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老律师归队

2012-06-12 00:53滑璇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44期
关键词:司法局律师上海市

滑璇

1982年,在阔别法律界23年之后,王文正终于回到上海市司法局,出任上海市律师协会秘书长。

其时,上海市律协还没有稳定的栖身之地,不断的搬家成为律师们一项日常工作。王文正回来时,律协暂租于上海中山南二路的03招待所内。“03招待所”一度成为律协的代名词。

王文正的首要任务是招兵买马。他一回来,就拿到了一张666人的名单。1980年6月,中共上海市司法局党委向上海市委上报《关于动员司法干部归队的请示》,获得批准。司法局经向上海各个局机关查询人事档案、下发调查表后,汇总上来这样一张名单。

为此,司法局专门成立了一个6人动员小组,王文正任组长。

“上海的特点就是老律师多,50年代留下的老律师有100多人,这是别的地方没有的。北京恢复律师制度用的多是年轻人,因为没有老人儿。上海不一样,一开始就弄了一群老头子、老太太。”84岁的王文正笑着向《中国新闻周刊》解释。他还保留着多年法律人的习惯,穿着朴素但整洁的西装。

半年里,6人小组拿着这张名单,几乎翻遍了上海,才勉强从666个人里拉回了20个——王文正的感觉,就像是萧何月下追韩信。

短暂的法律生涯

1950年代,新中国有了自己的第一批法律人。

傅玄杰与法律的结缘,始于青少年时代。1947年,上海的学生运动风起云涌。17岁的傅玄杰挤在众多上海市民当中,拥在关押被捕学生的曹家花园门口。“当时史良带着几个学生出来,我们一大群人都在鼓掌。”傅玄杰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这位做了10年军事法官、30多年执业律师的老人,今年已经82岁了,仍在执业,是傅玄杰律师事务所的主任。他穿一身笔挺的西装,一头乌黑的头发,不戴眼镜,脸上也没有多少皱纹,看起来也就60多岁。

亲眼见到史良保释学生的这个场景,从此影响了傅玄杰一生。本来有志于科学救国的他改变了志向,在一年后进入了史良的母校——上海法政学院(后并入华东政法大学),攻读法律。

傅玄杰入学的1948年,沈钧儒还在学校兼课。教材是国民政府的“六法全书”,注重保护私人财产权和交易自由。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废除了“六法全书”,全部采用苏联教材。他亲身感受到了“法律就是国家机器”这个现实。

1950年毕业时,恰逢朝鲜战争开始。他和无数热血青年一样,报名参加了志愿军,由于是法律科班出身,被分到了志愿军军法处。他随部队南征北战,最后留在了华东军区空军军法处。

傅玄杰骨子里有一种法律人特有的“叛逆”。他几乎是系统中唯一一个法律科班出身的“秀才”。无论什么案件,他考虑的只是实体是否合法,程序是否合法。他常把纯粹的法理分析直接告诉思想开明的处长,处长每每告诫他:你的这些建议我清楚了,但记住,走出这个门槛,这些话都不许讲,一切按上级决定办。

总的来说,1950年代前半期,傅玄杰感受到了中国法制的快速推进。1954年,中国有了第一部宪法,并开始酝酿第一部刑法。这一年,史良出任新中国第一任司法部长。在她的推动下,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开始恢复律师制度。

1956年4月,上海市律师协会筹备会宣告成立。王文正担任筹备会副秘书长兼第一法律顾问处主任。这个12岁当儿童团团长、15岁入党的南下干部,此前在上海的司法系统工作。

筹备会下设6个法律顾问处,有专职律师150余人,兼职律师125人。上海由此成为当时中国律师最多的城市。

傅玄杰所在的军法处,有一些案件涉及地方,需要公开开庭。此时,已有律师参与辩护了。他感觉,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在非常有序地进行着。

法律人流散

不久,形势变了。作为军法官,傅玄杰隐隐觉察到了法庭上微妙的变化,律师不像原来那么敢说话了,开口时有了顾忌。

反右风暴很快降临。王文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上海的100多名律师中有10多人被打成右派。北京比上海还严重,3个法律顾问处主任中,有两个成了右派。

1959年,上海律协筹备会和6个法律顾问处相继撤销。

此后的20年中,除了个别涉外案件中,法院会抽调几个做过律师的老法官,象征性地出出庭、做做场面外,律师这种职业,在中国销声匿迹。

1959年,王文正被定性为积极宣传“无罪推定”和“有利被告”论,受到党内警告处分,离开了上海,先后在安徽等地的煤炭系统工作。

1960年,傅玄杰从军队复员。他本来可以转业到地方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但此时,他已对法治有点消极,遂选择了上海洗涤剂厂,从事教育和基建工作。这个厂生产的白猫洗衣粉闻名全国,看着厂里高高的化工反应塔一个个竖起来,傅玄杰感到十分满足。

然而,几年后文革的到来,让傅玄杰再次失望。1967年,造反派在厂里私设刑场,一些干部被活活打死。傅玄杰实在看不下去,便大着胆子直接给上海市革委会写了举报信,为此被造反派抓起來关了半年。

和许多法律人一样,1952年毕业于上海法学院(后并入华东政法大学)、在上海市检察署工作的赵,由于出身不好,在1958年“精简机构,下放干部,充实生产第一线”的大潮中,被调到一家设在里弄中的小工厂,成了一名产业工人。

绝望中,她卖掉了家中所有的法律书籍,用了4年时间学习机械加工技术,考取了技术员职称,并最终调到三机部下属的上海573工厂负责产品质量监督。她在政治上成了“逍遥派”,别人搞运动,她就像看不见一样,一个人专心学习、苦练技术。

集结号

1979年,53岁的赵已是一个有着十几年厂龄的老师傅。

如果不出意外,再过两年,她就该退休了。工友们常跟她讲:“等你退休的时候,我们就用单位买的日本丰田小汽车,敲锣打鼓送你回家。”

但就在这时,她和整个中国的命运,都发生了巨大转弯。

1978年12月的中共中央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中国迅速重回法制轨道。1979年4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成立了专门小组,起草律师条例,很快形成征求意见稿。同时,京、津、沪、穗开始试点,恢复律师制度。

7月,《刑法》《刑事诉讼法》等7部重要法律通过,明确规定,被告人享有辩护权,可以委托律师进行辩护。

赵至今记得,1979年秋天的一次同学聚会。他们已经多年不怎么来往了,打倒四人帮后,才又开始交往。那次聚会上,她的老同学、50年代的老律师杨志鳌透露了律师制度即将恢复的消息。

从那天起,她的法律梦突然苏醒。

她给筹备中的上海市司法局写了一封信,表达了当律师的夙愿:“虽然我对现在的工作和生活也很满意,但仍然希望实现当律师的理想。”如今已经86岁的赵笑着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往事。她一头短发染成栗紫红色,身穿玫红色羊绒衫、戴着真丝印花围巾,看起来年轻时尚。

两个月后,司法局的调令下来了。除了兴奋和喜悦,赵还有些伤感。她又用了两周时间,物色好接班的人选,安排好下一年的工作,一切布置妥当后才从容离开。

1979年11月,赵来到位于四川中路29号的上海市第一法律顾问处报到。其时,顾问处还没正式对外成立,小小的两间办公室,有好几张空桌,全部人员还不到10个。包括她在内,女律师共有3个。

倪彬彬比赵早报到几个月,是夏天来到顾问处的。她属于1949年后的第一批律师,1955年毕业于华东政法学院,1956年曾在司法部的安排下为日本战犯辩护。刚归队时,全上海连她在内只有两个律师,加上一位领导,在位于福州路209号的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509室办公。

“你想不到的,那时我们归法院管。”80岁的倪彬彬向《中国新闻周刊》回忆起这段不同寻常的往事,自己也觉得好笑。

直到1979年10月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迅速建立地方司法行政机关的通知》,上海市司法局进入重建倒计时,对律师的分管才由法院转到司法局。

不过,虽然司法机关即将恢复、律师制度即将重建的消息在媒体上铺天盖地,傅玄杰却全没放在心上。对他来说,法律生涯早已成了一段模糊的记忆。

一天,他像往常一样到上级主管机关——上海市轻工业局办事。闲聊中,组织处的人问他:上海律协要恢复了,你这个老法律人要不要回去做律师?傅玄杰想都没想地回答:“我不想回去。”毕竟,离开法律多年,业务早就忘光了,新岗位也已打拼得小有成就。

没过多久,与傅玄杰同在徐汇区工会做法律服务的李树棠把他找了去。李树棠是新中国最早的律师之一,1959年后到上海中华书局辞海编辑所做图书馆工作,此时已回到司法系统,负责律师协会的筹备工作。李树棠试探地问他,是否愿意回司法系统工作?他一口回绝。

1980年初,李树棠直接找到厂里,向傅玄杰摊牌:我们要组建律师队伍了,你要不要来?说着,他还掏出司法部1979年12月9日下发的《关于律师工作的通知》。

一听到“律师”两个字,傅玄杰心底那根法律人的神经一下子又被触动了,在曹家花园见到史良的一幕再次浮现。这一次,傅玄杰答应考虑考虑。

回到家,家里人却劝他安分一点,不要去了吧。傅玄杰用“树欲静而风不止”的比喻给家人做工作:“一个人是不可能违背社会大背景的。如果大环境乱了,你在哪都不可能吃上一碗安稳饭。”他坚信,惨痛的文革,有生之年不会经历第二次。

1980年4月,50岁的傅玄杰来到上海市第一法律顾问处报到。此时,第一法律顾问处已搬到徐汇区天钥桥路,正式对外办公。文革期间他蹲了3个月的徐汇区看守所,就在对面。傅玄杰没想到,十几年后,他又回到了这个地方。

李树棠交给傅玄杰的第一项任务不是办案,而是继续找人,扩充队伍。

他和两位同事拿着司法部的文件,到上海所有局级机关查档案。由于一直在轻工业系统工作,轻工业局的下属单位就成了傅玄杰动员的主要对象。

找人并不容易。有时候,他跟人聊着聊着就开始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觉得人家确实不应该回来,在工厂劳保待遇比机关好。找了一个多月,回来的寥寥无几。

6人动员小组

1980年春节,王文正回上海探亲,上海市司法局局长鞠华要他“赶快回来”。但因其户口不在上海,调动搁浅了。

这年年底,中央组织部和国家人事局联合发文,要安排一批部队转业干部充实政法机关,为此需要师资。司法局借此争得了10个从外地调沪的名额,将王文正调入了上海。王文正被送到北京的中央政法干校学习了半年,学成后回到上海搞了半年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工作。

1982年春节过后,王文正来到上海市律协,出任秘书长。此时,律协下面已有市属的第一法律顾问处和第二法律顾问处,共40多个工作人员;区县所属的19个法律顾问处,共80多人。全上海的律师加起来,满打满算120人。

他回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招人。其时,文革后重新招生的法律专业学生还未毕业,只有动员老法律人归队这一途。

王文正担任了新成立的6人动员小组的组长,其他成员包括司法局人事处干部、司法干校的学生科长和律协工作人员。

每次动员前,要先与该系统的分管机关联系,机关转告下属单位,单位接到通知后,他们才能上门找人。

动员小组去了,单位一般都比较配合,真正困难的是本人不愿意回来。“单位上报名单的时候,没跟本人打招呼。如果征求本人意见,人家就不报了。”王文正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王文正记得,电影局系统有20个动员对象。其中有一个在话剧团做党支书,表示可以考虑归队,但要求律协帮其解决住房问题。王文正一听就犯了难:“我当时从外地调回来还住在老岳母家,真不敢答复他一定能解决。”就这样,电影局系统的一个都没回来。

王文正眼瞅着动员对象一个接一个地说“不”,却不愿放低律师行业的门槛。还是鞠华劝他:“只要学过法律、干过法律的,本人愿意就都可以要。你要求不要太高嘛。”

时年59岁的刘礼强在化工局一家设计院做行政科长,马上就要退休。为了他,本来设定的55岁年龄底线也被突破。刘礼强后来成为上海市律协的办公室主任,年近七十方才退休。

三个月跑下来,几乎跑断了腿,算上后面陆续回来的几个,一共调回来20人,僅占名单的3%。但20人也是不小的成绩了,占了当时上海全部律师的16%。

随着人员陆续到位,办公场所不断搬迁。搬家时的体力活,可以说是律师们的家常便饭。一次,为把写字台搬上一条狭窄逼仄的楼梯,几个男律师把桌子翻过来,一人一个,扛在背上就走。女律师力气小,就两人一张写字台,连拖带拉地往楼上拽。这群人中,最年轻的当时也已超过45岁了。

在倪彬彬的印象里,从1979年底开始的不到5年时间里,第一法律顾问处先后搬家13次。条件好的时候,在延安饭店办公,“感觉像宾馆一样”;条件差的时候,在永嘉路飞纶制线厂的院子里搭过活动板房,“像个临时工棚”。她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细细数算着那些停留过的地方:“金陵路、延安路、徐家汇、衡山路……直到淮海中路,那是最后一次。”

1980年代末,政府包办律师事业的做法逐渐寿终正寝,合作制律师事务所开始试办。

1994年,傅玄杰已是拥有290余名专职和兼职律师的上海市第一律师事务所(上海市第一法律顾问处改名而来)的主任。64岁的他带了10多位律师,放弃公职,组建了合作制的上海市傅玄杰律师事务所。

2000年,上海市第一律师事务所改制更名为上海市沪一律师事务所,至今营业。那里,还有一位从业30多年的老律师在坚守,他就是当年被王文正从嘉定一家工厂的车间主任岗位上找回来的吴宝琛。

(实习生宋媛媛对本文亦有贡献)

猜你喜欢
司法局律师上海市
上海市风华初级中学
“新婚姻法”说道多 听听律师怎么说
上海市房地产学校
“建设律师队伍”:1950年代的律师重塑
西安市司法局:扶志扶出石湾村群众幸福生活
我遇到的最好律师
腾势400 用在上海市区的来回穿梭克服里程焦虑
难以阻挡
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