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热点纵横
自2011年3月12日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泄漏事故以来,国家海洋局积极响应,主动应对,分别于2011年6月和12月组织实施了两个航次的西太平洋放射性监测工作。监测结果表明,日本福岛以东及东南方向的西太平洋海域的海水和海洋生物已受到核泄漏事故的显著影响。
为进一步了解核泄漏事故对西太平洋及我国管辖海域海洋环境的影响,2012年5月18日,由国家海洋局组织的专业海洋环境监测队伍乘“南锋号”监测船自厦门起航,赴日本以东公共海域实施西太平洋海洋环境放射性2012年度第一航次监测工作。本航次监测工作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牵头,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和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共同参与。计划执行任务40天,总航程约6000海里。
2012年5月3日至4日,第四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北京举行。期间,中国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助理局长罗伯特·德里克以通信方式签署了《2011-2015年中国国家海洋局与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海洋与渔业科技合作框架计划》(以下简称《框架计划》)。
此次签署的《框架计划》旨在推动中美两国在前沿海洋科学领域的合作,提升对海洋观测、预测、环境保护、海洋管理、海洋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以及海洋环境状况评估等重大科学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加强对中美海洋领域合作的战略规划与引导。
2012年5月20日,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域使用管理法》颁布实施10周年之际,中国海洋学会主办的“管好用好海洋 造福子孙后代”科普展在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向公众展出。
中国海洋学会长期以来致力于海洋科学普及事业,在中国科协和国家海洋局的领导下,以多种形式向全社会传播海洋自然科学知识,为公众海洋意识的提高做出了积极贡献。举办展览的目的在于让公众进一步了解《海域使用管理法》,以此提高社会各界依法用海、科学用海、可持续用海的发展理念及责任意识,为进一步贯彻执行这部法律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
2012年5月20日,国家海洋局和国务院法制办联合在京召开《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宣传贯彻新闻发布会。
从加强海洋观测预报管理,规范海洋观测预报活动,防御和减轻海洋灾害,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更好服务的角度出发,国务院法制办、国家海洋局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研究起草了《海洋观测预报管理条例》。《条例》对海洋观测网的规划建设与保护、海洋观测与资料的汇交使用以及海洋预报等方面都进行了明确的说明。《条例》将于6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我国历史上首部关于海洋观测预报活动管理的法律规范,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国防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2012年5月21日下午,国家海洋局和中国能源化学工会全国委员会在北京举行授奖仪式,共同为全国首届海洋环境监测专业技术竞技大奖赛特等奖获得者孙珊颁发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以表彰他在海洋环境监测与评价事业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2011年7月,孙珊报名参加第一届全国海洋环境监测专业技术竞技大奖赛。这次大奖赛是我国海洋环境监测领域50年来举办的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影响最为深远的全国性比赛。2011年9月,大奖赛在大连举行,经过激烈的角逐。孙珊凭借自己广泛的知识积累和过硬的业务能力获得大赛最高分,一举夺魁,并因此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此次他荣获的这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是海洋领域第一枚五一劳动奖章。这是劳动者的最高荣誉,也是全体海洋环境监测工作者的荣誉。“能为保护海洋环境做点事”是他最朴素的想法。
6月3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7000米级海上试验队乘坐“向阳红09”船从江苏省江阴市苏南国际码头出征,奔赴马里亚纳海沟执行7000米级海试任务。国家海洋局党组书记、局长刘赐贵出席起航仪式并讲话。
我国载人深潜器科学研究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先后取得了1000米级、3000米级、5000米级海试的成功,使我国具备了挑战7000米深度载人潜水的技术能力。蛟龙号载人潜水器今天启航向7000米深度发起挑战,这对于提高我国海洋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