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风格 中国声音

2012-05-14 16:52苏洁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34期
关键词:中新社舆论

苏洁

“官话民说、硬话软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作为以对外报道为主要业务的中央媒体,60年来,中国新闻社始终坚持这“十六字箴言”般的传播方针,不曾改变。

“官话民说、硬话软说、长话短说、空话不说”。8月31日,在中国新闻社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共同举办的“新闻文风改革暨‘中新风格学术研讨会”上,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提到这十六个字,依然掷地有声。作为以对外报道为主要业务的中央媒体,60年来,中国新闻社始终坚持这“十六字箴言”般的传播方针,不曾改变。

当天的研讨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业界、学术精英,就新形势下如何改进新闻文风,提升对外传播能力展开讨论,并品评着各自心目中的“中新风格”。

传承“中新风格”讲好“中国故事”

60年一甲子。1952年9月14日,在廖承志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和推动下,中国新闻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至今,已走过60年征程。在这个过程中,中新社以其短、平、快、活的新闻文风,真实、客观、及时的专业操守,逐步确立起世界华文传媒资讯中心的地位,走出了独特的中新之路。

正如中国新闻社社长刘北宪所说,“支撑着我们脊梁,流淌过我们血脉的,是经过岁月积淀、风雨磨砺而形成的‘中新精神。”

作为会上第一个发言的嘉宾,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副主任何亚非认为,“中新精神”赋予了中新风格以开放的心态和不断发展的内生动力。而这,必将助推中国新闻社紧跟时代潮流,走出一条兼容并蓄、与时俱进的成长发展之路,为中国媒体提升传播能力做出新的重要探索。

何亚非说,60年来,一代代中新社人始终心系侨胞,不辱使命,用富有“亲和力”和“人情味”的报道方式向广大海外侨胞传递来自“家乡故土”的消息,并通过他们“告诉世界一个真实的中国”。这种“家书”式的新闻品格已经赢得了广大侨胞和海外媒体客户的欢迎和信赖。他希望,中国媒体能够讲好“中国故事”,凝聚世界华文媒体的力量,增强“中国声音”的影响力、感染力和说服力。

中国记协党组书记翟惠生认为,如果对外传播能够做到和政治、科学、文化契合,中国的新闻报道在境外自然会被更多人接受。

为此,翟惠生提出了对外传播的“三契合”,一是对外传播要和政治契合。要在大是大非面前不糊涂,头脑清醒,和中央的意志、国家利益必须保持高度一致。二是对外传播要和科学契合。要和具体的、狭义的科学契合,比如,经济问题要和经济学、社会科学契合,食品药品安全等要和自然科学契合。三是对外传播要和文化契合,要坚持、宣传好自己的价值观。同时翟惠生肯定,中国新闻社以学术研讨会的形式来融入整个新闻界的“走转改”活动,为“十八大”召开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有创新之意。

中央外宣办一局局长郭卫民也认为,文风的改进对于媒体至关重要。他认为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中新风格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又增添了很多新的元素。比如对外报道日益贴近海外受众;报道更加鲜活生动,细致入微,真实可感;重大报道不失语、不缺位,在海外受众中有了更大的传播力和知名度。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党委副书记赵天晓表示认同。在他看来,“中新风格”的形成得益于中新社长期以来以民间的面目出现。而在向世界传递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团结海外华人,传播中国文化,共同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中新社更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新风格”是中新社的文化血脉

“北京今年的第一场冬雪加上蒙蒙细雨,从今天清晨开始飘洒在城郊各地,周日街头失去了往日惯有的喧闹,年轻的母亲们小心翼翼地领着孩子们走在街道两侧,唯恐他们滑倒。穿着厚厚羽绒服的儿童嘴里叫着‘太冷了!一溜烟地从室外跑回了家中……”在第二环节主题发言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研究员时统宇先念了这么一段。

这段当年中新社记者写的天气报道,让现场嘉宾产生了强烈共鸣。时统宇笑说,“我们不能忘记当年中新社的记者和编辑们,正是用这种人性化的、散文化的写作方式让大家眼前一亮。”

对于这样的报道方式,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程曼丽认为,这和中新社报道方针相契合。她说,中新社成立以后,长期直接主管工作的廖承志就多次对采编人员提出要求,要求他们“根据对象讲话,和颜悦色地开展宣传工作,要考虑对方的接受程度,写文章口气生硬不好,这样只会把读者吓跑”,他强调,“从事对外宣传要内外有别,不要照搬照抄国内的一套。”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代院长范东升也曾是中新社的一员。他坦言,现在回想起来很庆幸当年自己有机会来到中新社做记者,是中新社教会自己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工作者。

“在社里我需要从头学习很多东西,甚至要学习手写繁体字,当时很少用电脑,而且当时有要求,要学习写繁体字。尤其是需要学习中新社的写作和报道风格。”作为一位老新闻人,范东升回忆了自己在中新社的日子,和他理解的“中新风格”。“从更深层次来说,‘中新风格的宝贵之处在于支撑它的新闻理念,这种理念是以读者需求为目的,以推动社会信息沟通和发展进步为己任,并且具有国际视野。”

《中国青年报》总编辑陈小川紧接着表示,他更愿意把中新风格,理解为中新的新闻价值观。他表示,当传播一种新闻的时候,可以传播同一种国家利益,但不需要传播同一种声音。对外宣传应该是合唱而不应该是齐唱,合唱就是有各种声部,在重大事件发生的时候,只发一种消息,恐怕连齐唱都不如,这是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所以,“中新风格”和中新新闻价值观,应该成为大学和新闻研究机构的理论课题。中新风格,应该成为一种学习的榜样。

作为第二环节的总结发言人,中新社老社长郭招金表示,中新风格是中国新闻社的文化血脉。郭招金认为,现在的媒体业态跟过去有很大的不同。国际国内有两个舆论场,我们国内也有两个舆论场。即主流媒体形成舆论场和新媒体形成的舆论场,舆论场之间又有交汇、融合,以及碰撞。新闻媒体今天所面临的这种舆论场和媒体的业态,从未像今天如此的精彩,如此的复杂。在这种新的媒体的业态下,中新社怎样发扬“中新风格”,是所有人面临的共同课题。但对于解决这个课题,郭招金充满信心。在他看来,中新社队伍很年轻,很多80后、90后,他们非常有创造力,所以应该对中新社未来充满信心。

“中新风格”为何受欢迎?

在研讨会的第三个环节,来自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十余所高校、《人民日报》《长江日报》等多家中央和地方主流媒体的负责人从各自角度阐述了“走转改”,特别是新闻文风改革的重要意义,并畅谈了各自理解的“中新风格”,对中新社未来的发展提出期望。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史安斌说,今天的研讨会对于把“走转改”工作向对外传播领域延伸起到了非常重要作用。而中新社在今后发展当中还应该贯彻全民新闻的理念。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认为,“中新风格”决不是一个技术和技巧问题,而是一个新闻价值观念问题,是一个基本的新闻传播顶层设计的问题,体现的是一种深层的价值逻辑。“要把老百姓搁在传播的中心位置上,要尊重他们,要关切他们,这就是所谓的真正意义上的今天传播价值的营造。只有通过我们有温度、温隋的传播,营造一种感情共振和关系认同,我们的道理才能真正说服大众。”喻国明表示。

作为同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副总编辑马为公对“中新风格”的短和快印象深刻。他曾问过同事,为何“中新风格”受欢迎?得到的答案是,因为它讲的是新闻故事,言之有物,告诉人们事实,让人家感到它很贴近。

长江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兼总编辑潘堂林表示,中新风格不仅仅是文风问题,而是涉及到新闻选择问题。“更新闻”是中新风格,也是所有传播媒体的正道,谁的新闻更新闻,谁就会被受众更接受。如今到了自媒体时代,更新闻有了更高的要求,整个新闻界借鉴中新风格,向着更新闻前行,是中国新闻传媒界面临的更大选题。

同样是中新社“社友”的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系主任邓炘炘表示,在中新社工作的6年,获得很多前辈的关注与鼓励,历久难忘。而复杂的传播环境,反而激励和磨炼了大家的新闻功底和专业自信,培育了不断努力进取的认真态度。

作为中国新闻社的原社长,诸有钧在中新社前前后后工作了40年。他表示,经过60年的摸索,中新社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报道手法。“中新社的新闻努力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贵在一个新字,在事实准确的基础上,以最快的速度对外宣传,同西方舆论争分夺秒,就国内重大事件的报道,突发事件的报道中,中新社必须义不容辞必须先发制人,抢在西方舆论的前面把事实报道出去,让西方对中国的造谣中伤的宣传失去市场。”诸有钧认为,正是这样的报道风格,让中新社成为我国新闻报道的奇兵。

最后,中国新闻社原副总编辑田惠明简洁明了地表达了他对“中新风格”的理解,“‘中新风格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产物,我们遵循了三点: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思想再解放一点,有这三点我们就往前闯。”他表示,相信中新社人有胆气和骨气,希望未来大家再研讨的时候,能够赞许地谈“中新风格”。

猜你喜欢
中新社舆论
做自己的支配者
材料作文“舆论”导写
材料作文“舆论”导写
美国在舆论重压下﹃援助印度﹄
海外视角 新锐表达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