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蓝颖春
针对我国汛期强降雨增多,地灾防治形势严峻。日前,国土资源部部长、党组书记、国家土地总督察徐绍史就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出要求,各地国土资源部门要立足于防大灾、抗大灾,做好近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确保地灾防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尽最大努力避免地灾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徐绍史指出,当前是地灾防治最关键的时期,要坚决做到认识到位、研判到位、部署到位、检查到位、应急到位,全面开展巡查排查,严密实施监测预警,及时处置灾情险情,确保地灾防治工作有力有序有效,尽最大努力避免地灾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7月31日,国土资源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中国地质调查局局长汪民带领地灾防治专家组,冒雨来到北京市房山区查看灾情,指导防灾减灾工作。汪民强调,“7·21”特大自然灾害给北京造成的损失前所未有,目前降雨仍在持续,地灾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决不可掉以轻心。
在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陈刚陪同下,汪民一行先后来到房山区周口店镇黄山店村和阎村镇查看灾害造成损失及安置房建设情况,对黄山店村1500多人及时转移,未出现人员伤亡,给予充分肯定。他说,在北京市委市政府的组织领导下,抢险救灾工作有力、有序、有效,灾前及时发布预警信息,转移群众,把损失降到了最低。
汪民强调,当前,一要进一步认识地灾防治形势的严峻性和任务的艰巨性,加强对泥石流、滑坡的巡查和排查。二要对原有避险点进行勘查,确定是否具有危险性。要排查山区危险地域,撤离易落石、易发生泥石流地带人员,特别是旅游景区、交通要道山体两侧重要危险地段。三要做好地灾危险性评估,进一步完善防灾预案。四要加强应急演练,提升群众避险避让和转移逃生技能,做好群众生产生活安置工作。在临时安置和灾后重建工作中,要对场地、选址进行地灾危险性评估,并要认真总结“7·21”特大自然灾害中暴露出的工作薄弱环节,修订完善防灾预案。汪民表示,国土资源部将派出专家组,全力支持北京市委市政府做好灾后重建工作。
7月21日,北京市出现历史上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大暴雨,平均降水量为163.7毫米,最大雨量达460毫米,这是北京自1951年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
21日12时左右,北京市国土资源局与气象局联合发布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对房山、门头沟、石景山、海淀、昌平、顺义、平谷等各区县进行了防灾部署,有关人员全部在岗值守。为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北京市国土资源系统进入紧急状态。
北京市国土局局长魏成林,第一时间多次深入受灾最严重的房山区河北、青龙湖、十渡等乡镇,实地查看灾情,现场指挥部署地质灾害防治和临时安置避险房选址等工作。
7月23日,魏成林主持召开“7·21”暴雨后续工作紧急部署会。会议要求各相关单位要迅速把思想统一到市委、市政府指示精神上来,集中精力做好地质灾害善后工作。
为全力做好“7·21”特大自然灾害善后工作,北京市国土局在28-29日,发布突发地质灾害黄色预警,启动应急预案,局防汛指挥部成员,区县分局一把手、主管领导和科室成员全部上岗值守,密切保持与乡镇村的电话联系,雨情实行零报告制度,每半小时报送一次;截至29日11时,未接到地质灾害报告。
28日下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召开专题会议,加强汛期应急值守、救灾善后工作;会议研究下一阶段要开展避险点调查和临建房选址安全性调查,及时提出防治措施,成果移交当地政府。
主管副局长李燕飞在特大暴雨灾情发生后,立即向重灾区房山分局了解了灾情和受灾情况,在听取分局有关情况汇报后,李燕飞副局长作出明确指示,要求房山分局认真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密切关注地质灾害易发区动向,再次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排查,强化预警和监测措施,协助乡镇做好群众转移疏散和安置避险工作。
同时,李燕飞副局长又积极协调市地研所先期派出3个工作组,赶赴房山区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在深入房山区山区乡镇检查当中,李燕飞副局长又现场了解和督促地质灾害排查工作,要求工作组克服困难,完成好隐患排查工作。
北京市国土局党组号召全体机关干部支援房山区抗汛救灾,干部职工纷纷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共捐赠58300元,已交房山区捐赠中心。
房山区是这次暴雨重灾区,全市最大降雨点就发生在房山北部山区大石河的中下游的河北镇,雨量达460毫米。
21日下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房山分局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班子成员全部到岗到位,全面部署相关工作。晚上,局长于英虎、主管局长鲁永来等领导及时赶赴雨量最大的河北镇指挥北部山区防汛抢险工作,紧急转移群众8000余人。并且及时传达市国土局要求和地质灾害预警信息,认真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加强对泥石流易发区、采空区的检测、预警和避险转移措施,确保人员安全;严格落实“四包七落实”和“三查制度”,必要时提前转移群众。同时,加强与乡镇和其他部门的沟通交流,时刻关注雨情变化,准确掌握有关最新情况并及时报告上级单位。
22日,分局再次部署相关救援工作,班子成员分片负责相关乡镇,严格要求每天都进入灾区了解情况、协调问题。23日,房山分局积极协调并配合市国土局派出的3个地质灾害隐患排查专家组,赴相关乡镇开展地质灾害隐患排查。
为加快推进灾区临时安置房建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26日,房山分局积极协调市国土局派出5个工作组深入该区受灾地区,开展临时安置房用地选址工作。在此次灾害当中,据初步统计,房山区共倒塌民房7222间,房屋受灾涉及36652户,所需临时安置房9852间(约177336平方米)。在充分满足灾区需求和安全可靠的前提下,为加快临时安置避险房建设,房山分局积极协调市国土局派出5个工作组,原计划2至3天完成完成任务,通过打破常规超常运作,仅用一天时间便完成全区16个乡镇的临时安置避险房用地勘察选址,为受灾群众临时安置和紧急避险提供了安全可靠场所,也为按时完成市领导下达的临时安置避险房建设任务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房山区临时安置避险房已破土动工。
26日分局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乡镇、街道办对农用地受灾程度进行摸底调查,估算水毁面积,统计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受毁情况,并预估修建所需资金。统计完成后将立即上报区委区政府和市国土局。28日,分局领导班子分两组深入“南沟”和“北沟”相关乡镇,现场了解耕地毁坏情况。
在房山区积极组织捐款活动中,该局干部职工踊跃捐款,奉献爱心,目前已捐款18600元,已上缴房山区社会捐助中心。
7月21日强降雨以来,气象预报继续有暴雨可能的情况下,门头沟国土分局第一国土所积极主动联系辖区镇政府配合市地研所工作人员对永定镇戒台寺景区、秋坡村、潭柘寺镇平原村、贾沟村四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排查,对其现状情况进行记录,拍摄影像资料留存备案。
门头沟国土分局主管局长在“7·21”强降雨过后来到国土一所辖区,对永定镇、潭柘寺镇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实地察看。期间分局领导与镇政府、村委会就平原村泥石流、秋坡村采空塌陷等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受地质灾害隐患威胁的群众进行宣传,明确应急避险路线和临时安置点,确保汛期人身及财产安全。
为防范辖区 “7·21”强降雨之后可能引发的地质灾害发生,国土二所积极联系辖区各镇政府,配合市地研所专家及分局地矿科,冒雨对辖区10处地质灾害隐患点逐一排查,对其现状情况进行记录,拍摄影像资料留存备案,并请市地研所专家现场指导,为隐患点涉及的镇村干部答疑解惑。
门头沟国土分局第三国土所在北京遭遇61年来最大暴雨后第二天迅速与辖区镇村联动,共同对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排查。25-26日与辖区镇街村居、市地研所共同对每一个受灾现场进行深入排查,共计完成排查110处。
“7·21”强降雨过后,地处深山区的国土四所积极联系辖区镇与村委会,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逐一进行详细排查。在排查过程中发现上清水村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第一时间报告分局地矿科,并配合北京市地质研究所工作人员对隐患部位进行勘测,初步核实为地质灾害隐患点3处,威胁到村民53户160人的安全。国土四所在防灾工作中加强宣传,坚持“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理”的理念,保护辖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7月21日接到预警信息,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昌平分局按照《昌平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及时启动蓝色预警响应,并与区防汛办沟通情况,分局主要领导、防汛工作主管领导、分局和国土所值班人员,全部在岗值守,密切关注全区雨情,及时将相关情况向区政府、市国土局上报。特别是接到橙色预警后,突发地质灾害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工作人员及应急调查组工作人员立即到局值班室集结待命,随时准备应对地质灾害险情;
在应对“7·21”特大暴雨灾害过程中,昌平分局主要领导全程盯守,实时了解最新进展情况,果断指挥,使防险救灾组织工作有条不紊的顺利进行。昌平区在此次特大暴雨灾害过程中未发生严重垮塌和泥石流等重大灾害,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
昌平分局高度重视“7·21”特大暴雨灾害后的地质灾害应对工作,多次召开专题会议,部署应对工作。同时由地矿科牵头,应急调查组会同国土所、镇村工作人员对山区各镇的隐患点进行全面排查,保证了对已掌握的隐患点全面覆盖,并对泥石流隐患点的发育状况、转移路线、转移地点进行重新评价,并将评价意见反馈各镇,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风险。
面对受灾的群众,市国土局昌平分局干部职工伸出援助之手,124名同志共捐款17600元,用实际行动表达了对受灾群众的问候。
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海淀分局积极应对暴雨灾害: 一是领导到位、责任人到位、二十四小时值班到位、通讯到位;二是加强地质灾害易发点排查工作,做到雨前排查、雨中必查、雨后核查;三是密切关注雨情变化,及时掌握各隐患点的情况,随时做好应急预警响应,并随时保持与各隐患点监测人通信联络;四是及时处理排查中发现的问题,竖立警示牌,并向地质灾害隐患点险户补发防灾明白卡。
7月22日早8时,分局接到甲19号房屋北侧斜坡发生崩塌的报告后,立即会同市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大队共同赶赴现场展开调查。经现场调查,21日中午至22日凌晨的强降雨是本次崩塌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崩塌未造成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分局发出建议函,请香山街道办事处对该崩塌隐患点实施工程治理,彻底解决该处崩塌灾害问题。
近期,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朝阳分局坚持把汛期地质灾害防治摆到当前的突出位置来抓。
7月25日,该局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成立以樊文祯局长为组长、李燕副局长为副组长的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领导小组,分析研究朝阳区突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形势,明确了区、乡、村三级监察体系,建立了汛期领导带班、巡查和险情报告制度,修订了汛期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并深入街道、乡村发放宣传资料,进行宣传教育,提高群测群防的积极性。
25日,朝阳分局做出各项工作部署,启动应急预案,对执法巡查、现场踏勘等外业工作时间进行合理调整,加强土地储备工地现场安全管理,组织人员排查机关办公大楼安全隐患,开展防汛应灾安全知识培训,强化人员安全意识和防范意识,为应对将来几天可能出现的强降雨天气做好充分准备。
为积极响应区直机关工委关于为北京市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捐款的通知精神,该局以党支部为单位组织了党员干部救灾捐款活动,活动共募集资金9950元。已按照工作要求提交至朝阳区接受救灾捐赠事务管理中心。
7月21日大雨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顺义国土分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防范雨后出现地质灾害。25日,为防范可能到来的暴雨,首先在第一时间通过短信平台、电话等将暴雨蓝色预警信息告知国土所、各镇、存在安全隐患的企事业单位等,要求各单位做好灾害排查防治工作。其次,紧急调派国土所、执法队、储备中心等科室办公车辆十余辆用于地质灾害排查、雨期点重区域巡查、以及处理突发事件。再次,国土所、地矿科等相关科室,联系配合各镇对地质灾害易发区进行排查防治。监测龙湾屯镇、北石槽镇、大孙各庄镇浅山区,高丽营镇、马坡镇地震断裂带,仁和镇沉降区,以及区内主要河流、河道等的地质变化情况,实时报告,迅速处理。最后,局办公室通知国土所、地矿科、各镇安排落实地质灾害汛期值守工作,局长韩凤桐亲自到各单位查岗并慰问值守人员。
顺义国土分局在7·21自然灾害救灾工作中积极组织捐款,支援灾区建设。局党组积极组织开展了为“7·21” 特大自然灾害救灾捐款活动,带领全局干部职工踊跃捐款,共计募集“爱心”捐款13000元,以实际行动支援灾区重建。
7月21日遭遇强降雨后,北京市国土资源局怀柔区分局国土四所迅速与辖区镇村联动,询问各镇地质灾害联络员隐患点情况,并于7月23、24、25日共同对旅游景点防患区、重点地质灾害隐患点开展实地现场排查。对雨后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做到早发现早处置,全力做好应对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各项工作。
怀柔区分局会同北京市地质灾害应急调查大队,历时3天完成了对怀柔区长哨营、琉璃庙等10个镇乡泥石流易发区隐患点及避险点的再排查工作。对排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提出:把山区在坡角建房的住户列入险户管理整改建议、扩大避险点规模,并配备应急饮用水和食品等多条整改建议,为切实做好相关防汛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各镇乡、国土所也积极对所辖区域的地灾隐患点进行了再排查。
7月21日,根据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发布的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地质灾害预警等级为3级(黄色预警),密云国土分局立即启动黄色预警应急响应,局长亲自指挥,主管局长、值班带班领导坚持24小时值班,分局地质灾害防治领导小组全体成员及应急调查队成员到局机关待命,定时与各地质灾害重点镇电话联络了解情况,并督促各镇采取人员转移等措施。
24日,密云国土分局继续加大力量进行雨后巡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石城镇作为北京市历年平均降雨量最大的地区,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分局主管局长、应急调查队队长、相关科室负责人与石城镇相关领导开展巡查。北京市地质研究所专门派出一支三人小组随分局一起进行现场调查,对几处由于“7.21”降雨暴露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进行记录、拍照、勘查。密云分局在巡查中同时要求石城政府和镇、村各级监测员要高度重视,加强监控,做好应对本周降雨的准备,避免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7月24日上午,北京市国土资源局延庆分局召开了主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动员部署会,分局五个国土所、地籍地矿科及办公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参加了会议。分局局长姜卫国主持会议。会上首先通报了市国土局23日召开的“北京7·21强降雨灾后总结会议”精神,并对下一步工作进行了动员部署。姜卫国局长强调,目前北京已经进入主汛期,要切实做好以下工作:一是进一步提高认识,客服麻痹思想。二是完善通信设备,确保及时接收和报送信息。三是加强应急值守,确保遇突发事件及时响应。四是加大再排查力度,使地质灾害隐患数据底数清,情况明。五是建立信息群发平台,及时转发上级部门预警预报信息,领导小组成员、办公室成员、各国土所及相关乡镇主要领导纳入信息管理平台。
针对近日河北部分地区出现的强降雨,为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强降雨过后滑坡、崩塌等滞后性地质灾害复查工作,严格落实各项监测防治措施。
河北厅要求,各级国土资源部门在坚持雨前排查、雨中巡查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强降雨过后滑坡、崩塌等滞后性地质灾害复查工作。对于原来的隐患点,要密切关注隐患点的动态变化情况。对于新增加的隐患点,要及时划定危险区,设立警示牌,明确监测责任人,纳入群测群防体系,落实各项监测防治措施。一旦发现险情灾情,要立即上报,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协助当地政府,果断撤离危险区内所有受威胁的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