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视节目逐渐挣脱体制束缚、走向市场竞争的时代,“引进来”往往成为各家电视台试图与国际接轨、迅速赢得观众的一种策略。但是引进的节目能否在本土化过程中使用恰当,决定了这个策略的成功与否。应当说,作为“舶来品”的《年代秀》,在沿用《Generation show》的制作策略的同时,注重将“年代”的概念与中国的时代特征相结合,将节目形式的炫目与节目内容的怀旧相结合,并以娱乐的形式表达,最终形成幽默而不低俗、怀旧但不煽情的话语风格。
“秀”作为一种电视节目制作元素早已在娱乐节目中出现,但真正成为学界的研究命题并成为电视节目制作策略的核心,是在“真人秀”电视节目的滥觞之后。“真人秀”节目又称realityTV,即真实电视,“是对自愿参与者在规定情境中,为了预先给定的目的,按照特定的规则所进行的竞争行为的真实记录和艺术加工,而在这个定义中‘自愿参与’、‘竞争行为’和‘真实记录’更多地体现了节目的‘真实’特点,而‘规定情境’、‘给定的目的’、‘特定的规则’和‘艺术加工’则更多地体现了‘虚构’的‘秀’的特点。”[1]“真人秀”节目的出现打破了新闻、纪录片等真实的电视节目与电视剧等虚构的电视节目的界限,此类节目将戏剧的虚构性与纪录片的纪实性紧密结合,配合现场追述的穿差,在消弭时空的镜头画面中强化了节目的真实感,同时满足了观众的窥私欲,拓宽了电视话语的表现空间。也正是这种突破各种电视节目类型边界、注重故事讲述的“秀”,推动着电视节目的制作开始了类型杂糅的时代。
具体到《年代秀》节目,从开场歌舞到节目板块中的服装展示、往事回忆,分属不同年代的队伍通过问答形成的竞争态势,以及主持人稳重但不失幽默的串联,将音乐、时尚、舞蹈、竞赛等各种形式元素有效的放置在同一空间中,首先顺应了节目类型杂糅的潮流。更重要的是,与其他同样成功的本土化节目相比,《年代秀》并没有将“秀”固定为“演唱”这一种形式(《超级女生》),也没用毫无线索的将各种“秀”共同呈现在同一个空间中(《中国达人秀》),而是以“季播”的编排策略、人物为中心勾连模式形成连续性与系列性的统一,再将音乐、时尚、舞蹈、竞赛等各种形式元素附着在这种统一之上。
从表1中不难看出,在一季的播出中,节目人物分为常驻嘉宾(朱明瑛、黄健翔、瞿颖、喻恩泰)和嘉宾拍档(每期更换),这种人物的固定与更换能够在保持节目整体风格、延续节目播出顺序、形成固定收视群体的同时,也通过新鲜面孔的更换,增加了节目的新鲜感。而这种以常驻嘉宾串联一季节目,以不断更换的嘉宾拍档配合常驻嘉宾完成一期节目的形式,形成了《年代秀》的连续性与系列性风格,从而实现了悬念的延宕。但是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年代秀》的“季播”策略只是一种概念上的说法。并没有按照美国的“播出季”来进行节目编排。“在美国,一季电视剧从9月中旬持续到第二年的4月下旬,大约30多周,而且“电视剧的时长是固定的,情节系列剧的时长为60分钟(含广告),情境喜剧的时长为30分钟(含广告)。电视剧的播出时间也是固定的,某部电视剧总是在一周中的某个固定的整点时刻或半点时刻播出。以2007-2008演季为例,热门剧集《越狱》就是每周一的8点在F O X播出,《实习医生格雷》每周四9点在ABC播出,《绯闻女孩》每周三9点在CW播出”。[2]另外,在每个年代的嘉宾的选择上,也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比如在常驻嘉宾中喻恩泰和瞿颖都属于七零后生人,从产生影响力的角度来看,瞿颖是在九十年代而喻恩泰则要在两千年以后,可是栏目组却将瞿颖安排在八零年代,喻恩泰在九零年代,并没有太强的说服力。
“年代”作为重要的表现主题早已在各种节目中出现,但是以“年代”为中心结构整个节目,应该是在《年代秀》之后。新世纪以来,随着《大宅门》、《闯关东》、《走西口》等注重讲述史诗的电视剧的热播,在电视荧屏上形成了“年代剧”,注重以“年代”的久远和文化的厚重体现故事的连续性和意味。如果将“年代”引入电视节目,则不得不从观众接受的角度考虑表现形式的可行性。
表1-以《年代秀》的第一季为例:
为了将“年代”的主题形象化。《年代秀》围绕年代的不同将“年代”的概念划分个各个版块。即节目共分为为七个环节,其中有五个环节分别是《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00年代》,其中还插入了一个环节《老歌新唱》。在属于自己的年代环节中,嘉宾需要围绕“我是谁”、“我在哪”、“谁在我身边”、《我在跳(做、玩、演)什么》四个分主题回答问题,从而在一种竞争的形式中、以表演或展示的方式呈现出每个年代的特点。应当说,正是这种不刻意强调概念,而以服装、人物、歌曲等各种实物表现年代特征的方式,往往会于细微处触动观众的过往记忆,从而带动观众的怀旧情绪最终形成对节目的“着迷”。
“着迷”是大众文化理论中的重要概念,“主要包含辨识力与生产力两种行为的特殊性,大众文化迷的辨识行为所遵从的是社会相关性而非审美特质的标准,同时他们的着迷行为也激励着他们去生产自己的文本。而对生产力起作用的是大众的创造力,它拒绝在艺术家与观众之间、读者与文本之间做出泾渭分明的角色区分与政治区分;而且认为文化权力并非是自上而下的,而是一种民主的权力,面对所有有能力和辨识力去参与的人是开放的”。[3]换句话说,《年代秀》通过各自年代的具象展示,能够唤起不同群体的年代记忆,生活观点,形成自己的生产文本,而这些群体对节目道具、环节的认同,最终会上升为对节目的认同,成为怀旧情绪的宣泄口。
总的来说,深圳卫视的《年代秀》,将“年代”的概念以杂糅各种节目要素的“秀”,形象具体的表现出来,为处于怀旧情绪中的各年代群体,提供了宣泄的平台,以节目的具象提供与观众各自的生产文本相结合,最终达到了节目的文化品位与收视效果的齐头并进。
注释
[1]尹鸿 冉儒学 陆虹.娱乐旋风——认识电视真人秀[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6.第6页
[2]苗棣、徐晓蕾:《美国电视剧消费和生产模式的启示》,《视听界》,2008年第3期,第25页。
[3]参见[美]约翰·费斯克:《理解大众文化》,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版,第174-17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