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OMNET++的leach协议的仿真与改进

2012-06-09 10:25刘开华
电子设计工程 2012年19期
关键词:基站无线能量

高 宏,刘开华,潘 勇

(天津大学 电子信息与工程学院,天津 300072)

近年来,无线传感器网络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WSN)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都有着较快的发展。这一技术结合了现有的多种先进技术,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途径。例如:医疗监测,环境检测,工业控制等。

无线传感器网络[1]是一种由传感器节点构成的网络,它的特点是传感节点数目多,易失效,通信能力有限,电源能量有限。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分析得出,降低能耗和延长网络生命周期是无限传感器网络的关键性能指标。在目前的研究中发现,采用分簇的路由算法是高效降低能耗,延长网络寿命的有效途径之一。文中对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协议LEACH(低功耗自适应分簇协议)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针对LEACH协议中的簇头选择算法提出了改进。

1 LEACH协议

LEACH算法[2]是一种以循环的方式随及选择簇首节点,将整个网络的能量负载平均分配到每个节点上,从而降低能耗,延长网络的生存时间。LEACH协议定义了“轮”的概念,每一轮由初始化和稳定工作两个阶段,即簇头的选择阶段和传输数据阶段[3]。LEACH协议以循环的方式随机选择簇首节点,将整个网络的能量负载平均分配到每个传感器节点中,从而达到降低网络能源消耗、提高网络整体生存时间的目的.在LEACH协议中,同普通成员节点相比,簇首节点的负载较大,能量消耗较快.为平衡网络各节点的能耗、避免簇首节点过早死亡,采用 TDMA时分复用方式(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MA)周期按轮(round)选举簇首的原则,每一轮的执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簇的初始化阶段和稳定的数据通信阶段.簇的初始化阶段主要是选举簇头节点,其他节点决定加入哪个簇,然后建立 TDMA列表.为了减少频繁的重建簇造成的能量消耗,簇建立完成后,会进入稳定的数据通信阶段,需要通信的节点会继续提供收发数据的服务,不需要的节点就会进入休眠状态,以便节省能量.簇头选举的阈值公式为:

在簇的建立过程中,每个节点随机产生一个(0,1)之间的随机数,如果产生的随机数小于阈值T(n),该节点将成为簇头节点。其中r代表当前循环到第r轮,P代表预期簇头节点的个数与该轮总的节点数比值,T(n)代表当前的第n个节点的阈值,G是在最后的1/P轮中未成为簇头节点的节点集。

LEACH协议的优点有,它采用了随机选举簇首的方式避免了簇首过分消耗能量,采用数据融合则有效的减少了通信量,因此比一般的静态算法网络周期延长了。但是LEACH协议存在的问题有:1)当一个节点被选为簇首时,能负担的节点是有限的[4],不能因为单纯的因为距离近就加入,这样有可能造成簇首节点的高能耗,从而导致网络提前死亡。2)由于每轮被分成初始化和稳定两个阶段,而初始化耗能较大,应尽量延长稳定传输数据的阶段。3)簇头选择的个数也应该是动态的,并且能量低于一定值时是不可以被选为簇首的[5]。

2 改进的LEACH协议

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本文对簇头选择算法做出了改进。首先,以基站为圆心,以r为半径,在将节点网络划分成N个小网络。设网络的长和宽均为L。其中N=L/r。如图1所示。

图1 节点分布图Fig.1 Distribution of all notes

当区域划分完成后,基站会用广播的形式通知各个节点所处在哪个小网络中。我们可以利用正态分布函数来计算哪个区域的节点最适合当簇头。如式:

其中,Pi是代表在某一个区域内,该区域节点当选簇头的概率。概率越高被选成为簇头的几率就越大。

但由于要考虑到簇头能量低于一定值时是不可以选为簇头的,所以簇头的选择方法上加入了剩余能量和初始能量的比值[6]。由此得出阈值T(n)的方法改进:

上式中,Ec代表当前节点剩余能量,En代表当前节点的初始能量。

3 仿真分析

本文采用OMNET++做为仿真工具进行实验。对原始的LEACH和改进后的LEACH做了对比实验。实验中所采用的物理模型与上文中提及的LEACH物理模型相同。

本仿真实验采用的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仿真参数Tab.1 Parameters of the simulation

在OMNET++下所模拟的网络模型如图2所示。

图2 节点第一次选完簇头并传输的过程Fig.2 Process of the notes transmission

本实验中节点数目为100个,随机分布在(200,200)的区域内。本实验采用了两种不同基站的位置,来衡量原LEACH和改进LEACH的性能好坏。

基站在(0,0)下,对两种协议的网络运行轮数进行了实验,如图3和图4所示。

图3 原LEACH协议的网络模型Fig.3 Network of the original Leach

通过这两个仿真图的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经过改进的LEACH协议,比原LEACH协议延长了网络生命周期,并且可以清楚的看出改进的协议中出现死亡节点的轮数要多一些,并且半死亡节点的时间也要长一些。在基站位置较偏的情况下,发现改进的LEACH协议对延长网络寿命有一定的作用。

图4 改进的LEACH协议的网络模型Fig.4 Network of the improve Leach

基站在(100,100)下,对两种协议的网络运行轮数进行了实验,如图5和图6所示。

图5 原LEACH协议的网络模型Fig.5 Network of the original

图6 改进的LEACH协议的网络模型Fig.6 Network of the improve Leach

通过5,6两个仿真图的对比,得出的结论:在基站的位置位于正中间时,对网络整体寿命都有延长的作用,但相比较来看,改进的LEACH协议,节点死亡的时间要慢一些,这可以充分的进行传输信息。经过改进的LEACH[7-8]协议节点死亡率明显下降,网络衰减不明显,网络寿命明显延长。

通过3和5,4和6的仿真图对比,得出的结论是,基站的位置也决定了网络的衰减情况,基站离网络节点近时,节点衰亡率较慢,网络周期会有所延长。相反,基站远离网络节点时,节点衰亡率较快,网络周期较短。

4 结束语

上述仿真结果会存在一定的随机性,但随机性不会对本实验结果产生较大的影响,故可以得出,进过改进的簇头协议比原LEACH协议能更好的利用网络的资源,较大程度的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增加了无线网络运行的时间。

[1]孙利民,李建中,陈渝.无线传感器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王殊,阎毓杰,胡富平,等.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理论及应用[M].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7.

[3]胡君,王雷,林亚平.传感器网络中一种基于节点平均能耗的分布式簇头选取算法[J].计算机应用,2007,27(12):2979-2981.HU Jun,WANG Lei,LIN Ya-ping.Distributed cluster heads selec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verage energy consumption of nodes in WSN[J].Computer Application,2007,27 (12):2979-2981.

[4]Cardei M,DZ D.Improving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lifetime through power aware organization.Wireless Networks,2005,11(3):333-340.

[5]Handy M J,Haase M,Timmermann D.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 with deterministic cluster—head selection[C]//Mobi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2002.4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l0.1109/MW CN.2002.1045790,2002:368-372.

[6]HANDY M J,HAASE M,TIMMERMANN D.Low energy adaptive clustering hierarchy with deterministic cluster—head selection[C]//4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Mobil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Washington, DC:IEEE,2002:368-372.

[7]蔡悦洁,胡方明.一种基于LEACH路由协议的改进算法[J].电子科技,2012(8):128-131.CAI Yue-jie,HU Fang-ming.An improved algorithm of routing protocol based on LEACH[J].Science and Technology,2012(8):128-131.

[8]闫仁强,田华.一种基于LEACH的改进型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J].现代电子技术,2009(3):36-40.YAN Ren-qiang,TIAN Hua.Improved wireless sensor network routing algorithm based on LEACH[J].Modern Electronics Technique,2009(3):36-40.

猜你喜欢
基站无线能量
《无线互联科技》征稿词(2021)
能量之源
无线追踪3
基于ARM的无线WiFi插排的设计
诗无邪传递正能量
基于移动通信基站建设自动化探讨
可恶的“伪基站”
ADF7021-N在无线寻呼发射系统中的应用
基于GSM基站ID的高速公路路径识别系统
小基站助力“提速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