不沾边。接下来的时间里,她学得很拼命,空闲时间全部用来充电,短短一年内读完了厚厚一堆心理学书籍。
她的心理教育课,不拘泥于简单的说教,而是把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显得生动有趣,学生听着就容易入迷。在康晓欧的积极疏导下,学生的脸上重新有了笑容。看着期末考试成绩单,教师们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康晓欧的班级成绩不仅没有被拉下,反而提高了一大截。
尝到成功滋味的康晓欧变得更加成熟和冷静。作为一所农村高中,缺乏每个班级都开设心理教育课的条件,2003年春季一开学,她提议成立学校心理辅导站,对全校学生统一组织开展心理辅导。这一次没有了反对声音,并且集体同意心理辅导站由康晓欧负责。
心理辅导站成立那天,康晓欧请来了母校长江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张丽君作讲座。不少师生是第一次接受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听得津津有味。
随后,灵活多样的减压方式,走近了学生心灵,成就了不一样的精彩。心理学专家帮高三学生调整应试心态,社会成功人士为高二学生作人生规划讲座,优秀毕业生回校指导高一学生如何适应高中生活,成了辅导站的常规工作。穿越胜利门、挤破压力球等运动型放松活动,更是师生同乐,拉近了彼此间的距离。
2003年9月,康晓欧被任命为学校团委副书记,校园广播台成了她分管的工作之一。在许多人看来,校园广播台就是播播通知,放放广播体操音乐。康晓欧却不这样认为:“校园广播台可以是一个很好的教育工具。眼睛累了可以闭着不看,但耳朵想罢工却罢不了,因为它没办法关闭。”
要让每个学生都关注校园广播,广播内容必须贴近学生。
一天晚上,康晓欧正在家里看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节目,突发奇想:能不能在校园广播上也开设个《百家讲坛》呢?她邀请学校教师主讲《弟子规》《论语》,用传统文化来培养学生的文化气质和个性修养;围绕讲座,定期开展书画比赛和知识竞赛。这些举措大受学生欢迎。
《每周一歌》栏目的歌曲原来是随便找的,现在改由各班团支部推荐,可以是校园歌曲、励志歌曲或感恩歌曲。同时,还对推荐歌曲的团支部进行宣传介绍,介绍班级文化、班级理念及奋斗目标等。此栏目已成为全校学生每周的共同期待。
学生更感兴趣的还是《阳光新播客》栏目。按照班级顺序,各班学生代表参与校园播音,对热点问题讨论得不亦乐乎。此举打破了校园广播仅仅属于播音员的专利,引起学生对广播台的重视,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活动中来。
广播内容不能仅停留在多样化的表面上,还必须提升到专业化的程度。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康晓欧找到了解决办法:把校园广播台变成“空中课堂”。很快,学生发现听广播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
康晓欧从网上下载了150首英文歌曲,每天播出一首,并把歌词发到每一名学生手中。高一(五)班刘萍虽然对英语兴趣不浓,但是喜欢流行音乐,校园广播播出的英文歌曲一下子吸引住了她的耳朵。一段时间过后,她发现自己以前一见就头晕的英语单词慢慢变成了熟悉的好朋友。在校园广播的熏陶下,学校形成了一种学习英语的氛围,对英语偏科的学生明显减少。
除了英语外,新开设的《语文园地》《史地风情》等栏目每天把高考常识在学生耳边灌输,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学校连年被评为荆州市高考质量优胜单位,大家都说这里面有康晓欧很大的一份功劳。
2010年的时候,康晓欧已经是学校团委书记,荆州市十佳学校团干部。8月份的一天下午,县一中校长黄万武找到了她,郑重邀请她来一中工作。县一中的校训是“明礼慧心,博学远志”,黄万武一直想围绕“明礼慧心”来打造特色德育,但苦于找不到一个好的突破口。
在学校,有的学生任性散漫,唯我独尊,与教师交往时缺乏良好的礼仪规范;在社会或家庭中,学生在怎样尊老爱幼,怎样与人打交道,怎样着装,怎样待客做客,怎样遵守社会公德,怎样讲文明、讲礼貌等方面显得比较薄弱……康晓欧也一直在思索这些问题,她决定去县一中。
在康晓欧的眼里,没有不明是非的学生。她对县一中3000多名学生作了礼仪问卷调查,学生评选出了“我们最反感的十大陋习”,其中前三位是:满口脏话;乱丢垃圾、乱扔早餐、乱倒饭菜;染头发,穿人字拖,奇装异服——这和她的看法完全一致。
康晓欧首先运用了常规做法:一个是“疏”,在校报、宣传橱窗、校园广播上广泛宣传文明礼仪习惯;另一个是“堵”,将班级德育进行量化打分,与班主任工资挂钩,并给优秀班级发奖金。
康晓欧很清醒地认识到,德育方式再多种多样,如果忽视了对学生自身情感的关注,不尊重他们的存在,依然是换汤不换药。孔子说:“立于礼,成于乐。”她很欣赏这句话,“孔夫子说‘礼’的达到要靠‘乐’。‘乐’不仅包括音乐,而且包括诗歌、舞蹈,即艺术教育。‘礼’的教化要在艺术化的氛围中完成。”
她随后的做法令人耳目一新。学校先后举行了礼仪知识竞赛、礼仪演讲、礼仪辩论、礼仪故事比赛,进行以礼仪为内容的文艺演出,学生以班级为单位成立了演出队,自编小品、哑剧等。于是,一项项精彩的活动就像一颗颗“重磅炸弹”,不定期引爆一股股参与的热潮。学生自发学习礼仪,践行礼仪,校园扬起了文明礼仪之风,人人争做礼仪之星。
康晓欧让县一中特色德育的梦想不再遥远。2011年1月13日,23名师生亮相全县举办的“创先争优促发展·青春共建十二五”主题晚会舞台,以突出“明礼慧心”师生风采的两个节目,赢得了观众阵阵掌声;10月10日开始举行的江陵县一中首届“明礼慧心”校园文化艺术节,为期一个月,相继举办了校歌征集、演讲比赛、书法绘画作品赛、文艺汇演等活动,为学生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和提高自身素质的舞台,营造了一个愉快学习、健康成长的校园文化氛围,深受社会赞誉。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一份责任,让康晓欧把眼光投向远方。在教育工作的道路上,她将继续播洒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