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园林城市之我见

2012-06-04 01:30李宏俊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2年13期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绿化绿化

李宏俊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生态问题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本文阐述了建设生态园林城市的重要意义,指出了我国城市园林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建设生态园林的措施。

关键词:城市生态;园林建设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course of urbanization. The urban ecological problems of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big problem.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arden city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pointed out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garden city, and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garden measures.

Keywords: urban ecological; Landscape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园林城建设的意义

1、保护生态与环境的要求

经过工业化、城市化急速的发展,人们猛回首,惊觉我们的环境已经变的如此恶劣,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饱受蹂蹄,空气、水、土壤遭受污染,动植物灭绝,森林消失,水土流失,沙漠化,温室效应等使人类生活品质下降,各种“城市病”随之而起威胁人的健康。

2、发展民族文化特色的要求

由于信息传播和网络化的发展,造成了文化国际化倾向的加剧。城市和建筑的标准化和商品化,使建筑和城市特色逐步消失,城市面貌千篇一律,文脉难以继承,这是一种文化的失落。文化是衡最经济和技术进步的真正尺度.只有文化的发展,才能进一步带动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科技和经济国际化的时代,更加要求文化的民族化,地方化和多样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全球的。

二、建设理念和遵循原则

理念:

围绕建设“大避暑山庄”的城市发展战略和“以山为骨、以水为魂、以绿为脉、以文为蕴”的城市建设理念,创新和推行“以保促绿”“、园林上山”和“理水扩绿”等理念。

原则:

1、生态性原则。园林建设中首先确定了“生态优先”的前提,充分保护和利用承德市良好的自然山水形态,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架构可持续发展的、惠及子孙的城市绿化原则。

2、整体性原则。园林建设的规划布局与自然景观、地形地貌和水系相协调,与城市其它功能分区规划密切配合,发挥整体大于局部之和的优势,统筹兼容多要素、多类型、多功能内容的多元特征,有效把握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

3、特色性原则。园林建设除在植物配置上强调乡土树种外,还充分尊重承德市特定的地脉、史脉、人脉,挖掘和塑造城市自然景观特色、历史文化特色,形成了特色独具的城市景观。

4、以人为本原则。园林建设不仅要给人们提供自然生态意义上的关怀,还要提高园林绿地的可观赏性、可参与性与可达性,供人们休闲活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与享受。

三、建设园林的主要对策

1、规划先行,城市园林化、现代化并重

依据城市总体规划,科学制定与城市现代化相适应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包括树种规划等多项单位规划),始终坚持园林化与现代化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协调的方针,从而建设高水平的点、线、面相结合的绿地系统,并与城区外围生态保护网联为一体,形成内外交融的绿化空间。要充分依托自然山水的特色,加强山体和滨水绿化,形成多层次、多组合的山林绿化风景线和滨水绿色长廊风景线;相对集中规划各类大型绿化用地,建立分隔组团、联接城郊的防护绿地,保持生态和环境的良性发展态势;巩固和加强环磁湖、青山湖绿化建设;加大长江滩、地绿化建设发展力度,做到全市布绿均衡发展;以城区骨架构筑道路绿化网络;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市民的原则,建设城市公园、各级公共绿地和专用绿地,形成完善的绿化结构系统。

2、花草树木的合理搭配各得其所

现在城市绿化、应当花草树木合理搭配,既要有乔木,又要有灌木,也要有地被植物;既要有常绿的,又要有落叶的;既要有花,又要有草,使花草树木各得其所。建设城市大园林应从具体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如城市广场和建筑前面就可以多种花草,不但能造成开阔的景观环境,突出主体,还便于群众活动,也有利于空气流通;而郊区隔离片林就应以种植树木为主,留出林缘或适当空间种植少量花草,供人们休憩活动就可以了;而公园则应当依据功能分区,形式和内容应多样,花草树木可丰富多彩。

3、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协调植物之间的关系

互惠共生指两个物种长期共同生活在一起,彼此相互依存,双方获利。一些植物种的分泌物对另一些植物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如黑接骨木对云杉根的分布有利,皂荚、白蜡与七里香等在一起生长时,互相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另一些植物的分泌物则对其他植物的生长不利,如胡桃和苹果、松树与云杉、白桦与松树等都不宜种在一起,森林群落林下蕨类植物狗脊则对大多数其他植物幼苗的生长发育不利。

4、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树种规划

城市发展在基础建设和道路建设中几乎不可避免对自然植物群落的破坏。依据潜在植被理论进行恢复被破坏的植物群落系统,其在绿量和生物多样性方面比自然再生的恢复速度快很多。

5、城市绿化向节约型发展

城市绿化向节约型发展,城市绿化必须坚持以节财、节水、节能为手段,以生态环保、改善人居环境为目标,坚持只用对的、少用贵的,多用成本低、适应性强、地域特色明显的乡土树种,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这样,才能为城市人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和和谐宜人的游憩场所。

6、加强生态环境的宣传教育,提高所有市民的生态环境意识

市民生态环境意识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武汉市要通过各种媒体宣传普及生态环境的科学知识、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等,利用各种手段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生态环境意识、法律观念,通过宣传教育,使市民形成新的生存与发展的道德观,形成新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价值观,使全体市民自觉地参与本城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在人民中提倡和建立文明的生态消费观念和方式,从根本上杜绝由奢侈所造成的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使城市文明跨入到生态城市文明的新时代。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环境保护意识增强,生态园林城市建设将会出现更多的新要求、新问题和新变化。所以在规划设计时更应该具有前瞻性,创新我们的管理,保证生态园林建设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魏寿明. 建设生态园林城市 打造扩大开放平台[J]. 新重庆, 2008, (09)

[2] 赵寅钧, 霍扬. 提高城市建设水平的若干思考[J]. 理论界, 2007,(08)

[3] 赵伟. 以人为本 科学规划 努力打造生态型山水园林城市[J]. 时代主人, 2008,(11)

[4] 何俊洲. 沧桑巨变改旧颜 城市建设谱新篇——淳化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工作纪实[J]. 法治与社会, 2010,(08)

猜你喜欢
生态园林城市绿化绿化
生态园林建设中林业技术的推广应用
研析树木修剪技术在生态园林建设中的渗透
关于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的配置研究
南京市主城区绿化建设现状浅析
我爱绿化
城市绿化中园艺的修剪造型设计分析
沙湖立交绿化
小猴栽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