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
高抒,海洋地质学家,教授,博士生导师。2000年至今历任南京大学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城市与资源学系主任、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院长。
海洋世界:“海洋可持续发展”是在全球人口爆炸、资源短缺、环境和生态恶化的背景下提出的一个理念。按照传统的生活模式,少则一个世纪,多则几百年,海洋将无法继续支撑下去,而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崩溃最终也会导致人类生活方式的崩溃,所以很多年前一些学者就发出了“拯救海洋”的呼吁。请问,您是如何理解“海洋可持续发展”这个概念的?
高抒:对于这个理念的内涵,人们的理解有较大的差异。不少学者试图给它下一个定义,到目前为止,定义已给出了很多,但其含义却仍然模糊。我个人认为其内涵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济和社会要有新的运行模式,市场和商品价值要有新的计算方法。比如说,超市出售人工养殖大黄鱼,传统上其价格是由生产成本和利润、再加一点市场竞争因素而决定的。实际上,生产过程还涉及对养殖环境的影响,为了治理养殖水域环境、补偿生态损失,必须追加一些资金投入,这也应计入成本。
其次,在生活方式上,人们要追求新的高品味生活。过去人们在客厅里摆放珊瑚或贝壳,被认为是一种高雅的生活方式,但如果家家都这么做,那么整个海南岛沿岸的珊瑚就会被破坏殆尽;从生活品味上说,每个人如果能实际地看到现实生态环境中的珊瑚,则要比观看到桌上的死珊瑚骨骼更加愉悦,所以参观海洋馆或进行实地考察比收藏珊瑚、贝壳更有品味。
海洋世界:那么,改变经济运行模式甚至带动人们改观自己的生活方式是不是还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
高抒:是的,这正是我要谈到的对于“海洋可持续发展”理念认识的另一个层面的解释。要依靠科学技术来进一步提高海洋对人类社会的支撑作用。在传统的资源利用中,低效率和浪费是常见的现象。在合理的利用模式下,现有资源本来是可以发挥更大作用的,但现实是粗放的资源利用方式非常盛行。
例如,鲨鱼是一种重要生物物种,人们发现它的肉并不鲜美,但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却认为鱼翅是美味的,于是杀了鱼,只割下鱼翅。其实,鱼翅的味道毫无鲜美而言,只是调味品才使它有了一丁点味道,用很便宜的原料来制作出同样味道的汤,也是很容易的。既然如此,我们有必要杀掉这些鲨鱼吗?应该研制出替代品,改掉猎杀鲨鱼的陋习。
海水养殖是另外一个例子。我国过去盛产大对虾,但现今在渤海地区几乎绝迹了,这是酷捕造成的。但是无论如何,每年1万吨的野捕产量平均到全国每个人头上只不过几钱份量而已,多数人实际上是无缘于对虾的美味的。现在有了海水养殖技术,海鲜才能成为大家餐桌上的美味。当然,目前的养殖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如产品质量不如野生海产品、养殖水体污染等。这些问题的解决最终也要靠科学技术。
此外,要有硬性管理措施来保护重要的海洋环境和生态系统。这也是“海洋可持续发展”理念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层面。
海洋世界:您认为我国目前对海洋生境的保护做得如何呢?
高抒:遗憾的是,在各地的海岸带开发中往往对此(海洋生境的保护)很忽视。例如,海南岛西部有一个叫做神尖的地方,那里富含全新世(即过去1.2万年的历史时期)海相化石和地层记录的岩体由于火山喷发而被抬高到海面之上,这是一件天赐的“镇宅之宝”,无论放在哪个单位的院落里,今后都会成为永久的财富。可是在海岸围垦中,人们却要把它推平,以换取价值有限的一小块平地。
海洋世界:人类从生态系统中获取各种利益。海洋不但支持了沿海居民,而且支持了陆地上的全部生命。但是这种支持是默默的,常常不被人类重视的。您认为这种不被人类重视的原因是什么呢?
高抒:人类利用自然,包括生态系统,从中获取各种生活资料,在早期是很自然的,若非如此,人类文明也不会发展到今天。在现代社会,已有不少人对生态系统的功能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他们提出生态系统不仅具有物品供给的功能(如从渔场获得海产品),而且还有环境的服务功能,所以要保护生态健康。
海洋世界:那也就是说,人之所以会忽视海洋生态系统,是因为人类对其认知程度不深所造成的?但是,随着认识上的加深,人还是会形成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共识的?
高抒:是这样的。人对自然的认知是有一个过程的。比如,科学家提出了地球的环境由于生命的不断繁衍而变得越来越适合于生命在地球上生存的看法;但是,过去人们认为生命只是由于适应了环境才得以生存。这两种看法其实并不矛盾,前者是针对长时间尺度,就是几亿年的地球演化史而言的;而后者是针对短时间尺度的生存而言的。地球历史上无论是海洋还是陆地,都有过短暂的生物绝灭事件,许多物种未能逃过一劫。但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总体趋势是向好的方向发展的。有了这些关于生态系统的知识,人类开始有能力关注自身与自然的关系。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才有了保护海洋珍稀物种、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等共识。
海洋世界: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类对海洋生态系统的重视仍然是不够的?
高抒:这也是事实。主要的原因应该是历史传统的惯性。比如,以捕鲸为生的人,从祖上继承下来这一谋生手段,会认为这种生活是天经地义的。他们会这样问:“你想,这么多代人都靠它活了下来,难道到了我们这里就不行了吗”?在此类问题上的误解,主要是对系统演化的了解不够所致。系统的正常运行或者崩溃,决定于一个临界值,如鲸的数量就有一个临界值,小于这个值,物种就会趋于灭亡,也就是说,系统就要崩溃。捕鲸活动开始时,这个临界值还离得很远,而现在鲸越捕越少,临界值已很近,这时不管人们是否继续以捕鲸为业,实际上已经都维持不了多久了。只要人们知道了这个道理,他们是会善待生态系统的,哪怕这会给他们的生活暂时带来困难。在这一点上,科技工作者和政府都有责任提供帮助。
海洋世界:您认为,当前,由于不可持续地开发利用海洋而引起的世界性的首要的海洋环境问题是什么?
高抒:最首要和直接的问题就是,许多海洋生物的栖息地和繁殖场所被破坏。任何生命都要有生存和繁殖条件,否则就无法延续,而人类的许多开发活动都是违反这一要求的。在欧洲北海,鲱鱼要在砾石质海底产卵,这样的产卵地过去曾有许多处,然而,近几十年来人们一直把海底砾石采集当作一个重要产业,现在砾石快要采完了,鲱鱼的繁殖也出现了危机。我国的例子也很多,如海洋鱼类中有一些是洄游鱼类,它们在海洋生活,到成熟时进入长江、钱塘江等河流产卵,多少年来它们都是这样生活的;但最近几十年却遇到了大麻烦,许多鱼网在江里等着呢,对于这些可怜的鱼类来说几乎是“插翅难逃”,它们的命运也就可想而知了。最美味的两种鱼,鲥鱼和刀鱼,它们怎么也不会想到灭顶之灾就出现在前往长江的途中。
海洋世界:目前,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备受世人关注,您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高抒:海洋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产生了大量来自于工业、农业和城市生活的污染物,其中大部分排向了海洋。目前,近岸水域环境已显著恶化。污染物中的第一类是营养物质,如氮和磷,在某些条件下营养物质是无害的,甚至可以提高海洋的初级生产(如硅藻的生长),对生态系统有利。但是,当出现硅限制(即水体中硅的供给不足)等不利因素时,营养物质的过度输入往往导致有害藻类(赤潮)暴发,可引起鱼类等海洋动物的死亡,也常使人们食用海鲜时发生中毒事件;第二类污染物是重金属,可通过生态系统内部的传递富集于海洋动物体内,然后被人们所食用,造成多种症状的中毒现象或慢性疾病;第三类是有机污染物、细菌和病毒,在环境中不仅可通过生态系统间接影响人类,而且可以降低水质而直接影响人类健康(如在劣质海水中游泳引起各种疾病)。
鱼翅的味道毫无鲜美而言,只是调味品才使它有了一丁点味道
把经济、社会和环境割裂开来谋求发展,只能给地球和人类社会带来毁灭性的灾难
家中摆放珊瑚是不是最好的一种欣赏海洋生物的方式值得思考
海洋世界:您对人类的海岸带开发活动是如何看待的?
高抒:目前,人类活动过度集中于海岸带,加大了灾害风险。海岸带环境的适宜性导致人们向海岸带汇聚,据统计,全球超过一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带区域。人口、基础设施和财富的过度集中意味着当自然灾害发生时社会将承受巨大的损失。例如,日本把核电站建在岸线附近,虽可方便地汲取海水用作发电机的冷却水,但应注意的是电站已经置于地震、海啸的威胁之下。在强地震、海啸的冲击下,日本福岛核电站造成了无可估量的损失,这个损失使当初建造核电站的便利和带来的利益瞬间化为乌有。自然灾害有一个规律,就是越不常发生的大规模极端事件,其效应越大。超级地震或巨大风暴可能几百年发生一次,如果海岸开发不当,几百年积累的财富可在瞬间全部消失。所以,海岸带开发要有长远的规划,这一点在许多国家和区域都是非常薄弱的。
海洋世界: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我国70%左右的沙岸和大部分开敞式淤泥岸遭受侵蚀,沙质海岸侵蚀岸线已逾2500千米;近30年沿海海平面呈波动上升趋势,平均上升速率为2.6毫米/年,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部分滨海平原地区海水入侵严重、盐渍化范围大。”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有哪些?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高抒:海岸侵蚀、海面变化、咸水入侵等主要是自然现象,在全新世多次发生海岸环境演变格局的改变。例如,7000年前,海面上升至接近现今的高度,从那时开始,陆架上的沉积物被潮流所搬运,或者是流域内沉积物被河流所携带,堆积于海岸带,使一些地区海岸线向海推进。经过几千年的堆积,沉积物来源和近岸的水深等条件发生了变化,使全面的堆积难以为继,这必然导致部分岸线转化为冲刷。海面上升可以加剧海岸侵蚀,因为这相当于加大了近岸水域的水深。
当然,人类活动本身叠加在自然过程之上,可能使各种现象更加显著。上海市由于抽取地下水和建造高楼导致相对海面上升,就是一个例子。现在,如果没有江堤相隔,高潮位时南京东路的街面上将有2米水深!为了应对海岸带环境变化,在海岸带工程、城市建设、土地围垦、海岸防护、水源地建设等方面要采取新措施,做出建设规划的实时调整。事实上,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不断适应新情况、做出新决策的历史。
海洋世界:中国是一个海洋大国,从海洋资源的角度讲,您如何理解这个海洋大国的概念?
高抒:中国是一个海洋资源大国。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一,我国海岸线漫长,岛礁数量多,领海和专属经济区的面积大;第二,我国有能力并且正在参与全球海洋的研究和勘查工作。占据世界海洋面积80%以上的大洋区域比全部陆地的面积都要大,其中蕴藏着大量的自然资源,其中必然有我国的份。然而,以上两点是针对资源的绝对值而言的,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人均资源占有量要低于全球平均值,这也是一个基本事实。所以,海洋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我国尤其重要。
海洋世界:那么,这个海洋资源大国该如何走海洋可持续发展之路?高抒:为了做到可持续发展,我国应着力做好以下几件事。
第一是加强对海洋的研究。世界近代史表明,海洋科学和技术几乎都来自于西方国家,我国的贡献相对较小。近年来,我国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海洋事业的投入也明显增加,但研究仍是一个薄弱环节,我们还需要刻苦学习,巩固基础,以便在不久的将来也能作出大量的发明创造。海洋资源要为我所用,首先要了解海洋,就像一片森林,猎人首先要了解森林中的环境,然后才能成功地狩猎。
第二是对海洋经济发展要有长期规划和国际视野。盲目发展有可能造成新的破坏,如缺乏科学依据的围垦项目现在上马很多,很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和生态系统的损失。到头来,看着不顺眼,又把当初的工程拆了,这样绕了一个大圈,财富没有积累起来,海岸的环境还恶化了,完全是得不偿失。
海洋世界:您能具体举一个例子说明这种经济发展上“绕了一大圈,却得不偿失”的例子吗?
高抒:好的。过去,山东半岛有一个珍稀的大叶藻生态系统,所在的海湾也是出产高品质海参的地方。但有一天人们突然决定把海湾的口门堵起来,说是要防止海参逃逸;后来湾内环境急剧恶化,养海参已几乎不可能,于是围垦了潮间带滩地来养虾,又没有成功;最后只得炸掉口门的坝。这30年折腾下来,开发没搞成,大叶藻生态系统却几乎完全被破坏了。要防止此类负面事件的发生,必须提高管理水平,开发活动要有序进行,分清不同时间尺度的项目,制定资源、环境、生态保护的规划之后再实施。
如果海岸开发不当,几百年积累的财富可在瞬间全部消失
海洋世界:除以上两点,还应重视什么?
高抒:我觉得,重视生态建设是必要的。我国正在建设现代化国家,而生态差的地方永远不可能是现代化的。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硬性的生态建设指标,如典型海洋生态系统和环境景观保护名录、野生动物栖息地和繁殖场所、海岸带生态长廊(连通性野生动物活动区)、重要岛屿保护等。科研机构和高校则应做好科普工作,使公众树立正确的海洋意识。
中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更加依赖于海洋,而且海洋经济的发展将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动力,所以“海洋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