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基层文化建设开始逐渐被人们所重视。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在这种背景下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由于受旧的思想观念、文化基础设施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的基层文化建设仍然存在很多问题。面对这种局面,各级文化部门开始关注并重视民间艺术团体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无论朝代怎样更迭,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一直都是人们茶余饭后最主要的消遣娱乐项目。民间艺术团体的出现极大地活跃了基层人民的文化生活,是基层文化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此外它还有着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功能,是我国文化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部分。文章主要是为围绕我国的民间艺术团体展开的,通过对其特点、局限性和独特优势的分析,展示其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一、我国基层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基层文化建设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制约我国基层文化建设的因素有很多,主要表现在下几个方面:
(一)观念守旧落后。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已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为我国基层群众提供了接触外界的渠道,他们通过这些渠道不仅可以了解发生在身边和社会上的新鲜事,还可以接触到一些丰富的文化信息,如博大精深的戏剧,以及一些高品位的歌舞剧、话剧、等。但是由于受文化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制约,很多基层群众短时间内都无法接触到这些高雅的艺术,自然无法受到高雅艺术的熏陶。另外,这种落后观念不仅体现在人民群众身上,还体现在一些基层干部身上。个别基层干部仍然本着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的原则,对人民群众的文化建设漠不关心。这些都导致了基层文化建设的落后,使得部分偏远地区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缺乏。很多基层群众把打麻将、斗地主等带有赌博性质的玩牌行为作为了最主要的娱乐方式,而还有一些群众则把太多的时间浪费在搞封建迷信上。
(二)基层文化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我国的基层文化工作人员大多身兼他职,工作量大、压力大,而且工作条件较为艰苦,愿意在基层从事文化工作的专业人才越来越少。加上由于人事体制问题,乡镇文化站的编制多被占用,使得基层文化组织很难吸纳优秀的专业的文化人才,而导致了从事基层文化工作的人员素质普遍不高的局面。没有专业的高水平的队伍,我国的基层文化建设自然很难得到快速发展。
(三)投入到基层文化建设的资金有限。我国的基层文化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就是国家和地方财政,虽然我国已加大对基层文化建设的投入,但是“僧多粥少”的局面,使得这些资金很难满足基层的实际需求。由此可见,仅仅依靠政府财政来实现基层文化建设是远远不够。
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并不是特别重视基层文化建设,只是喊喊口号相应国家的号召,他们的投入更是少之又少。这种不重视、不投入、不作为,使得一些基层文化站形同虚设,基层文化站不仅设施简陋、设备和图书等稀缺,而且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一些偏远落后的地区连文化设施都没有,这些都严重制约了基层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成果人民共享,使得基层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得不到保障。
(四)基层文化产品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一些描述反映农村生活的书籍少之又少,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另外大众文化娱乐手段的不丰富,也难以基层人民群众的精神享受。我们必须加大基层文化才产品的开发,使得基层文化产品既符合人民群众意愿,又起到正确的引导作用。
二、我国民间艺术的特点
民间艺术,是对某个区域某些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消遣方式的反映,它是人民群众对于美的追求的产物,它有民间舞蹈、民间戏曲、民间剪纸等表现形式。我国民间艺术有其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它带有鲜明的地域性。民间艺术来源于民间,是某个地区某些人民的生活习惯造就的产物,它反映的是当地人民群众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方式。
(二)它的普遍性。民间艺术具有普遍性的特点主要是指其创作素材的普遍性,及其创造者和欣赏者的普遍性。具体解释为民间艺术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的给所有人民群众欣赏的艺术,它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
三、我国的民间艺术团体的特点和优势
我国民间艺术团在基层广受欢迎,它的演出设备简单,只需较少地投入就可以进行演出。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经济条件有限,不愿意专门花太多的钱来满足自己的精神文化享受,而民间艺术团体则实现了他们的这一“实惠”的愿望。民间艺术团体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民间艺术团体的多样性。民间艺术团体的多样性主要是由民间艺术的多样性决定的,它主要表现在形式上和结构上的多样化。如花鼓戏、粤曲等民间曲艺,跳广场舞等群众舞蹈,木雕、竹雕、陶瓷等民间工艺,以及醒狮、舞龙、赛龙舟等民间传统节庆活动,这些使得民间艺术团体的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而结构上的多样化表现在民间艺术团体的人员构成上。民间艺术团体的成员多来自业余的文艺爱好者,他们的表演形式比较多样。如从事二人转、相声等表演的艺术团体多以两人搭档为主,从事杂技、马戏等的艺术团体多以家庭或整个班子为主,而广场舞、醒狮、舞龙、赛龙舟等都是群众参与面广的艺术团队,影响力也很大。
(二)我国民间艺术团体的市场化。我国的民间艺术团体在民间的表演经过了数个发展时期,受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民间团体也开始市场化。一些具有文艺演出才能的人自发地有组织地组成一个演出团体在基层活跃起来。赵本山老师创造的赵家班,不仅在民间和基层广受欢迎,而且已经走上了市场化的道路。给我国民间艺术团体的发展树立了榜样。以广东的民间艺术团体为例,民间曲艺社在广州有较大的市场,他们经常活跃在乡村的文化室、祠堂、酒堂、晒场等,既缓解了地方群众的文化需求,又能为曲艺社创点收,解决日常的经费运作。
(三)我国民间艺术团体演出的灵活性。民间艺术团体多数是走到基层,走到农村进行演出的,对灯光、舞美和场地条件等的要求不高。这样演出团队的演出道具等设备的搬运就相对轻松,而且便于到各个农村进行表演。
四、民间艺术团体在基层文化建设中的重要性
(一)民间艺术团体演出中对我国的方针政策的宣传作用。我国的很多农村由于受经济条件的制约,无法及时了解到国家的一些党政方针及惠民政策。而通过艺术团体到基层进行演出则可以起到宣传政策的效果。通过在演出中渗透我国的计划生育、义务教育、普法教育及惠农政策等,既可以让人民群众轻松地了解跟自身有关的对自己有利的政策,又可以强化基层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道德观念。
(二)民间艺术团体的演出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基层人民的生活相对单调,农忙结束后的娱乐活动较少。而民间艺术团体到基层的演出,则可以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文化娱乐享受,满足其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的需求。
(三)民间艺术团体可以增强文化的凝聚力,而且有利于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民间艺术团体的的成员大多来自普通的农民和基层群众,他们对基层群众的生活最为了解,这使得他们的演出更具生活气息,也更能反应人民群众的呼声。民间团体的演出可以把人民群众有组织地聚集在一起,让他们共同感受我们国家的文化精髓。有助于增强人们群众的凝聚力,而且可以美化人民群众的心灵。
(四)民间艺术团体可以实现文化的传承力。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是几千年历史积淀的成果。把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精神的文化通过民间团体向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展示,可以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我们的国家和民族,自觉地实现对我国傳统文化的传承。
结语:民间艺术团体是一种非盈利性的社会组织,它是吸纳民间艺术人才的载体,它是发挥民间艺术人才为文化建设服务的重要平台,它在推动基层文化建设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当前,民间艺术团体的发展也存在很多问题,受资金条件的制约,民间演出的设备相对简陋,影响整体的表演效果,另外民间艺术团体的演员专业素质也普遍不高,这使他们无法更清楚更深刻地展示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我们在此也呼吁有关职能部门要进一步重视民间艺术团体的发展,给予政策的扶持和关怀,提供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支持。让民间团体可以健康发展,从而更好地发挥其弘扬传统文化,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作用,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和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樊勇.文化建设与全面小康[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2]潘鲁生.保护农村文化生态、发展农村文化产业[J].山东社会科学,2006(5).
(作者简介:刘成骥(1976.3-),男,广东省高要市人,现任广东省高要市文化馆副馆长、高要市国际标准舞协会会长,从事群众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