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伟, 张新日 (山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呼吸科, 太原 030001;通讯作者,E-mail:ykdzxr61@yahoo.com.cn)
随着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在临床上不断地推广和应用,NPPV已成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最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1]。它能明显降低AECOPD患者气管插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有创通气相关的并发症,如气道损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2]。然而,NPPV如果选择或使用不当不但可导致NPPV治疗失败,甚至会延误治疗时机,危及患者生命。本研究通过对85例行NPPV治疗的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NPPV治疗失败的相关危险因素,以便为临床合理使用NPPV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05-07~2011-07我科收治的AE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5例,其中男性50例,女性35例,年龄54-80岁,平均(68.38 ±8.70)岁。所有患者均符合 AECOPD诊断标准及Ⅱ型呼吸衰竭诊断标准[3]。
病例排除标准:①痰多而黏稠,无力排痰者;②循环系统不稳定(低血压、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者;③依从性差,上机不足1 h者;④严重胸廓畸形或合并气胸、张力性肺大泡及恶性肿瘤者;⑤资料不完整者。
1.2 治疗方法 上述所有病例入院后均在常规抗炎、平喘、祛痰、抗感染等治疗基础上给予相同型号的BIPAP呼吸机辅助通气。通过面罩或鼻罩连接患者,选择S/T模式,设定呼吸频率为12-18次/min,吸气压力(IPAP)初始设置为6-8 cmH2O,逐渐上调至12-24 cmH2O;呼气压力(EPAP)初始设置为2-4 cmH2O,逐渐上调为4-6 cmH2O。氧流量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设定,使血氧饱和度达到90%-96%为宜。在NPPV治疗过程中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生命体征和神志状态,测定治疗前和治疗2 h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
1.3 观察指标 收集患者入院时的一般情况、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清总蛋白、白蛋白、C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等临床指标,并进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评分)及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收集NPPV治疗前和治疗2 h后的动脉血气指标(pH、PaCO2);观察治疗过程中是否出现了NPPV的并发症。
1.4 疗效判断 治疗成功:经NPPV治疗后,血气指标及病情逐渐得以改善,无需行气管插管或切开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失败:经NPPV治疗通气指标及病情无明显改善甚至恶化,继而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实施有创机械通气治疗;病情无改善,自动出院或死亡。根据NPPV疗效,将患者分为NPPV治疗成功组和NPPV治疗失败组。
1.5 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经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表示。NPPV治疗成功组与失败组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NPPV治疗前和治疗2 h后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85例患者,67例(78.8%)NPPV治疗成功,其中男40例,女27例;年龄(66.60±8.46)岁。18例(21.2%)治疗失败,其中男10例,女 8例;年龄(70.62±9.03)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构成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成功组与失败组比较,NPPV治疗前的APACHEⅡ评分、GCS评分、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NPPV治疗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NPPV治疗前动脉血pH和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气治疗2 h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成功组的pH、PaCO2较失败组明显改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 h后血气指标比较成功组治疗前和治疗2 h后的pH、PaCO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失败组治疗前和治疗2 h后的pH、PaC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3 APACHEⅡ评分及GCS评分 两组患者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及GC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 P<0.05)。其中APACHEⅡ评分在10以下的患者共21例,19例治疗成功;而APACHEⅡ评分在28以上的患者共11例,仅1例治疗获得成功。GCS评分在9以下的患者共9例,仅1例治疗成功。
NPPV在治疗AECOPD合并呼吸衰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使许多AECOPD患者的预后大为改观。然而在临床上,并非所有AECOPD患者经NPPV治疗后均能获得成功,相当一部分AECOPD患者经NPPV治疗后病情并未得到有效缓解,甚至加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患者依从性差,面罩佩戴不合适、医师操作不熟练、参数调节不当等主观因素外,还有许多客观因素,包括患者入院时的APACHEⅡ评分,GCS评分,动脉血气、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以及治疗过程中NPPV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等。
APACHEⅡ评分是用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客观指标,对预估AECOPD患者NPPV治疗成败有重要意义。Ambrosino等[4]学者的研究表明,NPPV治疗失败组的AECOPD患者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成功组。APACHEⅡ评分越高,提示病情越危重,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的机率越高,NPPV治疗的成功率就越低。本研究发现,APACHEⅡ评分在10以下,90%的患者用 NPPV治疗获得了成功,而 APACHEⅡ评分高于28的患者经NPPV治疗后仅1例(1/11)取得成功。
GCS评分是反映患者意识状态的指标。本研究结果表明,NPPV治疗前患者的GCS评分越低,其与呼吸机的配合能力就越差,治疗的失败率就越高。GCS评分低于9时不适合进行NPPV治疗,这与Garpestad 等[5]的报道一致。
C反应蛋白是反映机体炎症反应程度的客观指标,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往往与感染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研究结果表明,NPPV治疗失败组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高于成功组(P<0.05)。提示血浆C反应蛋白水平对预测AECOPD患者NPPV治疗成败有一定帮助,但目前这方面的研究报道尚少见,仍需进一步研究。
NPPV治疗的并发症很多,包括胃肠胀气、胃内容误吸和漏气等。这些并发症可单独出现,也可同时出现,直接或间接影响AECOPD患者NPPV的疗效,是导致NPPV治疗失败不容忽视的因素[6]。本研究表明,失败组NPPV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成功组(P<0.05),其失败率约为成功组的1.8倍。NPPV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了治疗的并发症,则治疗失败的可能性将增加。
动脉血气分析是目前评估NPPV疗效和预后的关键指标,对预估NPPV治疗AECOPD的成败有重要意义。Plant等[7]对 236例经 NPPV治疗的 AECOPD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NPPV治疗前患者动脉血pH值对评估NPPV疗效有重要价值,动脉血pH<7.30的患者NPPV治疗失败的概率明显高于 pH >7.30者。Confalonieri等[8]研究发现,动脉血pH<7.10的AECOPD患者,NPPV治疗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Garpestad等[5]研究发现,使用NPPV治疗1-2 h后,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及临床症状能否得到明显改善是预测NPPV治疗成败最重要的指标。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NPPV治疗前pH及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通气治疗2 h后,成功组的动脉血pH和PaCO2较失败组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成功组的动脉血pH和PaCO2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改善,而失败组却无明显改善,说明NPPV治疗2 h后动脉血pH和PaCO2能否得到有效改善直接关系到NPPV治疗的成败,对其疗效判断有决定性意义。
综上所述,NPPV是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重要手段,其疗效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治疗前患者高APACHEⅡ评分,低GCS评分,治疗中出现的并发症,以及治疗2 h后动脉血气指标无明显改善是NPPV治疗失败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上述危险因素的AECOPD患者NPPV治疗失败的可能性较大,应及早考虑有创通气。
[1] Kunisaki KM,Rice KL,Niewoehner DE.Management of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in the elderly:an appraisal of published evidence [J].Drugs Aging,2007,24:303-324.
[2] Lightowler JV,Wedzicha JA,Eliott MW,et al.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 to treat respiratory failure resulting from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chrane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BMJ,2003,326:185.
[3]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8):453-460.
[4] Ambrosino N,Foglio K,Rubini F,et al.Noninvasiv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due to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rrelates for success[J].Thorax,1995,50:755-757.
[5] Garpestad E,Brennan J,Hill SN.Noninvasive ventilation for critical care[J].Chest,2007,132:711 - 720.
[6] Jimenez P,Torres A,Roca J,et al.Arterial oxygenation does not predict the outcome of patients with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needing mechanical ventilation[J].Eur Respir J,1994,7:730 -735.
[7] Plant PK,Owen JL,Eliott MW.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acute exacerbation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long term survival and predictors of in-hospital outcome[J].Thorax,2001,56:708-712.
[8] Confalonieri M,Garuti G,Cattaruzza MS,et al.A chart of failure risk for noninvasive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PD exacerbation[J].Eur Respir J,2005,25:348 -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