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学生干部成就动机与自我和谐相关分析及影响因素探讨

2012-05-03 06:19吴心灵刘成久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9期
关键词:总分动机高校学生

吴心灵 赵 岩 刘成久 金 珊

当前,在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和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的整体社会环境之下,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凸显,随着思想更加活跃的“90后”学生全面涌入高校,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面临着新的挑战。然而,目前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贫困生”、“问题家庭学生”、“后进生”等弱势群体上,涉及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的研究却极少[1]。而较多有关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差异的分析研究则表明,学生干部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作为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学生干部不但要和其他学生一样学习专业知识、参加学校和班级的各项活动,同时还要辅助教师承担大量的管理、策划和事务性工作,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1],但职责特殊、任务繁重及自我要求偏高使学生干部成为心理问题的易发人群。医学院校学生因为承担繁重的学业压力,其“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专业特征不仅塑造了医学生神圣的职业使命感,同时严谨的学科氛围也使医学生承受了更多的精神压力,心理问题因此更为凸显。因此,开展医学院校学生干部心理特征和影响其心身健康因素的调查研究,有效引导学生干部进行自我心理调适、促进大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显得尤为重要[3]。

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和自我和谐是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热点[4-6]。成就动机是个人追求成就的内在动力,最早由M urry提出,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当个人追求进步时力求达成目标的强烈愿望;②当个人从事某种活动时,力求精益求精、锦上添花的心理倾向[7]。自我和谐是罗杰斯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罗杰斯认为,和谐是一种调和或协调的状态,不和谐是一种矛盾冲突的现象或不协调状态。自我和谐(self-congruence)是指个体自我概念中没有自我冲突的现象[8]。罗杰斯认为,理想自我和自我之间的差距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理想自我与真实自我越接近,人就越感到幸福和满足,心理就越健康。由罗杰斯的和谐理论可知,人之所以出现心理问题,是因为理想自我和真实自我出现偏差;之所以内心不和谐,是因为自我与自我经验不一致,为了维持自我统一而对经验采取的防御反应;之所以心理不健康,是缺乏乐观满足的生活态度。用此理论,可以指导大学生正确对待自己心理问题并对此进行正确的调适[9]。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本研究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某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135名二年级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有效问卷122份(90.37%)。其中男生40人,女生82人;在城乡分布上,109名来自城市,13名来自农村或乡镇;独生子女102人,非独生子女20人;低保家庭15人,非低保家庭107人。

1.2 方法

1.2.1 成就动机问卷 本研究采用《成就动机量表》(Achievement Motivation Scale,AM S)[10],该量表由挪威心理学家T Gjesm 和RNygard开发,叶仁敏和K A Hegtvet合作译制。AM S量表由追求成功和回避失败2个动机分量表组成,要求被试用李克特5分法对各项分别进行等级赋分,并分别计算希望成功的动机赋值(M s)和回避失败的动机赋值(M f),最后根据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计算(M a=M s一M f)得出最终的成就动机赋值(M a)。以本次调研结果对AM S量表的信度分析结果显示,以Cronbach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作为指标,追求成功的动机因子的系数为0.77,避免失败的动机因子的系数为0.84[11]。

1.2.2 自我和谐量表 该量表由王登峰编制[12],共35个项目,含3个分量表,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较高,分别为0.85、0.81和0.64,采用5级评分法。3个分量表包括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自我的灵活性、自我的刻板性。自我和谐量表的总分是自我与经验不和谐、自我灵活性反向计分与自我刻板性3个分量表的得分之和,总分越高,自我和谐程度越低。

1.3 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不同性别、城乡之间、是否独生子女和低保家庭的分析指标差异应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来进行统计,各因素之间的相关水平应用Pearson积差相关双尾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医学生学生干部成就动机和自我和谐各因子分、总分相关分析 见表1。

表1 学生干部成就动机与自我和谐各因子及总分的相关(r)

在本研究中,高校学生干部成就动机中追求成功(M s)和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呈负相关,与自我和谐总分呈负相关。每一个人都渴求成功。学生干部作为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精英代表,相比普通学生群体而言,学生干部具有更强烈的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他们不仅希望自己能够在学业成绩上名列前茅,同时也渴望能够在大学不同的实践机会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从而锻炼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高校学生干部的特殊角色要求他们需要能够以更加积极的生活态度投入学习、工作和人际交往中,积极承担老师分配的工作任务,善于克服困难而实现自己的工作目标。研究结果提示,高校学生干部如果能够保持较高的追求成功的成就动机,则更容易胜任自己的工作角色,体验到更多的内心和谐。

自我和谐水平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研究表明[13],自我和谐得分越高,则表明测试者的内心和谐水平越低,焦虑、抑郁、恐怖、人际关系敏感方面的心理问题越多。自我和谐是罗杰斯人格理论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它是自我内部的协调一致性以及自我经验的协调。罗杰斯认为个体有着维持各种自我知觉之间的一致性以及协调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功能,如果各种自我知觉出现冲突或者自我与经验之间出现矛盾,个体就会体验到内心的紧张和纷扰,即一种“不和谐”。本研究发现,学生干部追求成功的动机水平与自我灵活性呈正相关,自我灵活性有“相对性”的含义,侧重于指思维方式和认知风格的灵活性。灵活性低的人容易绝对化地看待问题,绝对化的认知就会引发相应的绝对化的不适应行为,最终带来苦恼及其他不良情绪体验[14]。结果表明,学生干部越是勇于追求成功,则越容易在实际工作和人际交往中保持灵活的认知策略,从而更容易适应不同交往对象的需求特点,灵活地转换人际交往方式和应对风格,从而更容易获得内心和谐,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水平。

研究同时发现,学生干部成就动机中回避失败(M f)因子与自我和谐总分呈正相关。Atkinson认为,个人的成就动机分为两部分,其一是追求成功的意向,其二是避免失败的意向,成就动机是由追求成功的倾向强度减去避免失败的倾向强度而形成的。当个体寻求成功的动机强于回避失败的动机时,个体对成功有更高的主观概率估计;同理,当个体回避失败的动机强于寻求成功的动机时,个体对失败有更高的主观概率估计。上述研究结果提示学生干部如果性格过于苛求完美,则在学习生活或工作中更倾向于回避失败,不能主动适应工作角色对于自己的要求,真实的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容易出现较大偏差,常常体验到内心的冲突和不和谐,从而引发不良的情绪反应,进而影响自身的心身健康和主观幸福感体验。研究也发现,避免失败的动机与自我的灵活性呈负相关,提示学生干部越倾向于回避,则更容易主动放弃很多有挑战性的工作机会,在应对风格和认知模式上缺乏灵活性,对于难度较大的工作即使勉强从事,也往往处于被动退缩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实际的工作效果,降低自我评价。

2.2 是否低保家庭医学生学生干部自我和谐和成就动机各因子差异 见表2。

表2 是否低保家庭学生干部成就动机和自我和谐各因子t检验结果

表2 是否低保家庭学生干部成就动机和自我和谐各因子t检验结果

项 目 平均水平 F P追求成功(M s) 低保家庭 53.92±5.72 0.3810.708非低保家庭 53.13±7.32回避失败(M f) 低保家庭 41.62±10.720.0310.904非低保家庭 41.28±9.29合成动机(M a) 低保家庭 12.31±9.41 3.8190.903非低保家庭 11.80±13.03自我与经验的不和谐 低保家庭 47.00±11.420.1630.071非低保家庭 41.71±9.69自我的灵活性 低保家庭 45.53±8.13 0.3040.626非低保家庭 46.70±8.11自我的刻板性 低保家庭 20.77±4.83 0.033 0.002**非低保家庭 16.98±3.95自我和谐总分 低保家庭 94.23±15.050.5290.021*非低保家庭 83.89±15.00

对比是否来自低保家庭学生干部的成就动机和自我和谐各因子水平,发现来自低保家庭的学生干部在自我刻板性水平上高于非低保家庭(P<0.01)。提示家庭贫困的学生干部在更倾向于以拘谨刻板的风格应对学习生活和工作,可能和家庭贫困导致的自卑、谨慎等过度负性情绪体验有关。在自我和谐水平总分的差异上,来自低保家庭的学生干部总分高于非低保家庭(P<0.05),表明低保贫困家庭的学生干部内心自我和谐水平低于非低保家庭的学生干部,较多的研究显示贫困家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非贫困家庭,学生干部由于其角色的多样性,在很多时候需要应对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而家庭贫困的学生干部与非贫困家庭的学生干部相比,他们在经济上的压力往往会限制他们的活动范围和交际面,更容易加重内心的自卑体验,从而影响内心和谐水平。

3 讨 论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后期兴起的一股全新的心理学思潮,它主张心理学要以人固有的、潜在的追求自我实现的内驱力为出发点,提倡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待生活,充分发挥自身的潜能,从而获得最大的幸福。在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研究高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探讨学生干部积极的人格特征,优化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有利于发挥学生干部的榜样引领作用,促进高校学生群体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体系的完善[15]。本研究以医学院校学生干部为研究对象,以成就动机水平和自我和谐程度为参照指标,分析了二者的相关性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医学生学生干部成就动机与自我和谐关系密切,对成就动机的合理调控有助于促进学生干部心理和谐度,从而促进其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和研究对象的范围,继续深入研究学生干部不同群体的心理特征及影响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因素,将有助于促进高校榜样示范教育和朋辈心理辅导的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高校的和谐稳定。

[1]铁浩.简论高校学生干部的培养[J].河南农业,2010(6):9-10

[2]吴长法,储争流,戚海燕,等.113名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调查研究[J].中国校医,2009,23(1):37-38

[3]张铭.高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研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08,25(4):235-237

[4]杨雪艳,吴真,齐冰.375名在校大学生完美主义与成就动机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22(10):755-756

[5]Kristie L,Neumeister S.Understand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erfectionism and achievement motivation in gifted college students[J].Gifted Child Q,2004,48(3):219-231

[6]Stoeber J,Rambow A.Perfectionism in adolescent school students:Relations with motivation,achievement,and well-being[J].Pers Individ Differ,2007,42:1379-1389

[7]宋家龙,张倩,丁新华.大学生成就动机与主观幸福感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6):719-721

[8]Robert D.Nye.三种心理学:弗洛伊德、斯金纳、罗杰斯的心理学理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9]王春娟,冯海英.从罗杰斯的自我和谐理论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我维护[J].教育探索,2009(5):123-124

[10]杨领,姜燕媛.大学生成就动机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1):63-69

[11]叶仁敏,Hagtvet K A.成就动机的测量与分析[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2(3):14-16

[12]汪向东,王希林,马红.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109-115

[13]张珊珊,时晓霞,杨阳,等.医学院校贫困大学生自我和谐调查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9):1060-1061

[14]栗艳,姜峰.大学新生自我和谐与焦虑情绪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7):840-842

[15]徐张,王佳利,李磊.积极心理学视野下高校学生干部管理的理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2(7):41-45

猜你喜欢
总分动机高校学生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动机比能力重要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柔性管理模式应用探索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第59届IMO团体总分前十名的代表队及总分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动机不纯
一年级下册期末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