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大学生当村官的理性思考

2012-06-24 12:14:52张蕾
今日湖北·中旬刊 2012年3期
关键词:村官农村大学生

张蕾

大学生当村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为培养锻炼年轻干部搭建了新的平台。大学生村官的政治觉悟和素养都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能够较好地理解并运用农村政策,为广大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增添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大学生村官将自己所掌握的农村政策和知识运用到工作实践当中,增长了才干,得到了锻炼。

2、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增添了新的力量。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并且能够主动学习农业生产知识和现代科学技术,从驻村的实际情况出发,挖掘、开发新的经济增长点,积极带领农民寻求适合的致富途径,做农村脱贫致富的领路人。

3、为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年轻的大学生村官优化了农村干部队伍的年龄和知识结构,驻村工作的大学生调动了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薄弱、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医疗等社会事业水平较低的实际问题,增强了村级组织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4、加快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到农村任职的大学生发挥了其思想观念新、文化水平高等优势,通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积极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群众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创建文明家庭,争做文明村民,在农村营造健康文明的生活氛围,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和谐发展。

5、“大学生村官”制度有利于开辟大学生的就业渠道。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大学生就业难逐渐成为我国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特别是随着近年来的高校扩招,毕业生数量的不断递增,大学生就业压力越来越大。据统计,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631万人,每年将有25%左右应届毕业生不能就业。在这种情况下,通过选派的形式将一些优秀的大学生充实到农村担任村官,缓解大学生在城市的就业矛盾和压力,并逐步使选派“大学生村官”形成制度,无疑是开辟大学生就业渠道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当前“大学生村官”政策推行过程中遭遇的困境

1、角色定位模糊。多数大学生村官没有明确的具体任务或者只是作为一名办事员从事工作,失去了发挥专业技能的机会。甚至一些大学生村官不被村干部接纳,反而被牵制和防范。

2、专业技能偏离,工作推动艰难。目前大多数大学生村官毕业于文史类专业和理工类专业,农学专业的大学生村官所占比例很小,在学校里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农村实际需要背离较远,所学非所用现象非常突出。加之大学毕业生社会阅历和实践经验不足,对农村的生产环境、行为习惯、民风民情等知之甚少,很难在农村钻进圈子、打开场子、扎下根子。

3、经济待遇偏低,留任时间不长。据有关调查,大部分地区大学生村官的经济标准偏低,生活待遇较差,使得各地普遍存在大学生村官“干不长,留不住”的现象。

4、安置退出机制不明,前途发展困惑。由于相关的政策不健全,大学生村官在聘用期结束后的安置与退出机制不明朗,使得大学生村官在自己今后的前途发展问题上感到很困惑,从而使其不能全身心投入服务。

总之,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当村官,作为一项制度建设,尚缺乏高效的选拔机制,后续保障机制,激励引导机制和稳妥的退出机制。

对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建议

1、拓展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职能

首先,高校要加快教学内容改革,增加选修课和实用技能课。特别是与农业、农村、农民相关的课程,在设计专业体系时,应考虑农村的实际需要,使学生所学在农村有所用;同时,学校还可以在农村建立实习基地,加强实践锻炼,为学生接触、了解农村和将来服务农村搭建桥梁。

其次,大学生要转变择业观念,树立扎根意识。由于连年扩招,高校毕业生数量逐渐增多,就业难度加大,大学生就业应该把目光瞄准急需人才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广大农村。然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把到农村任职当作是一种暂时的就业方式和“跳板”,甚至是一次捞取政治资本和发财的机会。在缺乏良好的运行政策引导的情况下,大学生往往很难放下架子到农村工作,大多数人只抱着“先就业、后择业”的想法,把到村工作当作一种机会,一旦时机成熟,就积极跳离农村,缺少长期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决心和勇气。因此,大学生村官应端正态度,把自己作为农民的一分子,先当“村民”后当“村官”,增强使命感,扎实工作,为农村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再次,“村官”要尽快转换角色,在实践中提升工作能力。大学生到农村去,由学生变为“村官”,这要求大学生村官要尽快调整自己以应对新的环境,快速转换角色,以务实的工作姿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认真学习农村法律法规和农业技术,弥补自身的知识缺陷,同时不断地总结经验,提高协调各种关系、处理各种矛盾、应对各种突发事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

2、形成良好的社会舆论导向

大学生村官在实际开展工作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因此,社会必须形成良好的舆论导向,引导大学生村官走出狭隘的个人小圈子,促进他们工作的健康发展。

充分运用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大力宣传中央、省、市关于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政策,宣传各地加强管理的好做法、好经验。

各级电教中心拍摄大学生村官先进典型的宣传片,在媒体上播出,通过影片充分展示大学生村官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

经常组织大学生村官经验交流会,宣传推广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和实际经验,鼓励引导大学生村官们学习先进、争创典型、树立形象,使大学生村官牢固树立热爱农村、服务人民、报效祖国的高尚理想,将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当地的发展结合起来,脚踏实地,艰苦创业。

3、各级政府要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

就国家宏观层面而言,一要建立科学的选拔机制,以“公平、公正、公开”为原则,通过严肃、严格的选拔程序,选出真正优秀的大学生下基层服务。二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在财力方面予以倾斜,按比例承担“大学生村官”工资福利,激发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热情,通过专业技能培训、财政扶持等措施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三要解决好大学生村官的出路问题,设计好大学生村官任期届满后的分流导向机制,确保各项优惠政策充分落实,保证长期稳定吸引和留住真正热爱农村、有能力的大学生扎根建设新农村。

就地方政府层面而言,一要明确岗位职责,加强大学生村官的培训和管理,落实结对帮扶工作,强化专人指导,配备优秀的管理干部,通过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大学生村官的工作能力。二要建立监督、考核、奖惩机制,建立大学生村官考核体系,及时奖励工作表现突出的大学生村官,对工作业绩较差、工作能力不胜任、村民不认可的大学生村官,经严格考察确认后,予以辞退。三要为大学生村官创业搭建平台。大学生村官在合同到期后能否继续扎根农村,鼓励大学生村官创业是留住他们的关键。地方政府要积极为大学生村官的自主创业搭建有效平台,吸引大学生村官继续留村工作。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村官农村大学生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今日农业(2022年1期)2022-11-16 21:20:05
唱村官
黄河之声(2022年6期)2022-08-26 06:46:12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今日农业(2021年21期)2022-01-12 06:32:04
“95后”女村官的乡村振兴梦
海峡姐妹(2020年7期)2020-08-13 07:49:12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让优秀“村官”有奔头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大学生之歌
黄河之声(2017年14期)2017-10-11 09:03:59
我要当个好村官
在农村采访中的那些事
中国记者(2014年2期)2014-03-01 01:38:08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中国火炬(2013年7期)2013-07-24 14:1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