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喜龙:刚才看了《读者》杂志上史铁生的《昼信基督夜信佛》,写得真有内涵。只有久久困倦于生存的清醒的人才会有这类深刻的感悟。
我是那棵菜:《读者》曾是我中学甚至大学时的favorite,工作后认为它太老土,一度丢弃冷落。刚才情绪失控,左翻右翻选出的竟然是它——让我投入并最终安静下来的还是它。忽然发现,再前沿的評论,再时尚的资讯,只是我们完善知识结构的工具,而心灵的自省和提升才是人生CPU的营养液。
徐天明律师:每晚临睡前,喜欢躺在床上看《读者》。夜深人静,文美情真,常把我的思绪带到很远。以前喜欢读《南方都市报》的社论和专栏,现在又回归到了情感类美文。政论文章剖析的是社会热点,情感散文慰藉的是人的心灵。世间的爱,人间的情,是一切人生和纷繁社会的起点,也是它们永恒不变的终点。
BG4GGO:直到今天,依然钟情《读者》,这本伴随我从少年到中年的杂志,没有铜版纸,没有压膜,没有昂贵的价格,最平常的纸张充满细腻真实的情感。它可以让人默默流泪,也可以让人哈哈大笑,就如同平凡而真实的人生。人生不应该像一本本包装精美却随时可以丢弃的时尚杂志!
周游游游游86:今天在《读者》上看了《救助犬的最后遗言》,又上网看了视频,不养宠物的我也非常感动。有这么通人性的狗儿格莱特,也有这么有灵性的狗语专家HEIDI,我很愿意相信这种真挚情感的存在。
rickcafe_mars:今天路过报刊亭,买了一本《读者》,才4块钱啊,可能是最便宜的杂志了。以后我也看《读者》吧,转转性子。“曾经在幽幽暗暗、反反复复中追问,才知道平平淡淡、从从容容才是真。”
(摘自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