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城市化与撤点并校

2012-05-14 16:52杨东平
中国新闻周刊 2012年10期
关键词:寄宿制上学农村

杨东平

温家宝总理在刚刚结束的两会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前所未有地提到农村撤并学校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农村教育的這一问题,因去年频发生的校车悲剧而突显。校车事故的后面,就是农村学生上学的路越来越远。而农村学生“上学难、上学贵、上学远”的现象背后,则是持续了十年之久的农村学校布局调整,俗称“撤点并校”的政策。

这一政策的初衷,是针对农村学龄人口大幅下降的现实,通过集中资源办学以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其合理性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它在实施过程中逐渐走样变形,出现了“一刀切”和过度撤并的问题。例如,广西柳州市的鹿寨县,全县239所学校撤并后只保留33所,即撤并84%的学校。各乡镇原则上只保留一所寄宿制小学,在县城建设一个教育集中区。山西吕梁市石楼县原有349所中小学,撤并的规划是保留42所,即撤并88%的学校。陕西省吴起县2005年有185所小学,目前仅剩10所,撤并的规模达95%。“学校进城”成为许多地方的共同口号。在地广人稀的内蒙古,许多地方苏木(乡)、嘎查(村)的学校全部没有了,所有初中小学都合并到旗,牧民只能到旗里买房或租房陪读。

学生“上学远”增加了安全隐患,并产生新的流失辍学,这是过度撤并学校最外显的问题。大规模“学校进城”造成农村教育“城挤、乡弱、村空”的局面。当农村学校日益荒芜凋敝之时,城镇的学校人满为患,出现前所未有的“大班额”现象。有的小学班额就超过100人,教师资源严重匮乏,无法保证教育质量。

寄宿制学校是解决学生上学远的主要方案。然而,低龄儿童过早寄宿,意味着对他们正常的家庭生活、家庭教育的剥夺。由于经费投入不足,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缺乏食堂、开水房、洗澡间等基本条件,造成学生营养不良、身体和心理健康、情感、安全等诸多问题。进城陪读是另一个解决方案。但是,无论上寄宿制学校还是家长进城陪读,都大大增加了农民家庭的经济负担,抵消了义务教育免费的好处。

学校进城还导致农村学校的集中化程度和重心越来越高,正在改变农村的教育生态。由于层层“掐尖”,优秀的学生和教师资源不断向上流动,从农村流入乡镇和县城,再流入地级市和省会城市。具有垄断性的巨型学校、超级中学主要设立在省会城市和地级市,致使农村学生进入优质高中和名牌大学的机会逐渐降低。

将学校从农村“连根拔起”,对农村社会的影响远远超越了教育自身。家长进城陪读,不仅影响生产劳动、老人赡养,而且导致离婚率上升和家庭破裂,这在内蒙古牧区相当突出。牧民的孩子进城上学后,不但吃不到肉,学习母语变得困难,并且将来难以回到草原。如同农民说的“生产荒了,婆姨荒了,老人荒了,孩子荒了”。

可以看到,各地推进撤点并校有两种不同的动机。一种是顺应农村学生人数减少而适当撤并学校;另一种情况则是人为地加剧撤并农村学校,其动机往往是非教育的。这一政策之所以获得强有力的行政推动,学校撤并的规模越来越大,是由于学校撤并可以明显减少地方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另一方面,它正在演化为一项新的政绩“运动”。在地方政府“城市化率”的攀比中,撤点并校成为拉动县镇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有力工具。当前不少地方的“大手笔”,是将乡镇学校大多撤销,在县城集中建立“教育园区”,从而拉动县城的房地产,聚集人口,以追求“撤县建市”等目标。这使我们看到了90年代“效率优先”的“教育产业化”路线在新形势下的复活。

今天,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农村教育正面临巨大的困惑和危机。尚未撤并的农村学校也笼罩在不知明天的惶惑不安之中,人心浮动。无论校长、教师还是地方政府,都无力回答这样的提问:新农村还需要学校吗?农村教育的现代化难道就是取消农村教育?

过度撤并农村学校之风必须降温和刹车,国家主管部门的意见发出了明确的信号,但更重要的,是需要破解农村教育的危局,探索新形势下农村教育的科学发展之路。山西晋中市通过均衡教育资源、教师流动、示范校高中指标下放等“好政策”救活了农村学校。吉林省通榆县通过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出现了县城学生回流农村、返乡就读的现象。这一事实证明,如果不是抽血拔根,而是培土施肥,固本强基,农村学校完全可以恢复生机,而不是“将就木”。当然,真正克服危机,还需要探索兼顾公平、质量的农村教育资源配置方法,需要探索真正适合农村需要的活的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能够改善生活的教育。

(作者为北京理工大学文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寄宿制上学农村
浅谈城镇寄宿制初中宿舍管理现状和改进措施
建优质寄宿学校是撤点并校的前提
全寄宿制高中生团体心理辅导
上学啦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