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观主义、悲观主义与自尊*

2012-05-03 06:18付志高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2年7期
关键词:悲观主义乐观主义人格特质

付志高 刘 亚

乐观主义是指个体对未来事物的发展普遍抱有积极的结果期望[1]。乐观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具有高度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收益[2]。乐观主义能增强个体的免疫力,有利于个体的生理健康,使个体活得更长久。乐观的个体能有效地应对压力;有较少的焦虑、抑郁等消极心境;能体验到更多的积极心境;有着较高的自尊、生活满意度、幸福感和心理健康水平。同时,乐观主义与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和较好的社会资源联系在一起[3]。乐观主义的这些积极效应引起了现代积极心理学的关注。乐观主义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的核心概念和研究热点之一。与乐观主义研究密切相关的是对悲观主义的考察。悲观主义是指个体对未来事物的发展持有一般性的消极结果预期[1]。研究发现,悲观主义与抑郁、消极、失败、社会疏离和患病情况等密切相关[4]。

乐观主义、悲观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特质,与个体的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自尊水平关系密切。以往的大量相关研究发现,乐观主义与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更高的自尊关系密切;而悲观主义则与更多的消极情绪和更低的自尊联系在一起[5-7]。但以往的研究对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自尊之间的作用机制探讨的较少。Swickert等人与Benetti和Kambouropoulous研究发现,与情绪体验关系密切的人格特质能通过积极和消极情绪间接影响个体的自尊[8-9]。外倾性和弹性特质能通过积极情绪间接影响个体的自尊;特质焦虑能通过消极情绪间接影响个体的自尊;并且积极和消极情绪在这些人格特质与自尊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这说明情绪在调节自尊水平中起着尤为重要的作用[9]。关于情绪与自尊关系的大量研究也证实了积极情绪与自尊正相关,消极情绪与自尊负相关[8-9]。另外,Fredrickson提出的积极情绪的拓延-建构理论认为,积极情绪能通过扩展个体即时的思想和行为活动序列,帮助个体建构起持久的个人资源,如自尊、心理弹性、社会支持网络和生活目的性等,从而有利于个体更好地适应环境[10]。

基于理论分析和已有的相关研究,有理由相信乐观主义、悲观主义能通过积极和消极情绪间接地对自尊发挥作用。当然,乐观主义、悲观主义也可能直接影响自尊。本研究拟对乐观主义、悲观主义与积极、消极情绪和自尊的关系进行探讨,以进一步验证乐观主义的心理收益;同时深入探讨积极和消极情绪在乐观主义、悲观主义与自尊之间的关系中所起的中介作用。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方便整群取样法,从某大学选取410名大学生作为被试,剔除漏答或规律性作答的被试13人,有效被试397人,其中男生146人,女生251人,年龄17~24岁,平均(20.25±1.23)岁。

1.2 方法

1.2.1 工具 ①用Carver和Scheier于1985年编制、1994年修订的生活取向测验来测量个体的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11]:量表采用Likert 5级评分,共有10个项目。其中,3项积极陈述用来评估乐观主义、3项消极陈述用来评估悲观主义,另外4项作为掩饰项目,不参与分析。以往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②用W atson,Clark和Tellegen编制的积极和消极情感量表来测量个体的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10]:量表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共有20个形容词组成。其中10个积极情绪形容词用来评估积极情绪,另外的10个消极情绪形容词用来评估消极情绪。以往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范围广;③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来评估个体的自尊水平[11]:量表采用Likert 4点计分法,共有10个条目。分值范围是10~40分,分值越高,自尊水平越高。以往研究表明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2.2 施测程序 采用集体施测,主试由研究者本人和2名心理学研究生担任,施测前对指导语进行了统一。主试在课堂上向学生发放问卷并要求他们当场填写,当场回收问卷。在量表施测的同时,获得被试的一般人口统计学资料,如性别、年龄、民族等。

1.3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

2 结 果

2.1 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自尊的关系对乐观主义、悲观主义、积极情绪、消极情绪和自尊进行描述性统计和Pearson相关分析,见表1。从变量间的相关情况,可以看出乐观主义与积极情绪和自尊呈正相关,与消极情绪呈负相关;而悲观主义与消极情绪呈正相关,与积极情绪相关不显著,与自尊呈负相关。

表2 中介效应检验的回归分析(Enter)(n=397)

2.2 积极、消极情绪在乐观主义、悲观主义与自尊之间的中介作用 为了检验积极和消极情绪在乐观主义、悲观主义与自尊之间起中介作用的假设,本研究按照温忠麟等介绍的“三步回归分析法”[12],检验了情绪的中介作用,见表2。

由表2可以看出,乐观主义除了对自尊有直接效应(β=0.16)外,还可以通过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对自尊产生间接效应[间接效应分别为 β=0.10×0.42=0.042,β=-0.15×(-0.32)=0.048]。因此,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在乐观主义与自尊之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而悲观主义对自尊只有直接效应(β=-0.11)。中介变量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进入方程后,整个方程的解释率由10.7%提高到了37.4%。

3 讨 论

研究结果显示,乐观主义预示着较多的积极情绪、较少的消极情绪和较高的自尊水平,而悲观主义则预示着较多的消极情绪和较低的自尊水平。这不仅进一步证实了乐观主义的心理收益,而且与前人的研究结果也是一致的。如Chang等人研究发现乐观主义与积极情绪显著正相关,与消极情绪显著负相关;而悲观主义与消极情绪显著正相关,与积极情绪显著负相关[5]。Wenglert和Rosen研究发现乐观主义与更好的心境和更高的自尊关系密切,而悲观主义则恰恰相反,有着更消极的心境和更低的自尊[6]。后来,Chang等人又以美国大学生和韩国大学生为被试进行跨文化研究也得出了类似的结果[7]。之所以乐观主义能产生高度的心理收益,是因为乐观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能使个体更多地看到事物好的方面,积极面对现实,能对失败和挫折正确归因,能有效地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同时,乐观主义可以使人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2]。正是这些积极力量的作用使得乐观主义能产生积极的情绪,增加人的心理能量。

乐观主义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自尊,而且还可以通过积极和消极情绪对自尊产生间接效应。积极情绪作为心理健康和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个体的适应和发展具有广泛的功能与意义。Fredrickson认为积极情绪不仅能扩展个体的瞬间思维活动序列,激活一般的行动趋势,促进活动的连续性,而且能帮助个体建设身体资源、智力资源、心理资源和社会资源[12]。因而积极情绪能增进个体的自尊、心理弹性和心理和谐。Swickert等人认为积极情绪体验能使个体对自我有更加积极的看法,从而转化为更高水平的自尊[8]。Benetti和Kambouropoulos则认为“品尝”积极情绪、减少或避免消极情绪与高水平的自尊紧密相关[9]。由此可见,情绪能调节自尊,即积极情绪能增强自尊,而消极情绪则降低自尊。前人研究也证实了与情绪关系密切的弹性特质、焦虑特质和外倾性能通过积极或消极情绪影响自尊[8-9]。乐观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积极人格特质,预示着更多的积极情绪和更少的消极情绪,因此也会通过积极-消极情绪间接地影响个体的自尊。

[1]Scheier M F,Carver C S.Optimism,coping,and health:Assessment and implications of generalized outcome expectancies[J].Health Psychology,1985,4:219-247

[2]Carver C S,Scheier M F,Segerstrom S C.Optimism[J].Clinical Psychology Review,2010,30:879-889

[3]Segerstrom S C.Optimism and resources:Effects on each other and health over 10 year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2007,41:772-786

[4]Peterson C.The future of optimism[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0,55:44-55

[5]Chang E C,M aydeu-Olivares A D,Zurilla T.Optimism and pessimism as partially independent constructs:Relationship to positive and negative affectivity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7,23(3):433-440

[6]Wenglert L,Rosen A.Optimism,self-esteem,mood and subjective health[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1995,18:653-661

[7]Chang E C,SannaL J,Yang KM.Optimism,pessimism,affectivity,and psychological adjustment in U S and Korea:A test of amediation model[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3,34:1195-1208

[8]Swickert R,Hittner J B,Kitos N,et al.Direct or indirect,that is the question:A re- evaluation of extraversion’s influence on selfesteem[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4,36:207-217

[9]Benetti C,Kambouropoulos N.Affect-regulated indirect effects of trait anxiety and trait resilience on self-esteem[J].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2006,41:341-352

[10]刘亚.大学生心境与趋近-回避行为倾向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2):1511-1513

[11]任俊著.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39-240,132-136

[12]温忠麟,张雷,侯杰泰,等.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J].心理学报,2004,36(5):614-620

猜你喜欢
悲观主义乐观主义人格特质
人格特质对企业员工时间侵占行为的影响
近视患者人格特质与近视矫正手术意向的关系研究
技术与社会:悲观主义与进步
乐观主义
约瑟夫·康拉德的悲观主义思想渊源
选择一张神奇的行为艺术照片,秒测你的真实人格特质
单独中的洞见
人格特质与脑外伤偏瘫患者残障接受度的相关性研究
乐观与悲观
乐观与悲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