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金峰
印象渔山岛
撰文/摄影/金峰
今年的十一长假,原计划是去东极岛,此岛声名远扬,但之前的出游准备工作却遇到种种不顺,于是便将目标转向了被誉为“亚洲第一钓场”的象山县石浦镇东南27海里的渔山岛。
去渔山岛只有三种交通方式,班船、快艇、包船。班船和快艇都是一天两班,快艇一个半小时而且较为舒适,而班船需要3个小时,并且晕船的机率很高。节假日里快艇票很紧张不好买,因此我做好了吃苦的准备。一下了大巴,我就赶紧打班船的船老大的电话,班船有点私营的性质,没有售票渠道,都是事先电话预约,然后上船买票。但是从船老大那里得到的消息是明天早上7∶30的第一班船已经满人了,我心里顿时凉了半截,无论如何都不想在石浦再耗上一天,于是心里老是想着明天一大早再和船老大联系,看看中午12∶30这班船有没有戏。
也许是人品爆发,第二天早上打通了船老大的电话,让我们中午直接去码头,于是我们知道今天可以顺利登岛了,中午早早的就到了码头。等到12∶20时,从渔山岛返回的班船慢慢驶来,这是一艘名为“象农渡13号”的简陋渡轮,核定载客人数为70人。虽然渔山岛地理上属于浙江,但岛上的居民也会说闽南话,祖籍象山的“亚洲飞人”柯受良出生在渔山岛,2岁时才随父母移居台湾。
班船准时驶出码头,船上的乘客不少是有备而来的背包族,三五成群的,不光是露营用的帐篷、海钓的装备,就连淡水和食物都是自带上岛,还有带着宠物狗上船的。船上以年轻人和带着孩子的家长为主,老年人的比例相对较小。随着班船渐渐驶向大海远处,风浪开始变大,而海水也开始变蓝,甲板上不少人都陆续开始吐了,幸运的是,其中不包括我。
登岛之后,陷入沉默,用镜头语言表达对渔山岛的喜爱吧。
渔山岛的标志之一,是有着“远东第一”美誉的北渔山灯塔,1885年由上海海关耗白银5万两建成。塔高16.9米,直径4米,灯光射程25海里以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日军侵占,1944年毁于战事;1955年渔山岛解放时,灯塔被撤退的国民党军队炸毁。现在看到的灯塔是1985年交通部批准后在原址重建的。
下午16∶32分,接近日落时分的渔山岛,在不远处的海面上,两艘渔船正合力收网,画出了一个大大的扇形。
10月5日清晨5∶49分,在一片“哇哇哇”的欢呼、赞叹声中,太阳终于跃出了海面,头天晚上设了闹钟,结果在离3∶30还有2分钟时,被强大的生物钟自然唤醒,就这么举着小手电,围着渔山岛玩转山,因为事先功课没做足,转了一大圈才发现最佳观景位置就在家门口100米处,观景台上已经聚焦了20来号人,还好没错过这壮丽的瞬间。
下午15∶40分,岛上的渔村,一户村民家房顶晾晒的鱼干。
下午16∶32分,接近日落时分的渔山岛,在不远处的海面上,两艘渔船正合力收网,画出了一个大大的扇形。
清晨7∶35分,山顶的某处,废弃的风车。
中午12∶52分,美美地享用了一顿方便面大餐,小憩片刻后接着下山晃荡,走出住处不远,便面朝着豁然开朗的大海,著名的五虎礁(伏虎礁、尖虎礁、高虎礁、平虎礁、老虎屎礁)映入眼帘,好萌好萌。
渔山岛的别样风景,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