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查 英
王化东率先干了一件大事,就是将土地集约,实现规模化经营,而夏刘寨之后所有的发展,都与这件事相关。
经过206省道一段起伏的路面后,车子突然平稳起来,眼前这条宽阔的水泥路正夹在两面石壁之中,旁边的碑刻提示记者已经进入了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夹沟镇夏刘寨村。
由1999年人均收入300元到2011年人均收入8000元,10年27倍;由一穷二白的山窝子到2011年化东农业科技公司销售收入突破1亿元,夏刘寨人既没离土也未离乡。
当全国都在关注“未来中国谁来种地”时,王化东带领夏刘寨村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说起夏刘寨,当地人都说,那就是一个山窝子,三面环山,出村上206国道要围着山绕一圈。
夏刘寨村共有4个自然村,650户,人口2226人。从1999年起步,用10年时间耕耘,穷山窝变成了如今的“世外桃源”——全国绿色小康村、中国农村改革典型村、安徽省生态村……这些荣誉背后,始终绕不开一个人,那就是王化东。
1999年,王化东当选村支书,时年32岁,高中文化,土地分产到户时他家是贫农。
采访时,工作人员引导记者参观了夏刘寨村的展览室,一份发黄的合同书上鲜红的手印引人注目。这份手印合同与21年前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十八位农民立下生死状的红手印相类似,但是,小岗村当年是为了分产到户,而夏刘寨的这份合同则是反租倒包,集约土地。
从小岗村分产到户到夏刘寨土地集约,相隔21年。
为什么1978年农民为包产到户立下生死状,而1999年却又愿意将土地使用权“拱手让人”?全国政协委员、安徽农业大学教授张自立对《决策》分析说:“小岗村解放了农村生产力,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是解决不了致富问题。”
“老百姓选我的目的就是带领他们致富。”如何让农民致富,这是王化东一直琢磨的事情:“当年,农民的农业税以及三提五统很重,粮食价格低,农民负担人均接近300元,但那时候夏刘寨的人均年收入才500元左右。我当上村支书后,就想改变农村面貌,想让农民走出一条新路。”
村民周世林是第一个将土地转租给王化东的人,他很得意于自己早一年就把地流转了,“说敢吃螃蟹,那是吹大话,都是逼出来的。那时税费太重,种地划不来。干脆给化东种,少一点地少一份负担!”
从周世林开始将第一亩土地反租倒包给王化东,村民每户拿出一亩地,王化东负责将这亩地的“负担”解决,如果亏了他赔,赚了大家就分红。与此同时,除了交给王化东的地,村民还有一部分自留地按照传统方式自己耕种,这便是夏刘寨村特殊的“一村两制”。
1999年,经过三次会议的商谈后,王化东从村民手里集约到500亩地。但由于每块地种的农作物不一样,没有实现连片种植,王化东第一年亏了,但全村的各种税费他还是全给交了。第二年开始集中连片种植,并与农科所联系合作种小麦良种,邀请专家做指导,不仅产量高质量好,价格还是普通小麦的3倍。王化东集约的土地开始有收益并逐年滚大。
2003年,王化东获得农业部颁发的“全国十大种粮标兵”称号。但从2005年的“中国农村改革十大风云人物”的奖状来看,王化东并未将眼光局限于种粮。
连片种植产生效益之后,王化东拿出10万元注册了星源农业科技开发公司,这是一家由农民参股的农业企业。他还组建了建筑公司,对外统一招揽工程;创办食品加工厂,提高粮食作物的附加值。现在的化东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下辖建筑安装、农业开发、食品加工、禽畜养殖、良种繁育、轧花等5个子公司。
“借”夏刘寨的人和地,王化东实现了农民办工业,然后反哺农业,增加粮食产量和农民收入,从此夏刘寨走上了由王化东带头的致富路。
从本质上说,王化东率先干成了一件大事,就是将土地集约,实现规模化经营,而夏刘寨之后所有的出路,都与这件事相关。
宽阔的水泥路,无际的麦田,石头山上也爬满了新绿,这是夏刘寨的春光。
目前,夏刘寨村30%-40%的人外出务工,但村内土地耕种以及公共服务却有条不紊。在村委会办公楼内,农机合作社、黄桃合作社,养殖协会……一眼看上去,夏刘寨的农业专业化服务已经形成规模。
张自立说,市场经济意识渗入农村之后,农民集体意识被市场经济逐渐冲淡,现在农村社会缺乏带头人。农村义务工取消之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也逐渐荒废,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需要承担统一管理、科学技术、市场信息、农业政策等方面的服务内容。
王化东不仅看到了这些需求,并以合作社的形式标准化,从而扩大了技术与经验的普及范围,也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这些便是现代农业社会服务体系的雏形与源头。
这个服务体系,在夏刘寨已经走过了10多年的时间。从土地集约的第一年开始,王化东便带头挖灌溉井、疏浚水渠、修自来水塔、建合作社,甚至开山辟路。记者进村的那条水泥路,硬是劈开山石修出来的。
在生产方式改进上,夏刘寨村的土地耕种由农机合作社“五统一”,即统一种子,统一耕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收购。借助农机合作社,农民手中近1000亩的自留地,王化东也免费给他们统一耕种。在荒山上种果树时,村里为村民免费提供果树苗,树上结的果子和树下养的麻鸡,都归村民自有。
实际上,个头中等,说话慢条斯理,轻声细语的王化东,外表上看不出是一个喜欢“折腾”,做事风风火火的人。
“生产队分家时我分到了手扶拖拉机,一直到1984年我都跑运输。1992年开始做蚕茧收购再卖给蚕丝厂,1996年又组织建筑队,1997年又建了面粉厂。1999年我当上村支书,开始集约土地规模种植。”这股折腾劲儿让王化东始终走在了夏刘寨人的最前头。
王化东坦言:“现在农村的发展主要是缺少带头人,关键还是人。为了修通村里到外面的路,资金最紧张的时候,我把镇上的面粉厂卖掉,筹资78万元用来修路。”
“我只是将自己看做夏刘寨这个大家庭的带头人,要有清晰的思路,带好头。”王化东告诉《决策》。
但改变不是一天就能发生的,为了让夏刘寨村民更新观念,王化东告诉《决策》:“我们创办了一个充满温情的场面,就是新春茶话会。”每年正月初一到初六,会邀请村民坐在一起畅谈发展,每次都是敞开心胸说亮话,既有对过去一年的总结,也有明年如何干的打算,让全村人都做到心中有数。正月初六这一天,王化东还特意邀请外面的人来讲课。
在请进来的同时,也要走出去,王化东带领夏刘寨人去过小岗、华西、南山村等中国诸多赫赫有名的明星村。为了能够说服村民支持建设温泉培训中心,王化东特意包了6辆大客车,拉着300多人到山东滕州泡温泉。
“夏刘寨村的发展经历了三次产业调整,第一次是由原来的分散经营集中到一起;第二次是2002年在荒山上种上果树,树苗由村里统一提供,谁栽谁有,结果子是归农户所有;第三次是由良种繁育向有机绿色农业发展,招商引资,延伸产业链。”王化东介绍说。
当《决策》记者一踏进夏刘寨村口,就看到正在盖起大片厂房。据介绍,徐州一家蔬菜速冻企业即将进驻夏刘寨,需要2万亩的蔬菜生产基地才能满足正常的生产需要。等到企业投产以后,夏刘寨的产业结构,就将覆盖第一二三产业,包括良种繁育基地、水果种植、养殖业、粮食加工、蔬菜加工等,构成一种良性循环经济链条。
在王化东的规划下,夏刘寨的发展思路清晰可见。展览室里,记者看到南京农业大学专家给夏刘寨规划的布局,居民区、学校、厂房、道路、农业生产基地、林地、农庄等合理分布。
2008年,第一轮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王化东成立的农业公司继续与农户签合同,租期延长十年,由原来的500亩扩大到5000亩。2011年,王化东又在夏刘寨附近的永安镇,承包了3000亩,今年3月份开始种毛豆。
王化东告诉《决策》:“我们做了整体规划,分为四大块,第一块把农业做强做大,引进了徐州的一家企业搞蔬菜加工。预计种毛豆加工之后,每亩的收益将会增加1000块。第二块是全部完善新农村建设,改水、改厕、修路,今年10月份全部搬进新房。绿化、硬化部分不用农户掏钱,统一做好。第三块通过招商引资做工业;第四块是山坡地7000亩,打造一个集观光、旅游、采摘、休闲、培训一体的农庄。”
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蚌埠市接见王化东时提出:夏刘寨以后的路该如何走?
这也正是王化东一直在思考与琢磨的问题,“我原来的计划是10年内村级收入达到2000万,现在改变到6年内实现2000万,我们村一共2000多人,平均每个人分到10000元。我的规划是每人分5000元,剩下的5000元再集中起来扩大再生产,建设新项目。每个村民都是股东,大家的股份一起滚雪球发展。”
回首发展路,王化东白手起家,两手握空拳,他告诉《决策》:“一开始连个办公室都没有,在当初租住的房子里,我挂了两块牌子,北墙写的是‘拼搏’,南墙是‘文明服务’。我还写了两句话,‘重科技逆境求发展,共创业笑傲迎挑战’。”
从1999年首开先河第一次土地集约,到2003年夏刘寨的整体规划,王化东守望麦田创造出大希望与大梦想,“10多年来,我当初的设想都实现了,有的还超出预想。3年之后,夏刘寨村又将是一副全新的面貌。”王化东坚定的话语中对未来充满信心。
“先做一个绿色的梦,然后就有金色的秋。”这是夏刘寨展览室北墙上的一句话,也是发展的浓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