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明代无梁殿建筑艺术的发展

2012-06-20 11:07王雪芹
电影评介 2012年6期
关键词:无梁砖石装饰

一、明代以前砖石在建筑中的应用及成就

中国虽然早在汉代就发明了砖,但砖始终没有在建筑中成为主要材料。这与中国人地面用木建房,地下用砖砌墓的传统习惯有关,这一习惯或许是受中国古代阴阳之说的影响。由于树木生长在阳光雨露之中,古人把树木视为阳性材料,而砖是取地下之土烧造,古人便把砖视为阴性材料。不同性质的建筑使用不同性质的材料,所以在居住和使用建筑上使用木材,在墓穴塔坟中使用砖材,并形成传统习惯和固定模式。另外从日本有关风水书籍《作庭记》也能找到一些侧面依据,书中认为石是不吉祥的,而日本的风水理论源于中国,这种观点的形成肯定或多或少地受到中国类似理论的影响,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中国古代对石料的不重视,石料只用于建筑的辅助部位,如墙角、柱础、地面、台基边缘、踏道以及陵墓建筑中。

与木结构相比,砖石建筑处于次要地位,尽管如此,中国古代的砖石结构技术仍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我国的拱劵结构有自己发展的源流,早期的拱劵结构多用于地下陵墓建筑,西汉时期为了克服椁墓易腐朽的缺陷,出现了条砖砌筑的筒券结构墓室,将顶部的荷载传在两壁,并成为地下墓室的主要结构形式,一直沿用到明清时代。唐宋以来,筒拱结构大量用于砖塔及桥梁。元代以前,城门洞在结构上一般做成梯形,用柱和梁架支撑,随着军事上火器的发明,从元代开始,为了防火,城门洞也由木构架转变为砖砌筒劵结构,从半圆形劵开始,直至发展到全部采用砖券。

二、明代砖石建筑的源起及成就

到了明代木材资源越来越缺乏,砖材料开始大量用于建筑中,因而建筑形式随之也发生了改变。鉴于这种形势,在明代建筑领域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方面是有高度技术成就的木结构体系,另一方面是在一定领域中砖石结构的突出成就,两者都有很大发展。

明代是我国砖石建筑发展的高潮时期,商品经济的发展,促进了砖瓦手工业的发展,剌激了民间建造技术的进步,砖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砖不但大量用于城墙,而且还普遍用于民居砌墙。空斗墙砌筑技术的提高,使民居砌墙节省了砖用量,减少了房屋造价,砖墙得到广泛的普及。砖的大量应用,又进一步剌激了制砖业的发展,砖的质量和加工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不同用途的砖大量涌现,明代单青砖产品就有方砖、平身砖、线砖、磙子砖和望板砖等多种。瓦的类型也不少,有筒瓦、板瓦、勾头、滴水、花边瓦和条瓦等,另外还烧制成各种狮、马、吻兽等形式,砖制品形成了一套品种齐全的标准件。官府制定的官营手工业制度从内容和形式上保证了从业人员的稳定性,也保证了砖的规格和质量,洪武二十六年规定“凡在京营造合用砖瓦,每岁于聚宝山置窑烧造,所用芦柴,官为支给,其大小、厚薄、样制及人工、芦柴数目,俱有定例”。

明代拉开砖石建筑发展的大序幕,塔、牌坊、无梁殿、陵墓、城墙等砖石建筑在这一时期大量兴建,砖石建筑取得了很大成就。

1、塔原本产生于印度,是保存或埋葬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的“舍利”用的佛教建筑物。塔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其类型、结构、用途都有极大的变化。尤其后来印度的塔传到了中国,塔的功能比印度塔更复杂了。它除了保存高僧尸骨、舍利外,还有在寺庙、城郊制高点或河流转弯处、海滨港埠之巅建造的具有军事、导航、城市标志和观赏风景等功能的塔。此外,塔的造型也融入了中国传统建筑形式,如在中国早期出现的楼阁式塔,其作为表相的塔刹部分具有印度“窣堵波”的形象;作为供奉佛像的主体建筑——塔身,除了原有的复钵式喇嘛塔造型外,还出现了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特点的楼阁式塔身形状;其后,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佛教本身内容的变化,又发展出密檐式塔、花塔、金刚宝座式塔、过街塔等等类型。例如,河北正定县的广惠寺花塔,花塔的出现标志着古塔的建筑造型和装饰手法发展到登封造极的地步。

(河北正定县的广惠寺花塔)

2、牌坊俗名牌楼,是封建社会最高的荣誉象征,是用来标榜功德,宣扬封建礼数的,它是一种门洞式的、纪念性的独特的建筑物。根据不同的功能分为标志性牌坊、纪念性牌坊、大门式牌楼、装饰性牌楼等,在封建社会,建坊必须有皇命。于是,建坊成为当时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例如徽州古牌坊,原来有一千多个,现存百余个。

3、陵墓砖石建筑在西汉时已经少量使用,到东汉时墓室开始普遍采用砖石结构,早期砖石墓为梁柱结构,稍晚则为砖石穹窿、拱券结构,西汉砖墓常以空心砖来造墓室,有些空心砖表面还塑有花纹和装饰图案,东汉砖墓多为实心砖,表面也雕刻风格独特的花纹和装饰图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画像石(砖),唐墓主要特点“以山为陵”,宋代帝后陵形制为:上宫、下宫、方城、神道等,明清帝陵则继承了前代以神道为导引空间的做法,并将唐代依山为陵,与宋代地宫上做方锥形夯土陵台相结合,形成新的制度。

4、城墙。由于明代奉行“高筑墙”的国防政策,各地大规模地修筑长城,明代的长城分属九镇,各镇所属长城长达5660余公里,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长城,其中山西、河北境内长达两千余公里的长城就是此时砌筑的,大多用青砖构筑,单此一项,砖的用量可达数亿块,表明了明代制砖业规模的扩大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出于军事防火的需要和施工的便利,明代长城许多敌楼用砖墙承重,而用木屋盖结顶。明中叶以后,在一些不十分重要的建筑中也采用这种砖木混合结构,一些城楼、钟鼓楼的上部采用木构,下筑砖台,或木构屋顶直接支撑在四面用厚砖砌成的承重墙上。一种新的建筑形式“硬山式”建筑被广泛采用,同样使用砖墙承重,用木过梁和木斗拱解决受弯和悬挑问题。在对砖石材料的大量运用中,古人认识到砖的特性是耐压,于是最适合砖石材料性能的结构方法——拱券技术得到了发展,又随着石灰灰浆的普便使用和砖结构砌筑技术的提高,一种新的建筑形式无梁殿应运而生,成为明代建筑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之一。

三、明代无梁殿建筑的发展

鉴于木构建筑的易燃性,随着砖石技术的发展,一些防火要求高的建筑改用砖石筒券建造。据史载,明代在北京修建皇室藏书之地“皇史宬”时,为了防火,采用砖石建造,但也没有采用完全不同于木构建筑的样式,只在檐口部分用石构件模仿木结构。明代佛教逐渐世俗化,佛教的三宝之一“法”又成为重要的崇拜对象,明代曾开展过几次大规模的刻经活动,各大寺庙都以获得皇帝赐予的《藏经》为荣,并专门修建藏经楼或藏经阁存放经书。明代以前,藏经一般都附于佛殿,到明代,藏经阁完全从佛殿中独立出来,成为中轴线上最后一处大殿。历史上古人曾对佛经的保存作过许多防火的努力和尝试,但效果不大,直至无梁殿的出现和其所具有的防火性能和坚固耐久等特点,才使无梁殿成为理想的藏经之处,无梁殿的无梁又恰好与佛教寺院中供奉的“无量”谐音,为无梁殿又蒙上了一层神秘的佛教色彩。

无梁殿能够在明代得到发展,除了政治、经济方面的因素外,技术方面的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明代解决了大跨度的支模技术问题,能够建造跨度达10米的大券,完全可以满足使用功能的要求;第二,由于石灰胶泥的普遍应用,增强了券筒结构的强度;第三,建筑材料的发展带动了建筑结构的发展,较为经济实用的黏土砖的大量生产,是无梁殿能够在明代发展的先决条件。第四,在对无梁殿的建造中,对拱券结构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探究了结构受力的合理性,将明初半圆形筒拱改为双心圆或三心圆的尖拱状,拱线比较圆滑,承重墙体变薄,室内多设龛,承重墙有向承重柱发展的趋势,对扩大建筑的室内空间非常有利。但是由于受木结构形式的影响,无梁殿一般在外观上模仿木构房屋的形式,从外墙到檐部都出现了程式化的砖构仿木手法,异形砖构件增多,加大了砌筑和拼接的难度。在内部空间设计方面也尽量与坡屋顶的外观相适应,以减少不必要的构造体量,所以可以认为在某些程度上,无梁殿的设计受传统木结构建筑观念形式的制约,包含着建造者的独到匠心。

砖石建筑无梁殿在金代已出现,到了明代由于砖石的大量生产及使用,促进了砖石结构的发展,使无梁殿建筑达到了发展成熟期。明代无梁殿现存实物有洪武至嘉靖年间建造的南京灵谷寺无梁殿,永乐十八年(1420)建造的北京天坛斋宫,嘉靖十三年(1534)建造的北京皇史宬,万历十四年(1586)年建造的山西中条山万国寺无梁殿,万历二十五年(1597)建造的太原永祚寺无梁殿,万历三十三年(1605)建造的江苏句容宝华山隆昌寺无梁殿,万历三十四年(1606)建造的五台山显通寺无梁殿,万历二十八年(1600)建造的峨眉山万年寺无梁殿,万历三十六年(1608)建造的苏州开元寺无梁殿,另外还有建造年代不详,但专家鉴定为明末的安徽滁州琅琊山无梁殿和明末清初的无锡保安寺无梁殿等。从建造时间上看,大多集中在明万历年间(1573-1620),从分布地域看也比较广,这些无梁殿无论从形制、技术还是式样上都随建造时间和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变化。

四、明代无梁殿建筑与塔的关系

1、砖石古塔的砌筑技术为无梁殿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从古塔的建筑材料演变可以看出,砖石塔建筑艺术自宋辽时期已达到发展高峰,砖结构砌筑技术水平已相当高,再加上拱券结构的大量运用和石灰浆的普遍使用及明代政治、经济的相互作用,促使一种新的建筑形式——无梁殿产生了。

2、无梁殿建筑艺术在模仿木殿堂的手法上与塔的演变具有高度的一致性

⑴无梁殿与塔在使用建筑构件及其装饰上的一致性

从历代古塔造型及装饰风格来看,塔模仿木楼阁砖石艺术成熟起来。中国砖石古塔建筑从北魏中期开始出现了模仿木塔式样的石塔,并且塔身上赋有少量的装饰,表现手法雄浑豪放;经过隋唐的健康发展,并隐起柱枋、斗拱等建筑装饰构件,建筑装饰简洁,表现手法丰硕圆润;到宋辽时期中国砖石塔仿木楼阁建筑样式达到发展的高峰,表现手法清秀典丽;至金元时期古塔的建筑造型和装饰手法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乃至明清时甚为盛行以砖石仿木构造建塔,表现手法繁复华美。无论塔在建筑材料上怎样变化,中国古塔的主流始终沿着仿木结构楼阁式这条轨道发展。

无梁殿建筑艺术与塔在模仿木殿堂的手法上,主要表现在其建筑装饰艺术的一致性。在装饰艺术上其外观、细部都模仿木构建筑样式,在转角部位都施用垂花柱,在平板枋、大额枋的表面都可以雕刻纹样,斗拱和各种构件仿木结构亦显得十分精致等。

⑵塔与无梁殿运用建筑装饰题材上的一致性

(山西洪洞县的飞虹塔)

塔与无梁殿的装饰题材基本一致。古塔与无梁殿装饰题材,大多与佛教文化有关,归纳起来有三种类型:第一类为佛教造像,这是古塔装饰最多的类型。佛像造型千姿百态,其形象有诸佛、菩萨、罗汉、天王、力士、飞天等。诸佛有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弥勒佛等,是佛国世界的最高果位;菩萨有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是仅次于佛的第二果位;罗汉有迦叶、阿难、十八罗汉等,是释迦牟尼在世时的优秀大弟子,都是获得“阿罗汉”果位的大和尚;四大天王、金刚力士、飞天等是佛门的护法神。第二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装饰纹样,常见的有祥禽瑞兽、云纹气浪、忍冬蔓草花纹、宝相花纹等。这些花纹均围绕着佛像装饰,使建筑更为绚丽。如山西洪洞县的飞虹塔塔身青砖砌成,各层皆有出檐,塔身由下至上渐变收分,形成挺拔的外轮廓。同时模仿木构建筑样式,在转角部位施用垂花柱,在平板枋、大额枋的表面雕刻花纹,斗拱和各种构件亦显得十分精致。形制与结构都体现了明代砖塔的典型作风。该塔外部塔檐、额枋、塔门以及各种装饰图案(如观音、罗汉、天王、金刚、龙虎、麟凤、花卉、鸟虫等),均为黄、绿蓝三色琉璃镶嵌,玲珑剔透,光彩夺目,形成绚丽繁缛的装饰风格,至今色泽如新,为我国琉璃塔中的代表作。又如江苏句容宝华山隆昌寺无梁殿立面全部用垂莲柱,柱端两旁有雀替、华版、额枋及斗拱等仿木构件,各构件上均以砖雕雕刻各种精美的图案。双无梁殿的题材内容也都采用了中国传统装饰纹样,题材内容相当丰富,平板枋、大额枋及栏板上题材内容主要以龙纹、凤纹、麒麟、锦鸟、鹭鸶、鹿纹、虎纹、如意纹、祥云纹、各种吉祥花草纹及带有宗教意义的文字纹等为主,表现形式多为单独式和带有吉祥寓意的组合式构图,砖雕工艺细腻,形象雕刻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第三类是与佛教有关的装饰纹样,如佛八宝、佛七珍、两鹿听法、佛教法器及莲花等。其中以佛八宝为多,佛八宝是器物图案,常以石雕、砖雕、木雕等形式,饰于须弥座、塔壁、塔脊及内外檐等处。

⑶少量塔构件上的特殊装饰与无梁殿的一致性

无梁殿与塔在脊饰上也有一致性。我国少量塔的塔脊上还装饰了瑞兽,瑞兽像在无梁殿屋脊装饰上常用,完整的瑞兽有九个,分别是仙人骑凤、龙、凤、天马、押鱼、狻猊、獬豸、斗牛,有吉祥的意蕴,运用在塔脊上的一般为3—5个,给古塔增添了几分神奇的色彩,如北京白云观道教墓塔等。

⑷塔的建筑装饰比无梁殿更加模式化

相比而言,塔的建筑装饰比无梁殿更加模式化。按塔的组成部分来研究,地宫,是埋葬舍利的地方,此部分少有砖雕装饰。塔基,覆盖于地宫之上,是整个塔的基础,也是整座佛塔的重点装饰部位,集中了大量的砖雕。砖雕题材以佛教题材的动植物花纹、佛教造像及情节生动的佛教故事等为主。塔身,塔结构的主体,是塔划分不同形制的主要依据,形式随塔结构的变化而变化。塔刹,是塔最高的组成部分,也是砖雕相对集中的部分,由刹座、刹身、刹顶和刹杆组成。刹座是塔刹的基础,建筑在塔顶上,多砌成仰莲、忍冬花叶形,包裹住刹杆;刹身是套挂刹杆的圆环,成为相轮,是塔的一个重要标志;刹顶,全塔顶尖,在宝盖之上,一般雕刻成仰月、宝珠状或火焰;刹杆,通贯塔刹的中轴,将塔刹的各个部分逐一串联起来。

3、无梁殿与塔在使用功能上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无梁殿与塔在使用功能上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藏经、供奉佛像上,但佛塔的主要功能是用来埋葬舍利,还用佛经、袈裟、或者是有重要意义的佛教文物作为纪念,因此塔是一种纪念性的建筑,为寺院的一个重要项目,这也是佛塔在使用功能上区别于无梁殿的主要意义。

五、结语

无梁殿又称砖殿,是盛行于明清时期的一种特殊建筑样式,是中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其历史发展探源的研究及与同时代的古塔建筑的比较研究可以更为广泛的认识它的建筑及装饰特点,从而更好的定位无梁殿的历史地位,另外,由于至今研究无梁殿建筑的文章少且简单,也想以此为导引,进一步带动对无梁殿建筑的研究与探讨,为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建筑文化贡献一份微薄的力量。

(北京白云观道教墓塔)

[1]钱澄宇.江苏的五座无梁殿.江苏地方志,2006(2):36-37

[2]左国保,李彦,张映莹.山西明代建筑.第1版.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2005

[3]王老诚.北京的无梁殿.上海消防,2002(1):86-87

[4]张驭寰,陶世安.走进中国古建筑.第1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5]徐华铛.中国古塔造型.第1版.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7

[6]朱小平,朱丹.中国建筑与装饰艺术.第1版.天津: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无梁砖石装饰
鲤鱼旗装饰坠
岭南传统砖石牌坊文物保护技术研究
垒好“砖石”,芯片技术砥砺奋进正当时
装饰圣诞树
太原永祚寺无梁殿的建筑形制及结构静力性能研究
浅谈钢筋砼无梁板后张法预应力施工技术
传统木建筑材料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砖石结构古建筑震后破坏状态评估方法
DIY节日装饰家
装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