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千万个悲伤的面孔和哀痛的心灵的围绕中,鲁迅先生安静地躺下了——正当黄昏朦胧地掩上大地,新月投着凄凄的光的时候。
我们听见了人类有声或无声的欷歔,看见了有形和无形的眼泪。
没有谁的死曾经激起这样广大的群众的哀伤;而同时,也没有谁活的时候曾经激起这样广大的群众的欢笑。
只有鲁迅先生。
每次,当鲁迅先生仰着冷静的苍白的面孔,走进北大的教室时,教室里两人一排的座位上总是挤坐着四五个人,连门边和走道都站满了校内的和校外的正式的和非正式的学生。教室里本充盈着极大的喧闹声,但当鲁迅先生一踏进门,立刻安静得只剩下呼吸的声音。他站在讲桌边,用锐利的目光望了一下听众,就开始了“中国小说史”那一课题。
他的身材并不高大,常穿着一件黑色的、短短的旧长袍。不常修剪的粗长的头发下,露出方正的前额和长厚的耳朵,两条粗浓方长的眉毛躺在高出的眉棱骨上,眼窝是下陷着的,眼角微朝下垂着,浓密的短须掩着他阔的上唇——这种种看不出来有什么奇特,既不威严,也似乎不慈和。他说起话来,声音是平缓的,既不抑扬顿挫,也无慷慨激昂。他那拿着粉笔和讲义的两手,从来没有表情的姿势帮助着他的语言。他的脸上也老是那样的冷静,薄薄的肌肉完全是凝定着的。
他叙述着极平常的中国小说史实,用极平常的语句,既不赞誉,也不贬毁。
然而,教室里却突然爆发出笑声。他的每句极平常的话几乎都须被迫地停顿下来,中断下来。每个听众的眼前赤裸裸地显示了美与丑,善与恶,真实与虚伪,光明与黑暗,过去、现在和未来。大家在听他的“中国小说史”的讲述,却仿佛听到了全人类的灵魂的历史,每一件事态的甚至是人心的重重叠叠的外套,都被他连根撕掉了。于是,教室里的人全笑了起来。笑声里混杂着欢乐与悲哀,爱恋与憎恨,羞惭与愤怒……于是,大家的眼前浮现出一盏光耀的明灯,灯光下映出了一条宽阔无边的大道……大家抬起头来,见到鲁迅先生苍白冷静的脸上,始终不曾流露出一丝的微笑。
他沉着地继续着他的工作,直至他不得不安静地休息的时候。
还没有见过谁将自己的一生献给全人类,做着刺穿现实的黑暗和显示未来光明的伟大的工作,使那广大的群众欢笑,又使那广大的群众哀伤。
只有鲁迅先生。
他将永远活在现在的和未来的人类的心里。
(黎晖摘自百花文艺出版社《鲁彦散文选集》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