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宇
摘要:园林设计是一个综合学科,既是宏观设计,也是微观设计。作为一个园林设计师要懂很多专业知识:规划、绿化、建筑,水电、灯光设计,甚至中国风水学方面。而园林建筑在园林中是一个重要表现点,一个完整的园林景观,一个或者一系列有特色的园林建筑会大大加深人们对于这个园林景观的感观。例如杭州西湖的雷峰塔,要是没有雷峰塔,西湖只是平静的湖泊,但出现雷峰塔,给整个西湖一个完全不同其它湖泊的感觉,有“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人”之誉,西湖上亦呈现出“一湖映双塔,南北相对峙”的美景。每当夕阳西下,塔影横空,别有一番景色,故被称为“雷峰夕照”。再如江南园林,都是在园林和建筑互相结合。绿化是动态,建筑是静态,两者互相映衬,才体现江南园林的别树一格的特色。因此景观建筑对于园林是非常重要的
Abstract: the landscape design is a comprehensive discipline, is both macro design, as well as microscopic design. As a landscape architect should understand a lot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planning, green, construction, water and electricity, light design, and even Chinese geomantic learn. And landscape architecture in the garde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erformance point, a complete landscape, a or a series of distinctive landscape architecture will greatly enhance people to the landscape of sense. For example of the west lake in hangzhou coasts, if not coasts, the west lake is just the calm lake, but appears the coasts, to the west lake a completely different other lakes feeling, have the world such as of old, the Chu such as beauty "expensive, west lake also present a" one lake reflected the twin towers, north and south in confrontation "the beauty. When the sun goes down to the west, shadow spell tower, do not have a scenery, reason is called "world from". Be like again jiangnan gardens, are in the garden and building with each other. Green is dynamic, the building is static, both set off each other, to reflect the gardens of a standard features don''t trees. So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or garden is very important
中图分类号: TU986.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景观建筑作为造园四要素之一,是一种独具特色的建筑,既要满足建筑的使用功能要求,又要满足园林景观的造景要求,并与园林环境密切结合,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建筑类型。
一、 功能:
1、满足功能要求: 园林是改善、美化人们生活环境的设施,也是工人们休息、游览、文化娱乐的场所,随着园林活动的日益增多,园林建筑类型也日益丰富起来,主要由茶室、餐厅、展览馆、体育场所等等,以满足人们的需要。
2、园林景观要求:
(1) 点景: 点景要与自然风景融会结合,园林建筑常成为园林景观的构图中心主体,或易于近观的局部小景或成为主景,控制全园布局,园林建筑在园林景观构图中常有画龙点睛的作用。
(2) 赏景: 赏景作为观赏园内外景物的场所,一栋建筑常成为画面的管点,而一组建筑物与游廊相连成为动观全景的观赏线。因此,建筑朝向、门窗位置大小要考虑赏景的要求。
(3) 引导游览路线: 园林建筑常常具有起乘转合的作用,当人们的视线触及某处优美的园林建筑时,游览路线就会自然而然的延伸,建筑常成为视线引导的主要目标。人们常说的步移景异就是这个意思。
(4) 组织园林空间: 园林设计空间组合和布局是重要内容,园林常以一系列的空间的变化巧妙安排给人以艺术享受,以建筑构成的各种形式的庭院及游廊、花墙、圆洞门等恰是组织空间、划分空间的最好手段。
二、特点:
1、布局 园林建筑布局上要因地制宜,巧于因借,建筑规划选址除考虑功能要求外,要善于利用地形,结合自然环境,与自然融为一体。
2、情景交融 园林建筑应结合情景,抒发情趣,尤其在古典园林建筑中,常与诗画结合,加强感染力,达到情景交融的境界。
3、空间处理 在园林建筑的空间处理上,尽量避免轴线对成,整形布局,力求曲折变化,参差错落,空间布置要灵活通过空间划分,形成大小空间的对比,增加层次感,扩大空间感。
4、造型 园林建筑在造型上更重视美观的要求,建筑体型、轮廓要有表现力,增加园林画面美,建筑体量、体态都应与园林景观协调统一,造型要表现园林特色,环境特色、地方特色。一般而言,在造型上,体量宜轻盈,形式宜活泼,力求简洁明快,通透有度,达到功能与景观的有机统一。
5、装修 在细节装饰上,应有精巧的装饰,增加本身的美观,又以之用来组织空间画面。如常用的挂落、栏杆、漏窗、花格等。
三:园林建筑设计的方法与技巧:
建筑要适用、经济、坚固、美观。
要符合艺术均衡法则: 可居、可游、可观。
1:立意: 设计目的“巧密于精细,神仪在心”,“寓情于景,情景交融”。
2:选址: “南方欲就亭台,低凹可开城池”。
3:布局: 自然式:(1)中国古典,山水为骨架,建筑为眉目,山水为主,建筑配合。(2)统一中求变化,对成中求差异。
4:借景:
种类:(1)借形:借建筑,山石。(2)借色:借月色、植物、颜色。 (3)借声:借溪谷泉、鸟、幕鼓、晨钟。(4)借香:如广州兰圃、荷风四面亭。
方法: 远借、仰借、邻借、俯借,应时而借,借景有因。
5:尺度与比例
6:大小与质感:园林建筑外在特征:南方,淡雅、轻盈。北方,造型浑厚。
以下通过一个项目——仁威庙扩建项目,来说明园林建筑的重要性。
仁威庙初建时称真武庙,至明朝年间改为北帝庙。据说,因真武司水,故人们称他为北帝或水神。又因北方真武玄天上帝素有“神威”,所以后来改称仁威祖庙。
这几年广州市政府非常重视荔枝湾的改造,将以前的河涌重现,让市民能畅游,体现广州的岭南水乡特色。而荔湾湖公园是非常重要的景点,刚好仁威庙就在荔湾湖公园湖的北面。同时对仁威庙进行改造,打造一个富有岭南传统特色宗教建筑,提升荔湾湖及整个区域的景观。因此对改造仁威庙是有需要的。
仁威庙改造扩建项目的设计理念和原则
由于仁威庙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扩建项目位于仁威庙的西侧,是仁威祖庙的组成部分,扩建部分仍参照仁威庙现有的建筑形式,按传统岭南宗祠的形式设计。设计依一下原则进行:
(1)延续性:扩建部分应在尊重历史、尊重环境的设计思想原则进行设计,是旧有建筑和历史的延续。
(2)历史性:在时间和空间上保护仁威庙特有的历史文化信息的原真性和完整性,包括其环境的历史风貌。
(3)现场性:根据仁威庙的本体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保持现场庙宇建筑的宗教气氛、形制、环境文化特征和内涵。
(4)功能性:新建建筑设计必须与完整的工艺设计想配合,功能分区明确,满足使用功能,配置各种服务设施,最大限度发挥仁威庙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全面提升为市民游客服务的水平
(5)和谐性:正确处理保护与发展关系,妥善处理好新建筑与原仁威庙之间的关系,在保护仁威庙的前提下同时兼整治周边环境恢复历史风貌,使文物保护件事与荔湾区的城市环境相和谐,进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推动西关民俗风情区和广州历史文化名城建筑。
(6)实施性:建筑必须符合广州市有关规划布局和城市建设特点,并应反映所在地区的建筑艺术、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的先进水平;周边环境改造的建设应符合国家、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的有关规定和标准。
在扩建规划中,结合荔湾湖优美景色,在旧庙的东侧,兴建一个阁楼。
仁威庙位于广州历史老城区——荔湾区,临近荔湾湖,并与文昌塔相遥呼应,仁威庙不仅是荔湾地区和西关文化历史变迁的古老见证,还是岭南文化和西关文化精华的浓缩。
阁在道教中的意思就是宫观坛墠,是供奉神灵的地方,由于道教相信神仙喜欢居楼阁,可以靠近天宫,所以在宫观中,往往会建造迎候仙人的“观、楼、阁”等建筑,并成为道教建筑的特点之一。同时也注入了道家与道教的审美思想和价值观念,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故此又有别于传统世俗建筑,不同于佛教建筑。
经过长期岭南建筑的考察和古代阁楼的研究。出色的阁楼都是临江或者临湖而建。阁楼雄伟挺拔的建筑形态与水景相映互衬,除了为地区添加一道优美的风景线外,更可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成功的例子如南昌滕王阁、武汉黄鹤楼、惠州的合江楼和肇庆阅江楼等。
四:结语:综合上述一个好的园林景观建筑对于整个区域景观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美]科纳.论当代景观建筑学的复兴[M].吴琨,韩晓晔,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2.何志勇.浅谈中国建筑与景观的特色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7).129-129.
3.魏志芬,王玉洁.浅谈环境设计中的心理因素[J].中国园林,2000(8).
4.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M].尹培桐,译.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