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2010年国家大剧院展览
传说伯牙善鼓琴,子期善听音。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其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洋洋兮若江河……。”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生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这篇出自《列子•汤问》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而这对因古琴而结交的“知音”更是一直被世人所称道。
一座非常朴素的大门,里面却别有洞天;初进厂门便可见一巨大“古琴”,有着取自伏羲削桐为琴的斧子,但又是最原始琴的雏形的创意;简洁实用的厂房之前,栽有成排的桐树,几十年后,它们将会成为良好的琴材;一座把两边清澈的水塘分成龙池和凤沼的汉白玉石桥,而“龙池”和“凤沼”,俱是组成古琴的重要部分。无论是从美观还是实用的角度看,古琴及其所蕴涵的文化都深深地根植于整个厂区中。这就是北京钧天坊古琴技术研发中心。
谁能把自己的工厂叫作“研发中心”?是王鹏。
谁能把一个古琴工厂建设得如此规模和有品味?是王鹏。
几十年前,他怀揣着看似天方夜谭般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京南大兴租用的车库作坊里苦苦寻觅、踌躇满志,而今天却象阿拉丁神壶一样魔法般地实现了。历经建设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在这实施的整个过程中一直存在着有限的资金和理想效果的抗衡,然而他始终保持在高昂的激情创作状态,种种的困难和矛盾反而更加激发他的斗志和灵感的爆发,而且一发不可收拾,他竭尽心力地苦着,乐此不疲地累着,终于一天天眼看着梦想成真了。
王鹏,1990年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工艺系古琴制作专业,从事古琴制作事业20余年。由于他善于总结并刻苦钻研,再加上个人的天赋,他制作的琴在不断地超越,已经形成了一套精湛、严密、系统的古器制作工艺。他制作的古琴造型完美、声音古朴凝重、细腻典雅、余韵绵长,深受世界各地古琴演奏家和琴人的喜爱并争相收藏。他的琴多次在国内外重要演出中使用,曾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中响起,曾在维也纳金色大厅响起,曾在悉尼歌剧院中响起……
怀着一颗感受古圣先贤琴文化智慧和艺术的朝拜之情,本刊记者走进了这家博物馆式工厂。
记者:古琴可以说是中华古老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您对古琴有什么样的理解和感情?
王鹏:古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它不仅仅是音乐,也不仅仅是琴,在古琴的背后承载着一种很深的哲学和审美的理念,比如儒家思想、中正中庸的严谨治学和自修等,都属于如用古琴正音,正心从而修身这样一个过程。古琴还体现出很高的境界,比如说道家追求自然、清虚的境界,佛家追求圆融和谐的概念等。
从历史上来看,古琴已经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文化、哲学、审美的一个标志。在当今社会,古琴不仅是需要传承的一个文化遗产,更承载着继承这种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的责任。我们现在在这教室里所看到的都是创意作品,这些创意作品都是跟古琴分不开的,无论是当代的手法所表现的书画、山水,还是用古琴的琴曲《流水》和《梅花三弄》创作出来的曲水流觞(王羲之《兰亭序》里面讲的曲水流觞),传统理念表现的梅兰竹菊、高山流水,在这个空间里面能都有体现。这些体现并不是挂一幅画,而是完全变成了一种空间设计的元素,这些元素里面恰恰就反映了古琴的精神。
2009年王鹏(右)与李嘉存先生习琴
古人讲伏羲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其目的就是要移风易俗,通过乐教的方式去改变社会,对社会产生教育作用。要把这种文化的力量作用到当今社会,实现这种文化产业对社会进行教育的功能。文化产业并不仅仅是打着文化的旗号去创造经济价值,而是要运用文化的力量对社会产生影响,这也是钧天坊一直以来所遵循的的核心文化理念。
对古琴的感情就不言而喻了,一是继承古圣先贤的绝学,二是要用创新和发展的意识把这种文化传承下去,起到它对社会的作用。这就是我对古琴的感情和理解。
记者:北京钧天坊古琴技术研发中心由最初的一间古琴工作室发展成为中国古琴制作领军企业,这期间有哪些让您难忘的发展经历?
王鹏:我从1987年上音乐学院时开始学习古琴制作,毕业后分配到北京民族乐器厂,当时并没有做古琴,而是做了很多其他的乐器。后来离开乐器厂,我又重新把专业捡了起来,从制作木雕、饰品到重新制作古琴,这个期间经历了很多艰辛,因为当时知道古琴的人很少,提及古琴,大家都以为是古筝。在这样一种环境下,我想创办一个古琴产业简直是天方夜谭。但是,我没有放弃,刚开始我租了一个车库作为工作室,后来又租了四个车库,这是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是与我们这个民族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乃至于世界对中国文化产生认同紧密相连的。我觉得古琴能够走到今天,我们自然而然地能够成为这方面的一个领军人物,最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对这种文化的热爱,对这种传统绝学继承的态度。
当2008年奥运会第一个声音—古琴的声音出现的时候,还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古琴,后来人们发现这样的一个旋律和凝重的声音背后存在着对中国文化蕴含的深刻哲理理解的时候,全世界都在震惊,原来中国有这样深厚的音乐,还有有这样不仅仅是音乐的音乐。当时我很激动,因为那把琴就是我做的,从那以后我想古琴也会家喻户晓。中国近年来的影视剧中,很多古琴也是我做的,像《笑傲江湖》、《赤壁》中的古琴等。还有古琴书籍的出版,我记得我们第一本书就是和人民音乐出版社合作出版的《习琴精要》。古琴领域出了很多书,但是能够把古琴的教学习性要领说得很清楚的,跟中国文化的关系,跟琴棋书画的关系,跟生活的关系都能够反映出来的,这本书是一个典范。后来我们又编辑整理了很多遗产保护的书,像跟中国书店联合出版的《刘少椿琴谱墨迹选》。这本书是不可能有人掏钱出版的,为什么呢?因为这本书是一位已故的老先生手写的琴谱、书法、墨迹。这样的一本书出来之后谁来买呢?市场肯定是没有的,我们自己掏钱出了这本书,把这本书保护下来。书出版后,我们大部分都送给了琴人。虽然没有很好的销路,但是这本书毕竟记录了中国古琴文化遗产保护的一页。
一直以来我们有一个座右铭就是: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业,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无论历史上孔子闻弦歌之声教授弟子,还是我到今天用课堂的形式传授这种文化,最重要的是我们在传授一种能够建立和谐社会的心态,从根上去建立良好的心理道德秩序,这是一种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从这点来看我觉得我们的社会价值非常重要。所以在五年前文化部给我们颁发了“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牌子。去年北京市政府又给我们颁发了“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的牌子,目前我们跟“同仁堂”齐名了,北京一共五家企业有这样的牌子,我们算是一家。我们做的文化传承,我想文化部门已经认可了它的社会价值。
演奏台及壁画
钧天学社局部
木胎雕刻特写
记者:制作古琴有哪些工艺流程?如何区分制作出来的是不是一把好琴呢?斫琴作为一项传统工艺,如今的发展需要加入哪些创新因素?
王鹏:古琴的制作工艺相当复杂,制作一张古琴大概要耗时两年、经过上百道工序才能完成。但可以简单概括为几个步骤:1.选料;2.制作木胎;3.上大漆和鹿角灰制成灰胎;4.在窨坊进行干燥;5.放在室外进行一年的自然干燥;6.对琴体及漆面进行打磨;7.调整岳山高度;8.拴弦。古琴不仅仅是一种乐器,而是有着丰富内涵的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举例来说,用来架弦的硬木称“岳山”,是琴的最高部分,七根弦象征水,所谓“山高水亦长”;琴底部的两个音槽分别称“龙池”、“凤沼”,所谓“江深海亦深”;面板圆为天,底板方为地,则象征“天圆地方”。古琴音色纯净、优雅,分三种音:泛音、散音、按音。这三种不同的音色,则分别代表了天、地、人之声。
制作的时候怎么能看出是一张好琴和一张不好的琴?古琴的品评主要在音色和工艺两方面,也就是说声音和造型结合在一起它才是一张好琴,如果只有声音好,造型不好或者只有造型好声音不好都不行。要运用传统的材料、传统的工艺和制作周期制作、而且具备了古琴的这种传统的音色品评,比如说九德,即奇、古、透、静、润、圆、清、匀、芳,达到了这个标准了才算是好琴。
有关创新方面的,比如说龙池、凤沼里面纳音的改变,这种角度的变化、厚度的变化都是在这20多年来我逐渐研究的成果,继承了传统又把它发展创新,让声音的结构更加合理。造型是一个创新,声音又是一个创新,这是我们融合在古琴制作里面的发展和创新。
记者:在创立“钧天坊”品牌之初,你们对于品牌的概念和规划是什么样的?为之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目前的成绩是否达到了你们最初的预期?
王鹏:对于钧天坊品牌的形成我们没有做过任何规划,完全是自然而然形成的。就是琴友对我们的琴逐渐产生了认可,无论是老先生还是新人,越弹这个琴越好,钧天坊这个品牌也就确立了。我们从来没有做过任何的企业策划,因为文化不可能是用策划、推放把它设计出来的,是凭借这一份爱心,一份职业道德来做的。对文化的遵从,对诸圣先贤的尊敬,才可能建立这样的一个企业文化。这种企业文化完全是自发的,是一种自然而然形成的。而且我们这里集合的人也都是通过我这么多年的培养、教育,逐渐形成了对古琴文化的奉献精神,才能够使这个品牌逐渐的形成。
现在钧天坊的品牌已经很有名了,琴界都以收藏一张钧天坊的琴为目标,现在我们也正逐渐的去引入一些正常的企业管理,能够形成一定批量的生产。这种批量的生产必须要有一个很好的企业制度、企业的管理才能够形成最后的质量的保证。有关这方面的内容我们也正在去研究。
记者:除了古琴制作以外,研发中心是否还承担了其他与古琴艺术传播有关的工作,请您介绍一下?
王鹏:我们目前有培训、有教室、有对外的演出,像“中韩文化论坛”的开幕式曾邀请我去演奏;在荷兰、丹麦、德国、比利时、以色列等这些国家我们也经常会去演出,这些都由我们在运作。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讲座、古琴书籍的出版,这些事情也都是我们的工作内容,都是对古琴文化的推广与传承,这是我们编辑室的工作。这些年我一直在教授一些徒弟古琴的制作技艺。对于非遗的保护,我们也在做各种公益性质的展览、讲座、音乐会等等,希望能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古琴、了解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爱世有琴,志之所向,唯传世不枉此生,这是王鹏先生的座右铭,也是他全身心致力于古琴事业的动力源泉和真实写照。能把理想志趣作为毕生事业,夫复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