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国栋
(三门峡日报社,河南 三门峡 472000)
(作者系河南三门峡日报社总编辑)
地方文化是整个大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说中华文化是分母,那么地方文化就是分子。近年来,《三门峡日报》大打地方文化品牌,尝试以文化带动观念,把传统历史文化与现代科学文化结合起来进行大力宣传,不仅很好地普及了地方历史文化知识,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加快发展。
三门峡境内的灵宝阳平“骂社火”,像陕西老腔一样,在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区有其广泛的影响,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黄帝时期。因此,2007年被河南省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传承历史文化遗产,报社记者深入灵宝市阳平镇东常村和西常村采访,2011年2月16日《三门峡日报》六版、七版推出两个整版的“文化大特写”:《豫西民间文化奇葩:骂社火》。陕县被誉为“中国天井窑院文化之乡”,是中国民俗文化遗产,是豫西先民创造历史建筑的见证。为了传承和展示民俗文化遗产,2011年4月29日,《三门峡日报》在三版推出了一整版的“文化大特写”:《寻访陕县天井窑院》。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的传统习惯,但是在地处深山区的卢氏县等地,当地人过端午节并不吃粽子,而吃槲包,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魅力。《三门峡日报》于2011年5月端午节前专门组织记者进行采访,在“文化大特写”栏目中,用一整版的篇幅隆重推出这一内容。近年来,旅居海外的华侨、华裔寻根问祖形成一股热潮,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2011年3月24日《三门峡日报》七版推出了“文化大特写”:《郭姓之源:三门峡》……
这些文化大特写推出以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一些读者将其收藏,上海一家国内著名大学的两位教授在网上看到对“骂社火”的报道后,还专门前来了解情况,并将报道内容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更加深入的调研。许多民俗专家纷纷给报社打电话,请求给他们寄报研究。他们说,《三门峡日报》的“文化大特写”,以其对历史负责的态度,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在写作中将这些文化的根和表现形式都展现得清清楚楚,为研究和传承这一文化原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尤其是豫西人端午节不吃粽子吃槲包这一传统习惯,2011年5月底在台湾传统文化界也引起了反响:台中市河南同乡会一位姓傅的历史老教授说,他非常认真地研读了这篇报道,他曾经知道这一小范围的民俗,但因各种原因无法进一步了解。这一报道,使他对槲包的起源到目前的发展状况一目了然,他十分感谢《三门峡日报》的记者们。
河南省委宣传部阅评员还对“骂社火”报道作了专题评论,他在评论中说:“骂社火”写出了民俗文化的历史和特色,是贯彻落实河南省委书记卢展工指示精神的具体体现。文化是根,文化是魂,文化是力,文化是效。中原传统文化厚重,各地民俗文化也极为丰富,这些文化都是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动力。《三门峡日报》精心策划,在元宵节前夕用两个整版系统全面地报道当地“骂社火”这种民俗文化,对于活跃当地群众文化生活,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三门峡日报》从2010年春天起,推出了“简说三门峡”专栏。专栏从老子著书《道德经》之地的函谷关开始,沿着中流砥柱、夸父追日、崤之战等历史文物和典故,到抗日八义士、豫西事变,以及温塘新村、国内第二大黄金基地等沿革路线,由浅入深,将三门峡地区的人文地理遍数于报,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三门峡地区历史厚重,地上地下文物丰富,又是华夏之源。但由于文化普及不够,连很多当地人也不了解这些历史,许多外地游客到来询问时,大都一问三不知,有的只能说个大概,不知其由。“简说三门峡”正是以普及当地历史文化知识为出发点,用通俗的语言对一些文物和故事进行简略描述,集广博精彩的知识性和趣味性为一体,成为宣传三门峡、推介三门峡的一个亮丽窗口。尤其在描述这些文化遗产时,采用多角度、通俗易懂的语言,将历史拉近,像说评书一样,可与读者产生阅读互动,使老少读者都感兴趣。
该专栏先后刊发80篇文章,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如7月21日刊出的《百年观音堂》,在这篇千多字的短文里,作者一口气推出了慈禧太后、冯玉祥、鲁迅以及我党早期的革命领袖李大钊、罗章龙等在中国古代史和现代史占据重要地位的5位大名人。观音堂一旦与这些名人搭上关系,便有了旺盛的人气,便产生了惊天动地的影响。8月6日刊发的《黄河截流石》,作为一个城区的标志物,不知就里的人都会感到莫名其妙。岂不知在这块巨型水泥墩子背后,却隐含着一件维系上上下下、牵扯千万人心的重大事件。它关系到1958年黄河三门峡大坝能否如期截流成功,也关系到引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关注的三门峡大坝能否建成。而2011年4月26日刊发的《英雄石大山》则讲述在境内的石大山上,我英勇的抗日战士奋力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雄事迹,使这座往日无人问津的山峰,一时间有许多青年人前往参观,感受当年飞机大炮的轰击下我爱国将士在枪林弹雨中与日寇作战的情景。
河南省新闻出版局审读员对这组报道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说:该专栏文章是作者用自己的智慧和辛劳,赋予这些看似普通的东西以深刻的内涵。它使我们认识到,三门峡不仅有举世闻名的三门峡大坝,而且拥有厚重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收到了点石成金、化平庸为神奇的社会效果。
2010年8月,三门峡日报社和运城日报社、渭南日报社联手协作,成功策划了黄河金三角大型文化采风活动。
三门峡和山西运城、陕西渭南三地是黄河由北向东折弯的地方,俗称“黄河金三角”地区。由于黄河的缘故,这里是华夏文明的主要诞生地之一,三地有着共同的历史和相近的文化,在中华文明的历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从2010年8月开始,三家报社协商对这一地区的历史文化进行全方位“大扫描”,以使这一地区的读者共享其历史文化成果。这项活动从陕西华山脚下启动,三家报社的领导和记者集聚一起,共商报道方案,共同完成报道任务。
活动中,各报实行集体采访,分头发稿。记者们从渭南出发,辗转运城,到三门峡结束,在这历时一个月的大采风活动中,记者们不但采访了各地的文物古迹、旅游景点和当地的民俗风情,还采访了20多个县的县委书记,将这些县如何利用文化做好经济发展文章进行报道。这次文化大采风活动,三门峡日报社共派出记者11名,发回稿件上百篇、照片150余幅。《三门峡日报》打破常规,不惜版面,在《文化》版上以整版的形式陆续推出14个版面,将三省三地的文化融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充分展示出来,成为党报副刊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的一次有益尝试。
报道发出后,引起了社会共鸣。从市委、市政府领导,到普通读者,无不肯定和称赞这一做法。一些读者打电话说,这次采风活动报道声势大,范围广,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同时,所发的文章有深度,让人爱不释手。东北一位读者还打电话,要收集这一组报纸,说这组报道极有保存价值,对研究和发掘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历史文化有着深远的意义。
三门峡日报社和渭南日报社、运城日报社也充分认识到了这次活动开展的收获,三家报社决定以此为契机,以三地文化为纽带,进一步加强区域协作,利用地方报贴近读者、贴近地理的优势,共同打造文化强市,以此培养人们对中华文明的认知。
文化是一个地区的灵魂,又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基础。宣传好地方文化,不但使地方的文化名扬天下,也给报纸带来品牌效应,起到双赢的效果。《三门峡日报》近年来,正是抓住了这一点,才在读者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才使这张地方报办得领导满意、读者喜爱。2010年,在河南省报纸综合质量评比中,由二级报纸晋升为一级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