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 姗
摘要:自我国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以来,城市低保制度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保障城市贫困居民基本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和经济发展相适应,我国在为城市低保对象提供最基本的救济金之外,还给予一定的政策性福利支持,又称附带福利。这在提高贫困居民生活水平上具有积极作用。但是,另一方面,低保对象对于这种附带福利的依赖也越来越普遍,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关键词:城市最低生活保障;附带福利;福利依赖;骗保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本文对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概念界定如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指以保障全体公民的最低生活为目的,科学的确定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政府对家庭实际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标准的公民,给予差额补助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
(二)附带福利
所谓附带福利是指因享受低保而带来的其他补助。城市低保制度中的附带福利主要包括粮油帮困、医疗救助、教育救助、廉租房以及其他优惠和帮助措施。
(三)福利依赖
一般认为,福利依赖是指有劳动能力的部分低保人员不愿意参加政府和社会提供的技术培训、不愿意接受提供的就业机会,而是长期依赖政府提供的低保福利过日子的现象。
二、附带福利政策实施中的问题——福利依赖和骗保
城市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目的在于帮助贫困居民维持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其各方面的能力,帮助他们适应社会,找到自我价值。可是,从现实的实施情况来看,制度的效果并不理想,甚至出现了反激励作用。
从杭州市城市低保家庭所享受的26项附带福利优惠政策来看,其涵盖了日常生活、文化生活、教育援助、医疗援助、住房援助、法律援助等各个方面,使得低保的“含金量”大幅度增加。只要取得低保救助资格或者是纳入杭州市“四级救助圈”的市级救助圈范围,就可以享受这些优惠政策。正是因为附带福利政策巨大的诱惑力,许多低保人员不愿意放弃自己已享有的优惠政策,他们不愿意改变自己依靠低保生活的现状,或者是隐瞒自己的真实经济情况骗保。这不仅使得城市低保制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不利于低保对象自我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江淮晨报的记者在采访居委会工作人员时得知,人们之所以要想法设法的违规占取低保,除了有每月200元左右的低保金外,更重要的是还可领取帮困补贴、医疗救助、申请廉租房,孩子上学申请减免学杂费等附带福利。
由此可见,附带福利渐渐成为城市低保制度有效运行的一大阻碍,可是,这并不能说明附带福利政策没有实施的必要性。相反,这恰恰说明了我国的低保制度和相关政策尚不完善,这就给人们的福利依赖和骗保行为提供了漏洞。如何完善我国的低保制度和相关政策,应是我们今后研究的重点。
三、解决福利依赖和骗保现象的建议
(一) 提高居民的道德境界
目前,我国在加强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的努力是有目共睹的,例如,八荣八耻的宣传和学习等。但是,我们也应注意到,在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知识宣传上,我们做的还很不够。有学者专门研究了某地区居民对低保制度的认知情况,结果发现很多居民对于贫困的界定并不与低保所确定的贫困线相吻合,而他们认为自己的贫困应该由国家来解决,这是他们的权利。这就直接导致不属于低保所认定的贫困者也会想方设法的去申请低保。另外,道德素质欠缺也是导致之地外人员骗保的重要原因,而且是起决定性的影响因素,因为低保的申请是一种主动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申请者自身的意识,所以,加强居民的道德意识很重要。
(二) 完善低保对象的筛选程序
低保对象的筛选工作尤为重要,因为它涉及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制度实施的有效性。对于低保申请者,我们应该有明确详细的审核条件。这是我们审核工作有效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其次,对于低保对象填写的申请信息,我们应该积极的进行验证。在具体操作上,可以借助个别访谈的形式向申请者的邻里、朋友等了解情况,同时,也可以在居委会查阅申请者的相关信息,进一步确认信息的真实性。
(三)对已经享受低保的对象进行定期回访
定期回访和审查是城市低保制度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已经享受城市低保的对象来说,低保可以给其带来一系列的福利,这难免会使受保障者产生福利依赖性。所以,为了防止这种现象的产生,保障资源的有效配置,我们需要定期对受保障者进行家庭收入的审查。具体的审查工作可以通过访问邻里和社区工作者以及受保者自身的汇报进行。通过审查,对于受保者的生活现状做一个评估,然后决定其是否需要继续享受低保。
(四)建立与低保相配套的惩罚措施
城市低保制度给受保者带来的一系列福利政策是具有很大吸引力的。这就使得很多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城市居民通过各种不正当途径进行骗保活动,这就使城市低保制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目前,因为我国没有针对骗保行为的惩罚措施,只一靠种单纯的道德约束是不够的,这就使得骗保行为屡见不鲜。从而使得应保障对象被拒之门外,公共性流失现象嚴重。因此,建立与我国城市低保制度相配套的惩罚措施是十分必要的。
参考文献:
[1]时正新,廖鸿.中国社会救助体系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51.
(作者简介:乔 姗,湖北荆门人,武汉大学社会保障中心社会保障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