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楠 唐婷 任忠君
那些天花乱坠的产品,究竟有着怎样的真实“疗效”?
在2012这个特殊的时间点上,一份质量检测报告再一次震惊了中国消费者:曾经几乎是每个孕妇购物清单上必备物品的防辐射服,一件动辄上千元,经过专业测试却得到“让防辐射服内的辐射强度变大”的“坑爹”结论!
这样的情节如此熟悉。从“磁化杯”到“远红外内衣”、“戒烟灵”、“增高鞋”、“保健项圈”,无不曾经风靡一时,让市场为之疯狂,最后却在专业的X光下被揭露,这更像是一场炒作的闹剧。
在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当社会产品的极大丰富与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的迫切追求激烈碰撞,便催生出忽悠产业这一独特的畸形产物,吹出一场浮华的泡沫,再一次考验着中国商业的底线。
忽悠产业不是骗局,它远比骗局更加精密,与单纯关于利益的骗局相比,忽悠产业更像是一场深谙人性的心理游戏。它从不赤裸裸地骗钱,而是凭借着对消费者心理的准确把握与引诱,让人争先恐后付出真金白银,甚至为其立碑作传。
那些天花乱坠的产品,究竟有着怎样的真实“疗效”?看似靠谱的产品,却最终被证实不过是忽悠了中国市场长达十几年的谎言。
忽悠产品靠什么打动公众?类似的产品还有多少?我们收集了一些类似的热销品类,邀请专业人士进行实验室鉴定,逐一揭开概念之后的产业规则与真相。
1.危言耸听型:消费者本不需要刻意使用该产品,但商家通过夸大产品功效并放大不使用此产品的危害,达到销售目的。消费者更多买的是“心安”。
样本:排毒产品
商家宣传:
排宿便、清肠毒,给你的肠子洗洗澡吧。大便在肠子里堆积超过三五天,就会形成宿便。结肠会吸收宿便内的毒素,严重时将出现肠梗阻或便秘,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鉴定结果:
箫汲_科学松鼠会:如果人的肠子中有某些部分发生梗阻,或者肠道动力严重不足,才会出现肠梗阻或便秘问题,正常人不需要太过担心。
事实上,结肠对粪便的吸收作用并不是为了吸取其中的毒素,而是为了回收粪便中多余的水分和电解质。对于一个大便次数不少于每周两次的健康人来说,完全无须特地去“排宿便”,过度的治疗反而会引起腹泻和其它不必要的健康问题。
更严重的是,很多不法商家在其“排毒”产品中添加了草药成分如大黄、番泻叶和芦荟,这些草药中含一种叫蒽醌的物质,长期应用这些药物可能会损伤肠道的肌肉和神经。
2.查无实证型:产品有一定科学依据,但其效果未能定论。
样本:左旋肉碱减肥药
商家宣传:
胖子没前途!你心灵再美,就是个好心肠的胖子!就算你死了,也就是个死胖子!死胖子的脂肪如果不进入线粒体,你再怎么锻炼、怎么节食,都不能消耗它。左旋肉碱能促进脂肪酸进入线粒体进行氧化分解,它铲出脂肪进入燃烧炉中燃烧,从而达到左旋肉碱减肥效果。
鉴定结果:
云无心_科学松鼠会:左旋肉碱是一种氨基酸的衍生物,在细胞内广泛存在。其机能是将长链的脂肪酸运送到线粒体中,在那里“燃烧”以产生能量。健康人会自己产生足够的量,也能够从正常食物中获取,并且人体对于它在体内的浓度会进行自动调节,摄入量高时,人体就会通过尿液排出一部分。美国科学院的食品与营养委员会的评估结论是“左旋肉碱不是一种必须的营养成分”。
由于左旋肉碱能把脂肪酸运到线粒体里“燃烧”,因此“补充左旋肉碱来帮助燃烧脂肪”就成了用它减肥的“理论基础”。这样的推论本身也不算离谱,但这样的研究进行了很多年,到目前为止,没有可靠的实验证据证实它能帮助减肥。
3.避重就轻型:产品的理论基本成立,可能有一定效果,但更为突出的副作用却绝口不提。
样本:除甲醛剂
商家宣传:
该药剂能够清除装修时所留下的甲醛和苯、甲苯、二甲苯等污染物,将其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消除异味,净化空气,既环保又对身体有益。
鉴定结果:
西南科技大学化学系杨宁教授:目前不少清除甲醛的产品虽然号称高科技,甚至打出“纳米技术”的旗号,实际上就是一种化学合成剂。用甲醛清除剂除甲醛,是利用化学反应原理,把甲醛转化为其它物质。但要想用一种物质一次性把甲醛、苯等有机物,全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几乎不可能,同时,在转化过程中会产生其它污染物质,危害人体健康。
4.无中生有型:为产品生造出一个概念进行宣传,拿一些消费者难以理解的理论进行炒作。此类型为忽悠产业的“大户”。
样本:碱性水
商家宣传:
你知道人体体液pH值处于7.35~7.45的最佳健康范围吗?你知道国内70%的人具有酸性体质吗?你是其中之一吗?你知道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吗——容易疲劳、脸上长痘、头疼脑热、失眠多梦,高血压、糖尿病、甚至是癌症,都和人的体液偏酸有关!再不调整自己的体质就晚了!
鉴定结果:
崔略商_科学松鼠会:医学上根本没有“酸性体质”这种说法。人体有强大的酸碱缓冲系统,我们不会喝了酸性的醋,血液就变成酸性,也不会因为喝了碱性的苏打水血液就变成碱性。
如果血液变成酸性了,那么一定是发生了导致酸中毒的疾病:比如呼吸系统疾病导致二氧化碳不能及时呼出,留在体内使血液变成酸性;或者是由于疾病导致酸性代谢产物过多或肾脏排出酸性代谢产物的能力下降,也会造成酸中毒。酸中毒是疾病造成的结果,而不是疾病产生的原因。
5.偷换概念型:将产品某个特定特点移植成为产品整体的功效,或将经过批准的A功能,在宣传中编成B功能。
样本:增高鞋
商家宣传:
鞋内的动力芯和磁穴足垫能利用强磁力作用直接刺激脑垂体生长素的分泌,促使腿骨的生长,现在穿鞋就能长高哦!这是中国运动医学会30年惟一推荐的增高产品,有专业组织的鉴定证书!
鉴定结果:
所谓的增高鞋,不过是在鞋内加入一个内增高垫,穿上后能实现增高的效果,但其促进人长高却只是厂家的噱头。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从未审批过任何有“增高”功能的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
5.画蛇添足型:将本来没有实际意义的功能包装成产品的噱头。
样本:万足金。
商家宣传:
黄金越纯越好啦,其实足金、千足金已经成为过去式了,现在已经是“万足金”的黄金年代。“万足金”是目前国际上纯度最高的黄金,含金量达到99.9%。
鉴定结果:
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太原检测站的专家王震:国家质检总局2002年发布《首饰贵金属纯度的规定及命名方法》,条款中包含了对足金、千足金的标注,即990‰的为足金,999‰的为千足金。金及金首饰最高纯度标准为999.0‰,含量高于999.0‰的黄金也只能称为“千足金”。
6.信口开河型:针对市场需求,凭空打造出某种产品或服务。
样本:汽车节油器
商家宣传:
远红外光子能量节油球、××纳米节油器、××环保节油器……在汽配市场上,不同品牌的节油产品多不胜数,每种节油器都声称工作原理科学可靠,譬如说“利用远红外线渗透技术改变汽油分子键和激活氧分子,能达到助燃和节油的功效”、“将纳米材料添加到橡皮管内,聚集的油分子团击碎变成单个的油分子,能促使燃油进入气缸时与空气充分混合进而达到完全燃烧”。
鉴定结果:
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这些所谓的节油器甚至从原理上都无法让人信服。说红外线能量达到节油效果的产品,其实这会导致汽油更容易挥发,说“纳米”节油,纳米只是一个单位,并非能量,如何助燃?如果产品真的好,为什么那么多汽车制造商不采用呢?所以节油器纯属忽悠。
7.诱之以利型:人为强调产品能够能给买方带来的经济收益,夸大其溢价空间,而尽量回避与隐瞒风险。此类忽悠在收藏投资型产品中较为多见。
样本:理财产品
客户选择理财产品,为的是保值增值,获取利润,因此,高收益一直是银行理财产品吸引客户眼球的杀手锏。为了抓住客户,一些银行在销售产品过程中故意强调、夸大收益,淡化风险。有的银行在宣传单上将预期收益写得很大很醒目,而对于风险提示却用很小的字体写出或者放在材料背面。
样本:艺术品收藏
艺术品的价值作为一种人文价值,更容易被忽悠者所利用。尤其在很多收藏者鉴赏水平不高,基本以名头、价格和背后的因缘等因素来评价艺术品价值的市场环境下,更容易被炒作者所利用。忽悠者通过炒作,在拍卖市场上人为抬高某件作品价格,再打造一个传奇的背后故事,便可使很多艺术水准一般的作品大受追捧,拍出天价。
(飞飞荐自《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