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云萍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常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继而产生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它是一种慢性疾病,可波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导致多器官病变,如不及时正确采取措施,将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的不断深入,已有人发现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的疗效。以下是对2009年1月~2010年4月89例糖尿病患者进行社区护理干预的依从性临床观察,希望能为今后的糖尿病治疗提供临床参考。
1.1 一般资料 本观察选择2009年1月~2010年4月内的89例糖尿病患者,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制定的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且无认知障碍且排除各种严重并发症。其中男性53例,女性36例;平均年龄(48.1±1.6)岁[男(48.0±1.4)岁;女(48.1±1.7)岁],平均病程(7.2±1.2)年。将89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社区护理组:实施社区护理。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血糖波动情况等背景资料比较上无统计学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主要在院内进行常规护理,社区护理组在社区进行社区护理,2组的护理内容都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日常生活护理,糖尿病并发症护理。
1.3 疗效标准 依从性评分:依从性评判标准[1]:(1)能否按医生要求每天的服药次数服药;(2)能否按医生要求每天的服药剂量服药;(3)能否按医生要求时间定时服药;(4)自从诊断糖尿病以来,能否按医生要求长期坚持服药,从不间断;(5)能否严格按照糖尿病的饮食进餐;(6)除了正餐外,是否从不加餐;(7)是否坚持运动锻炼能否按计划控制饮食,能否按时进餐,能否称量或准确估量食物,能否使用食物交换表安排饮食。4分制评分:根本做不到-1分,偶尔做到-2分、基本做到-3分、完全做到-4分。得分越低,表明治疗依从性越不好,反之治疗依从性越好,将评分为三个等级:优>22分,良16~22分,差<16分,优良率=优率+良率。测定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观察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疗效用χ2检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时(P<0.05)有可比性。
2.1 依从性评分 表1为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依从性比较,显示2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治疗后,依从性比之前都有了明显提高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P<0.05),接受社区护理的患者比接受常规护理的患者依从性提高更明显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b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依从性比较
2.2 血糖水平比较 表2为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说明2组患者在接受护理治疗后,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比之前都有了明显下降且比较有显著性差异(aP<0.05),社区护理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bP<0.05)。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糖水平比较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因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继而产生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它是一种慢性疾病,可波及全身各个系统及器官,导致多器官病变[2]。如不及时正确采取措施,有效控制血糖,将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逐年提高,它已与冠心病、癌症并称为人类生命的三大杀手。
随着对糖尿病发病机制和治疗的研究不断深入,已有人发现糖尿病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治疗的疗效。依从性是指患者的行为与治疗和健康指导保持一致的程度,而行为包括遵医嘱服药、运动、定期复查及改变不良生活方式等[3]。而据国内研究发现,糖尿病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低。其中影响患者依从性的因素有以下几点[4]:患者因素,有发现显示,年龄越大,病程越长,受教育程度越低,其治疗依从性越差;治疗因素,用药种类越多,用药次数越多,用药时间控制越严格,治疗方案越复杂,依从性越差;药物因素,药物不良反应越多,程度越严重,患者依从性越差。
本观察中发现进行社区护理干涉能提高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的疗效。现在的医学治疗模式提倡生物治疗、心理治疗、社会医学治疗结合,即治疗主要包括5个方面[5]:健康教育,饮食治疗,运动疗法,应用降糖药物治疗,自我检测。护理指导是贯穿整个治疗过程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其中社区护理是通过社区护士对社区内患者和家属进行疾病知识的讲解,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药物治疗及日常生活指导。具体内容包括,宣讲糖尿病有关知识,让糖尿病患者了解坚持正确的治疗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让患者及家属认识到糖尿病是终身性疾病,提高患者血糖和尿糖的自我监测意识和技巧,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掌握糖尿病药物的作用,应对治疗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方法及危重情况的警告信号等[6]。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由于糖尿病病程长,治疗效果不明显,易给患者造成了许多心理障碍,如紧张、焦虑、孤独等,这些不良心理因素可降低患治疗依从性,使患者不能坚持长期治疗,使病情加重、因此社区护士对社区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指导和护理,同时让家属学习和了解心理学知识,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正确对待疾病,增强治疗信心,克服悲观情绪,使患者保持积极、稳定、愉悦的心理,以有利于糖尿病的控制和治疗。饮食护理,饮食治疗是糖尿病的重要措施之一,因为饮食治疗可以保证机体摄入合理充分的营养;维持正常体重;减轻胰岛负担[7-8]。社区饮食护理将按个人饮食习惯及经济条件制定不同的饮食治疗方案来进行饮食治疗。社区护士在家属的配合下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控制和监督,使患者能定时、定量、有规律进餐,在合理控制总热量的基础上,合理分配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的摄入量。日常生活护理,指导并督促患者进行运动治疗,因为适当的运动如散步、快走、气功、太极拳等,可减轻患者体重,降低血糖、血脂、血压,改善患者心血管功能,增强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利于控制血糖,所以运动治疗可作为糖尿病基础治疗的辅助治疗。社区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运动方案让患者做到运动循序渐进,全面发展,持之以恒,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决定运动量的大小,运动量应由小至大,时间由短至长,不要做剧烈运动。教会患者进行糖尿病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如糖尿病足,糖尿病常累及血管,其中以末端血管最先累及,表现肢体活动不灵活,肢端、手脚麻木,家属应配合患者多做肢体按摩,建议患者平时应穿柔软透气的袜子,鞋要宽松等日常生活事项,以促进肢体及末梢循环,从而减轻患者肢体不灵活和麻木疼痛等不适。指导皮肤护理,预防皮肤感染:由于糖尿病患者皮肤组织内含糖量增高,易滋生细菌,又由于血液中嗜中性粒细胞活动减弱,杀菌力降低,故易发生皮肤瘙痒和感染,且感染后又不易康复,因此应指导监督患者勤洗澡、勤换衣服,保持皮肤清洁,防止感染,及时处理伤口、水疱。腹泻、便秘的护理:糖尿病患者存在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易导致便秘或腹泻,指导患者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调节饮食,尤其是食物中粗纤维摄入量,或加以药物治疗,减少患者由于腹泻、便秘产生的痛苦。可见社区护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控制血糖有重要的作用。它能进行连续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使患者及家属获得多方面信息,提高疾病意识,坚持治疗,保证正确用药,提高社区内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1]谭燕泉,谭燕榕,王淑莹.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J].齐鲁护理杂志,2001,7(11):874.
[2]刘雪荣,于普林.浅析人口老龄化与老年社区卫生保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6,15(6):24.
[3]蒋冬梅.病人健康教育指导[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O00:78-81.
[4]钟华荪.广州城区老年人生活质理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1998,33(6):314-316.
[5]范丽风,张小群,陶旭,等.糖尿病教育对提高知识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11):6-7.
[7]袁鸿江.老年医学[M].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86-287.
[8]曾友燕,王志红.我国老年家庭护理的发展现状与改革设想[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9(2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