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作文现状及对策

2012-05-08 00:57秦慧琳
新时代教师 2012年3期
关键词:现状问题民族地区作文教学

秦慧琳

广西巴马县第一小学巴马547500

【摘要】作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小学作文教学难,是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老大难”问题。尤其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小学作文教学,对语文教师的挑战更大。本文根据自己从教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小学生作文能力进行探索。

【关键词】民族地区,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现状问题,探索策略

多年来,作文教学方面的研究和改革,虽然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显著的成绩,但“作文难”的问题依然困扰着作文教学。民族地区小学语文教学中,作文写作是难点之一。写作能力是一种比较难获得的能力,它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而在日常交流都用方言的少数民族地区,作文教学就更难了。不少学生对作文存在着自卑、厌烦、畏难心理,无论是作文课,还是考试都把作文当成一个包袱,消极应付。这种心理,严重影响了作文成绩的提高。尤其制约民族地区的作文教学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1.地域性方言对小学生作文的影响

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多年,在学生的作文中不难发现,无论是刚上学的低年级学生还是即将毕业的高年级学生,作文中都存在用本地区方言写句子的现象。这一现象还相当普遍。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以下几条:

1.1教师语言的不规范对学生写作的直接影响。

虽然教育部明文规定教师要用普通话授课,但民族地区的课堂上,经常会有这样的发现,有些本土老师在讲课时,讲着讲着居然嘴里突然冒出一句“方言”来,因为用普通话他不会表达意思了,这是长期生活的语言环境使然,也是明显的地域性方言影响的结果。教师语言的不规范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表达方式。

1.2地域性方言影响学生正确语感的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所谓语感就是“长期的规范的语言运用和语言训练中养成的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由于长期大量地使用地域性方言生活和学习,直接影响了学生正确语感的培养和形成,这也是造成学生在作文中出现“白话”的原因之一。

1.3地域性方言对小学生作文的具体影响及分析。

在低年级的“写话”中会常常看到有这样的句子:“爸爸今天来车我,你走先。”(爸爸今天开车来接我,你先走。)。像这样的句子比比皆是。这就是学生生活语言在学习语言过程中的具体反应。因为平时使用的语言交际工具是方言,所以低年级的学生出现这样的现象是不足为怪的。但这一端倪的出现,为我们在教学中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语言亮起了红灯。

在高年级的学生作文中,不少的小学生,找不到普通话中恰当的词语来表述,所以就用“方言”中的词语来代替了。这种现象的出现说明学生的阅读量和他们掌握的词汇量并不能满足他们写作的需求,他们需要大量的语言积累来完成这个语言转化的过程。

2.改进的措施

2.1树立大语文教学的理念。

2.1.1不拘于课内教学,不拘于课本知识,注重向外拓展。大量的阅读不但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容量,更能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质量。

2.1.2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大量的阅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正确语感,好的作品还将对学生的人生、思想、和写作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2.2说好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

要善于捉住机会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少数民族地区,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除了上课,平时的语言交流基本上是使用方言,更有一些边远学校还没有用普通话进行教学工作。这就使方言与普通话不能正常切换。学生对于丰富的感情,场景不知道怎样用普通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有话说不出来。如普通话说:“我头疼”我们这里的方言则说“我疼头”小学生写作文时就直接写进去。针对这现象,教师应当想方法解决学生的“说”和“写”的不同。尽可能做到每节课前安排学生做5分钟的讲话,内容灵活多样,可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上台讲话一定要说普通话。另外,平时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都必须使用普通话,这样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作文环境。

2.3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习惯。

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在平时的教学中比较重视教学生仔细观察,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作文。我们周围的客观事物,无论是动的还是静的,虽然错综复杂,但都有一定的序。因此,在观察时,要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条理地进行观察。比如方位观察法,主次观察法、对比观察法等等,学生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在实践中有目的有重点有条理地观察,从而提高观察效率和观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作文的条理性。

2.3.1教师要教学生学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

观察、体味生活中的人物的音容笑貌,行为举止、对天南地北事物、时令变化、自然现象、山山水水、花草树木、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细节等都可以进行有条理的观察,并随时记录下来。

2.3.2鼓励学生多观察社会,关注社会的热门、焦点,增加自己的社会敏感性,还要多参加社会活动,增加自己的社会阅历,从而为选择创新点打下基础。其次,要引导学生观察的时候,深进思考和感悟。比如在写景时,不要忘记了情景交融,不能忽视情感的体验。

2.4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兴趣。

要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成绩先要从培养作文兴趣,激发作文动机入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被动写”为“主动写”,“害怕写”为“喜欢写”,使作文真正成为学生的一种乐趣。在少数民族地区生活的孩子生活环境相对于城市孩子来说,信息相对闭塞。所见所闻也比较单调,枯燥。较少有机会接触社会。但学生在校园,家庭等现实生活中,必然看到和听到许许多多的事,加上自己的亲身经历,作文素材是很多的。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中发现那些新颖的材料,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鼓励学生激发情感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从身边选材,从小事挖掘深远的意义。题材可写同学之间的相互帮助或矛盾,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写自己与老师,家人之间关心等进而使题材不断扩展。

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就要让学生玩得有趣。玩是儿童的天性,玩可以使儿童亲近自然、亲近生活、亲近同伴等,从而认识身边的各种人和事。儿童在玩中可以陶冶情操、增进知识、锻炼能力、发挥潜能,有利于收集写作题材和素材,也有利于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老师上课要有趣。在上作文课时,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为主,而要让学生写他们感兴趣的人和事。培养学生写作兴趣,作文评价方法要有趣。在评价学生作文时,可采取教师评、家长评、学生自评互评等。要取消不及格分,可以实行“A-AA-AAA”的评价制,写得一般的作文打“A”,写得较好的作文打“AA”,写得特好的作文打“AAA”。作文评语要以鼓励语句为主,抓住作文的闪光点,不足之处只能点到为此。

在阅读优秀作文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身边的人、事、物,运用在范文中学到的知识写出自己的熟悉和体会,然后与范文相对照,找出差距,从而让学生熟悉到自己的作文存在的题目,从而明确下一步应努力的方向,以达到作文爱好逐步进步的目的。

引导学生自觉作文,培养学生懂得对自己心灵深处感受较深的东西,用文字表达出来的习惯,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作文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从而改变学生以为作文只是为了应付的态度。

2.5加强阅读积累,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

读是写的根本,没有了阅读,写作便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民族地区的学生阅读量少,知识面窄,词汇量少,写出的作文干巴巴的。为了使学生增加知识面,让学生腹中有物,写作文时得心应手,我就非常重视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一是带领学生到学校图书室里,让学生自行挑选自己喜欢的读书,进行阅读,并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内容,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收集作者好的词汇和句子;二是鼓励学生相互借阅书籍,培养阅读的兴趣;三是引导学生对收集的词汇和句子加与理解、进行分类、灵活运用,分析作者怎样围绕中心立意谋篇的。通过琢磨咀嚼,收到心领神会、潜移默化的效果,从而逐步解决“怎样写”的问题。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四是引导学生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将一些对自己作文有用的材料摘录下来,归类整理,经常翻阅,力争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五是灵活运用阅读中学到的知识,使之变成自己的阅读储备,进而丰富自己的写作内容。

2.6加强听说读写训练。

2.6.1加强听说训练。

对少数民族小学生而言,加强听说训练更加重要。所以,从识字到组词,从组词造句到连句成段,都实行先听后说。教师先讲,作好示范,并展示相对应的实物、模型、图片,或者用民族语言进行翻译,使学生知道字、词、句的意思,再让学生说说。鼓励学生“听听说说”、“看看说说”、“读读说说”、“玩玩说说”、“画画说说”、“演演说说”等。让他们听故事,观看实物、模型、图片,阅读课文,玩游戏,画图画,演节目,再说出来。可让他们先用民族语言说说,再翻译成汉语进行表达。鼓励学生平时用汉语交谈,并明确提出交谈的具体要求。

2.6.2加强读写训练。

进入中年级段后,学生已经历过了低年级段的听说训练,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字、词、句、段,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在这个阶段,只有大量阅读,勤写勤练,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读写素质的提高。但是,在实践中,也有不少学生读了好多文章仍写不好作文,其主要原因是没有解决好读和写的关系,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过程中正确加以引导。

在生活、学习中创设情景,成功感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它能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激励学生写好作文。学校组织学生积极参加各种社会生活体验活动,在学校或班级教师给学生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课间或课外活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写作创设写作的生动情景,使学生写作有材可选。总之,教师要想办法积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创造成功写作的机会。

2.6.3勤写勤练,以“写引读”。

广泛阅读,可以给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实践中勤写勤练,才能练出一定的写作能力,才能有效发现读中的不足并为读引路,以不断改进阅读的方法,提高阅读的效果。所以,阅读和写作是相辅相成,互不分离的。世上没有不勤学苦练的神枪手。写作也是如此,只有经常动笔,反复运用,不断探索,才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写作中,从不会到会,从搜肠刮肚、绞尽脑汁到胸有成竹、得心应手。多读多写,对于处在写作起步阶段的小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2.6.4再次是联系实际,拓展题材。

在中年级阶段,笔者重视学生写作的单项训练,加强遣词造句,小片段的练习,扎扎实实地练好写作基本功。进入高年级后,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写家乡的景色、写家乡的变化、写民族生活、写民族文化、写民族风情等成篇的文章。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材内容逐渐倾向于城市化,笔者也尝试过让他们学写农村以外、本民族以外的人和事。可这些学生对山外的人和事了解得太少了,他们了解山外的唯一窗口是看电视,可他们平时看的都是“李小龙”、“成龙”、“李连杰”之类的电视剧,很少注意其他新鲜事物,写下的文章不尽人意。为了拓展学生作文题材,老师要培养学生学会关注新闻的热情。让学生收集每天的电视新闻,利用班会课或课外活动时间开展“绘声绘色说新闻”活动,学生从中了解了电视中的新人新事,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视野。慢慢的,同学们能在笔下写出山外的新鲜事物。

2.7在学会赏识中让学生感受写作的快乐。

学生的习作,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赞美。无人喝彩,无人赏识,就无法满足其自我实现的需要。因此,赏识性的评价,是促使他们迈向成功写作的第一步。

学生的习作,是一项难度较大的综合性作业,最利学生自我表现,最能体现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力。所以对学生作文要充分肯定,就是再差的作文也要“沙里淘金”挖掘闪光点,让学生赏识自己的“劳动”成果。

此外,联系实际,拓展题材。进入高年级后,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人和事、写家乡的景色、写家乡的变化、写民族生活、写民族文化、写民族风情等成篇的文章。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材内容逐渐倾向于城市化,我尝试让学生写一些想象及时事题材的作文,交上来的文章却不尽人意。为了拓展学生的写作题材,我会利用晚自习的时间带学生到多媒体教室去观看我精心收集的专题片以及影片,利用班会课和课外活动时间开展主题演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视野。慢慢的,学生们也能写出热点时事作文了。

带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走进社会、走进生活,走进民族风俗习惯,把他们看到的,想到的听到的全部记录下来,变成作文或作文素材。在日常学习中让学生了解本地躲羌民族的建筑风格、风土人情,观察山山水水。民族地区由于地理、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大城市的繁华、喧闹,没有大城市的先进文化物质资源,但山区有的是城市无以相比的自然风光,绿油油的秀色可餐庄稼,郁郁葱葱清幽雅致的树林,忽高忽低展翅翱翔的飞鸟,纵横交错柔柔粗犷的河流。这都是可作为学生观察、写作的对象。让学生走出校门,多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增长见识、陶冶情操、积累写作材料,更多地感受生活的美。利用春游体会大自然的美,利用假期直接参加劳动体会劳动的艰辛与对生活的珍爱,通过帮助孤寡老人体会社会主义的人情美,通过开展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通过多渠道收集民间故事、歌谣、谚语来丰富学生的创作素材。

2.8加强作文方法指导。

2.8.1因人施教,分类指导。

学生作文水平高低不平是一种正常现象。“一刀切”的教学方法,使好的吃不饱,差的吃不了,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产生消极心理和消极行为。教师要因人施教,按学生的不同程度提出不同的作文目的、作文要求、作文任务,分类进行指导。对好的学生,可适当提高要求,培养爱好,从作文的技巧、艺术性上提出要求和进行指导,组织他们参加课外写作小组,参加各种作文竞赛,积极向报刊投稿,以满足他们自我提高自我实现的需要。对差的学生,要降低要求,设计坡度减少难度,分步实现作文目的,使他们能经过自己的努力每次作文达到一个小目标,有一点小进步,从而培养写作兴趣,逐步提高作文水平。

2.8.2授之以法,灵活运用。

授人以渔,掌握谋篇布局技巧。传授给学生一定的作文技巧是非常必要的。积累丰富素材先掌握观察的要领,素材有了怎样以取舍?怎样确立标题?开篇如何落笔?怎样拟好作文提纲?命题作文怎么写,自由作文怎么写,不同题材怎么安排?怎样自我修改作文?怎样看老师的评语?这些都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指导,逐步让学生熟练掌握。如此,学生才能做到胸中有数,临阵不乱。

2.9采用多种批改作文的方法。

2.9.1课堂现场批改作文。

这种最常用的批改作文方法,不仅能让有错误的同学及时认识到习作中的错误,还能警示其他同学避免再犯同样或类似的错误。形式直观简便,操作简单易行。

2.9.2学生自批自改或互相批改作文。

让小学生自己当老师,为别人改作业是每个学生都十分乐意并热切向往的事情。利用这种心态让学生自己批改习作或为别人批改习作能充分满足孩子的好胜心理。同时也能锻炼他们分辨正误,仔细阅读的能力,对提高他们习作水平有着不可估量的潜在的意义。而且批改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互动不断提高的过程。许多看似不经意的问题都能在他们的自批自改或互相批改的过程中完成,这一运作不单只是改习作那么简单还能让学生的阅读、分辨、观察等各种综合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是我们批改习作时应该大力倡导的一种可行而又十分显效的方法。

2.9.3读作文。

“读作文”这种批改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但却颇显成效的一种方法。“读作文”不但能加强学生的朗读训练也便于学生正确语感的形成,还能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积累语言。“听”出好的词语句段,“听”出丰富的想象力。这种方法尤其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对学生习作的学习和修改是大有裨益的。

总之,作文教学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作文教学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它没有捷径可走,也没有固定的方法可言。学生敢写,乐写,会写才是评价教师作文教学方法好坏的唯一标准。我们只有不断探索,不断总结,才能不断提高我们的作文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2002.2.

[2]石峰.《浅谈提高民族地区小学生作文水平的策略》.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08.

猜你喜欢
现状问题民族地区作文教学
论新《食品安全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问题与完善
当前社区体育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民族地区城镇规划现状浅析
旅游产业助推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策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美术毕业作品展对民族地区高校就业率提升的策略研究
网络视域下初中作文教学初探
先写后教:语文作文教学途径探微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探索多媒体在情趣作文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