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云霄
地震震垮了土墙结构的校舍,夺走了三个学生的生命,也给朱银全的心里留下了深深的伤痕。9月9日,他一边整理着扒出来的学生书包,一边哽咽着说,才上了两天课,很多孩子课本上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9月10日,教师节,朱银全的手机选择了关机。第二天,朱银全还是关机,他不愿再受到外界关注。
“人家把孩子交给我,现在3个孩子没了,我心里真的不是滋味”,作为角奎镇云落小学唯一的老师,朱银全这样说。
9月7日当天,彝良县发生5.7级地震,地震震垮了云落小学仅有的两间土墙结构校舍,夺走了三个学生的生命,两天之后,朱银全一边整理着扒出来的学生书包,一边哽咽地说,刚开学没几天,很多学生在课本上还不会写自己的名字。
云落小学是彝良地震中垮塌的86所校舍中的一座,据昭通市彝良地震抗震救灾工作情况通报称,其余85所皆因学校撤并而闲置。地震还造成524所学校受损,其中严重受损的有337所,共10万平方米。而昭通市在地震中共有7138户30600间房屋倒塌,严重损坏12.17万间,一般损坏30.82万间。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副主任蒋海昆在震后接受采访时介绍,灾区所在的滇东北地区是经济条件相对差的山区,房屋结构相对比较差,这是主要因素。而云南省地震局局长皇甫岗提醒,地震所发生的区域房屋抗震性能偏弱,部分房屋为墙台梁,承重能力不好,房屋结构本身不具备抗震性。
土坯房校舍
9月初,在云洛社、三家寨两个村社干部的劝说下,34岁的朱银全放弃外出打工,决定留在云落小学担任代课老师。在这里,之前的代课老师因为每月仅有500元的工资而选择了离开。
作为彝良县角奎镇发达中心校的6个“单小”教学点之一,云落小学地处云落社山梁顶部,全校只有一个代课老师、22个学生。采取复式教学模式,一年级和学前班同在一个教室,交叉上课。
朱银全说,平时都是中午11点半放学,9月7日那天,提前15分钟放学,7名带了午饭的孩子留在教室里吃饭,而他则去附近的亲戚家吃饭。地震发生后,朱银全立即冲出了亲戚家,赶到学校后看到,两间校舍已完全坍塌,只见4个孩子的头和身子还在外面,另外3个孩子却不见了。朱银全和随后赶来的村民先后刨出了7名孩子,但是被埋较深的3人已经不幸遇难。
9月11日,地震发生后第四天,一场大雨再次袭击了废墟中的云落小学,这所拥有诗一样名字的小学只剩下破碎的土墙和残缺的课桌,书本散落一地。
朱银全介绍,云落小学建于上世纪70年代。和在云落社的大部分房屋一样,均是用泥土垒成。当地是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村民基本靠打工和种植养殖生活。
除了生活贫困外,大量的村民居住在茅草房和叉叉房里。叉叉房是瑶族传统简易民居,是用两根插入地中的树杈做柱子,再用木头横在杈上作为横梁房架,四面用茅草遮掩而成,无墙壁。
云南省地震局局长皇甫岗介绍,2006年昭通市盐津县5.1级地震,造成了一定损失,全省便开始启动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截至2008年底,云南省已经完成了43万户的抗震农居。
“5.7级地震就能晃倒那么多房屋,说明那些房屋根本达不到最低的抗震标准。在经济发达地区,这个级别的地震就不会造成这么大的损失。”驻滇某集团军工兵团地震救援队指挥长陈国勇激动地讲。
村里的房子如此,村办小学的校舍就更加脆弱。据《中国新闻周刊》走访了解,云落小学被震垮的两间土坯房,已使用了40多年。
开裂的校舍
相比山梁上瞬间垮塌的云落小学,山下砖混结构的角奎镇发达中心小学情况要好很多。然而,这座花费188.52万元建成、交付使用才两年就在地震中四处裂缝的小学,同样备受质疑。
《中国新闻周刊》走访的洛泽河镇毛坪小学,部分教学楼也有墙面撕裂明显的痕迹。上述两所小学投入使用不久的抗八级地震的“校安工程”在5,7级地震中出现填充墙面撕裂,被鉴定为不可入住。
“其实在暑期时,墙面上出现了裂缝,当时就叫专家过来检查,专家说没什么大问题,维修一下就没问题。”发达中心小学校长陈太辉说道。
彝良县共有各级各类学校357所,其中幼儿园12所,小学322所。各类在校学生11.8万多人,小学超过7.2万人。教育局灾情报告中指出,截至9月9日中午12点,全县受灾学校涉及倒塌校舍240间,16263平方米,形成危房220240平方米。直接经济损失高达58226万元。
彝良县教育局办公室主任张登书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此次地震垮塌的,大多都是土坯房和旧楼。虽然最近几年启动茅草房改造工程,并加大对校舍的投入,“但由于底子薄、发展慢,仍有不少属于危房。”
彝良县教育局基建科主任杨顺武告诉《中国新闻周刊》,2009年整体摸底排查出来的校舍危房有15.62万平方米,但最终只排除了7.8万平方米,还有将近一半的校舍需要排除危险。
一边是学生在危房中上课,一边是大量闲置的校舍。彝良县人大常委会2002年5月的一份调研报告称,全县还没有一所农村标准化学校,学校撤并后,资源未能很好利用,造成较大浪费。据《中国新闻周刊》了解,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间,当地农村小学校点已由562所锐减到312所,减少了近一半。校点撤并后,并入校资源紧缺,而被撤校点则大部分废弃,据统计,全县农村小学撤并被闲置的校舍达30031平方米。
上述县人大的调研报告称:眼看国家投资和自己投工投劳建成的校舍如此被废弃,子女却要翻山越岭去上学,群众意见大,心里难承受。
这和昭通市教育局的震后通报有些吻合,通报称,地震导致524所学校受损、垮塌校舍86所面积1.6万平方米,其中包含闲置校舍85所,严重受损有337所10万平方米。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地震过后,整个彝良的357所学校整体停课,因为要排查校舍和租借民房,具体复学的时间还在制定方案。
采空区上的村庄
今年18岁的王奥花,已是一个5个月婴儿的妈妈。
王奥花的父亲是挖煤工人,母亲多年前离家出走,从小由奶奶杨赛秀带大,一家四口租住在洛泽河发路村李家院社的两间瓦房里。
“当时娃娃哭得很厉害,孙女(王奥花)便带孩子进屋睡觉,几分钟后,轰的一声巨响,我赶忙往外跑”,杨赛秀说,房屋垮塌的灰尘飘进眼睛,什么也看不见,她以为孙女已经逃脱,可一个多小时后,还不见王奥花回来,最后,村民们在废墟里刨出王奥花母子,王奥花紧紧抱住孩子,两人都已停止了呼吸。
夺去王奥花母子生命的,是一栋20多年前碎石砌成的房屋,《中国新闻周刊》看到,墙体仅用石灰灌浆,没有使用水泥。
在山脚下的许家院社,一间水泥结构的耳房,夺走了煤工宋明奎的8个月的孩子,而主房仅仅开裂。房主范德波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垮塌的房子在修建时,质量本身就没有主房修得好。
另一个现象令人关注,洛泽河村口从山底到山顶,不到4公里的路程,沿路有4个煤矿,地震导致几个村庄一共有10多间房屋垮塌。村民熊凤华说,“这些煤矿的大量开采,地下形成了采空区,地震之前村民的房屋已经大量开裂,地震的到来,原本开裂的房屋更加脆弱”。
《中国新闻周刊》获取的一份2008年10月云南省地质工程第二勘察院出具的《李家院片区地质灾害成因调查鉴定报告》显示,昌盛煤矿地下已形成4个较大的采空区,面积约为4500多平方米,而且采空区有2条废弃巷道直接向李家院社房屋下方延伸。该报告综合认定,采矿活动形成巷道以及采空区从房屋变形的时间和空间上分析,是诱发李家院片区房屋变形的主要因素。
2009年2月,彝良县政府办公室根据前述报告下发处置文件,对危险性大区的18户农户进行搬迁安置,受昌盛煤矿采矿活动影响较小的37户农户房屋进行修复赔偿。赔偿标准按照房屋结构不同,简易房每平方米为50元,土木结构草房每平方米为200元到350元,砖混结构每平方米为350到450元之间。但是,未搬迁的村民认为赔偿太低以及房屋损害程度加剧决定继续上访。
“受自然灾害、工程建设等影响,到2011年末,全县地质灾害点增至320个。”《彝良县2011年地质灾害防治方案》中称,全县均属于地质灾害易发区域,洛泽河等乡镇为极易高发区。灾害的分布区域分布于矿山、水电站、公路及断裂带周围。
历史欠账
2008年5月,云南省教育厅下发《关于大力实施校舍安全工程的通知》,规定新建校舍要保证在正常情况下使用年限达到50年以上,凡竣工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得交付使用,必须进行整改,直至验收合格。
公开资料显示,从2002年起,云南共投入128亿元用于危房改造和“校安工程”,以改善中小学办学条件。随后,因为“普九”攻坚,2008年成了分水岭,2008年和2009年两年投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的资金就达59.7亿元,相当于过去15年投入的总和。并于2010年底宣布,640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D级危房全部完成改造。
根据2001年国家颁布的房屋标准,校舍危房分四个等级,A/B级校舍可以正常使用,C级校舍要在加固改造、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使用,D级危房校舍不能使用。
《中国新闻周刊》了解到,彝良县1994年接受世行项目建设中小学校舍后,在这近20年间,陆陆续续获得香港的苗圃行动、寄宿制工程、“贫义工程”“六配套”等多项校舍安全工程,投入的力度持续加大。
“但即便是这样,基础设施的薄弱现状也不好改变,”彝良县教育局基建科主任杨顺武说。
彝良县委书记冯学兰2007年在全县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称,仅2006年教育就投入1.54亿元,同比增长62.8%,支出均占全年财政总支出的40%左右。
但作为国家级贫困县,彝良县财政常遇捉襟见肘。今年地方可用财力为7.8亿元,全年的财政支出需约15.3亿元。
杨顺武对《中国新闻周刊》说,集中排危的那两年内,共欠昭通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2195万元,后来借助中央和省里拨付的资金还掉了1000万元,目前还剩下1195万元没有偿还。
根据彝良县财政局公开的2011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显示,截至2011年底,彝良县地方政府性债务余额为16.5177亿元,甚至还出现了拖欠工资现象,拖欠工资2513万元。
关于茅草房的欠账,地方政府也一度重视。据报道,彝良县2009年启动实施茅草房改造工程,计划整合资金5501万元,按照茅草房新建或改建1户补助10000元的标准,在2011年12月31日前完成剩下的5501户茅草房消除任务。
当时的做法是,县政府与各乡镇签订了消除茅草房目标责任书,乡镇主要领导缴纳2000元、分管领导缴纳1000元的风险金制度,明确各成员单位工作职责和任务,将此项工作纳入了年终量化考核。各乡镇和项目主管部门每10天报一次进度,督查组每15天报一次进度,定期不定期组织有关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抽查。
云落社社长王义辉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云落小学2006年修过一次,当时瓦、玻璃、钢筋门窗是发达中心校提供的,土墙是村落的村民自己垒的。“这么多年都没地震,没想到校舍居然被震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