伦宗姬 滕纪媛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小儿肺炎的主要病原之一,对于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治疗,西医一般采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为主,必要时加用激素或辅以物理治疗,但效果并不能十分令人满意。近年来,我们采用静脉滴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结合中医内服外治,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1 诊断标准[1]①持续剧烈咳嗽。②大多有发热,体温在37~41℃。③X线胸片示肺炎改变,体征轻微而胸片阴影显著。④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药治疗无效。⑤咽部分泌物检测DNA-PCR阳性或血清抗MP-IgM阳性。
1.2 一般资料 以我院儿科病房2010年6月至2012年3月收住的60名14岁以下支原体肺炎儿童病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2例;平均年龄5.5岁;平均病程11.7 d;治疗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4.9岁;平均病程12.5 d;60例患儿均有剧烈咳嗽和(或)发热,肺部体征不明显,而X射线胸片提示肺炎,白细胞正常。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炎支原体IgM≥1∶80,均无其他疾病。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片及疾病诊断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10 mg/(kg·d)]注射液或红霉素注射液[15~30 mg/(kg·d)]加入10% 葡萄糖溶液缓慢静脉滴注,1次/d,5 d为一疗程。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治疗,内服以麻杏石甘汤(麻黄3~9 g、杏仁3~9 g、石膏6~18、甘草2~6 g,根据患儿体重调节药量)为基础方清热宣肺、止咳化痰,并随症加减。痰甚者加瓜蒌、半夏、桔梗、紫苏子;发热者加黄芩、栀子清热泻火解毒;便干者加大黄通腑泻热。每日1剂,水煎分2~4次口服,5 d为一疗程。外治以中药白芥子为主要成分,调配好后贴服患儿肺腧穴、定喘穴,及肺部啰音较多部位,贴服时间为2~4 h,5 d为一疗程,如有皮肤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随时停止贴服。
3.1 疗效标准 疗效判定标准[2]:①痊愈:用药后3 d内体温恢复正常,5 d内咳嗽停止,10 d内肺部干湿啰音及X射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完全消失。②显效:用药后3 d内体温正常,7 d内咳嗽缓解,10 d内肺部干湿啰音明显减少,X射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基本消失。③好转:用药7 d体温基本恢复正常,1个疗程结束时咳嗽症状仍存在,但较治疗前明显减轻,肺部体征及X射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有所减轻。④无效:用药疗程结束时仍有发热或刺激性咳嗽,肺部体征及X射线胸片检查肺部阴影仍存在。痊愈﹑显效和好转判为有效。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支原体肺炎是小儿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支原体肺炎是多发病、常见病,约占非细菌性肺炎的1/3,或占所有肺炎的10%。肺炎支原体是介于病毒与细菌两者之间的一种微生物,可寄生在人的口腔、腮腺等处。潜伏期约8~35 d,经呼吸道飞沫传播,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冬春季多发,有传染性,可在学校、家庭等集体发病,本病病程长,并发症多,对人体健康危害大。首发症状多为发热和咳嗽,较大儿童常伴行头痛、咽痛、肌痛、倦怠、食欲不振、全身小适等,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常表现为症状和体征的不平衡,即“两个极端”:“症状重、体征轻”或“症状轻、体征轻”,而细菌性肺炎的症状与体征通常足平行的。目前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抗生素治疗以大环内酯类为主。近年来,国内外均有文献报道分离出耐药株,提示肺炎支原体耐药现象的存在,也有多篇报道显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治疗耐药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较差,也易合并肺外并发症[3]。
支原体肺炎在祖国传统医学里面没有专属的名字。但是所有的肺炎,包括细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立克次体等感染性肺炎在祖国传统医学里面都属于温热病范畴中的肺热喘咳和风温犯肺的范围。祖国传统医学认为,咳嗽、发热与肺所主有关。肺主气,司呼吸,外合皮毛。肺为娇脏,易为病邪所伤。方中麻黄可宣肺解表,止咳化痰;杏仁、瓜蒌加强麻黄宣肺化痰之功;桔梗、半夏、石膏清肺热、止咳化痰;黄芩、栀子有清热泻火解毒作用。白芥子有化痰止咳功效,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促进啰音的消褪。故在应用抗生素的同时应结合中医中药疗效更好,因为中药治疗支原体感染不仅是针对支原体,还可调动机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排痰,增强呼吸功能。故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痊愈率高,病程短,疗效确切,不失为一种有效可行的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方法。
[1] 吴瑞萍.实用儿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1711.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205.
[3] 辛德莉,王斯,韩旭,等.耐药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临床特点.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6):1213-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