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12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

2012-04-29 00:00:00
食品与生活 2012年5期

2012年第一季度,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评价中心,开展上海市各类食品风险监测。

风险监测的检测点由2011年的115个增至150个,采样点仍以食品供应量较大的食用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超市配送中心为主,以大卖场、超市、集贸市场为辅,兼顾生产企业、连锁餐饮配送中心、集体供餐配送中心、餐饮企业、熟食店和农村小食品店,覆盖率由2011年的75%增至80%。

在I类食品中,合格率最低的为盒饭(桶饭)(75%),主要不合格项目为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蛋白质、能量、脂肪;其次是水产品(76.25%),主要不合格项目为孔雀石绿、硝基呋喃代谢物。在Ⅱ类食品中,合格率最低的为粮食制品(82.0%),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铝、菌落总数、大肠菌群、二氧化硫;其次是腌腊肉制品(85%),主要不合格项目为酸价、过氧化值、亚硝酸盐。

市售食品的食源性寄生虫风险监测中,检测项目为水产品,全部合格;市售食品的食源性致病菌风险监测中,禽畜肉致病菌的合格率最低(90.3%),主要不合格项目是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两种致病菌;其次是肉制品(92.8%),主要不合格项目是金黄色葡萄球菌、单增李斯特氏菌、沙门氏菌三种致病菌。

本季度发现不合格样品的健康风险有:1件海产虾夷扇贝肠腺的麻痹性贝类毒素含量较高,如果消费者摄入该毒素水平的扇贝而不去除肠腺,有发生急性食物中毒的风险;1件熟食卤味亚硝酸盐含量达0.5克/千克,如果消费者一次性摄入上述熟食卤味0.4千克,将可能导致急性中毒;不合格油条样品铝的检出均值为216.8毫克/千克,如按本季度油条监测中铝含量平均值和最高值推算,则成年人(以60公斤体重计)每周摄入含铝平均值的油条超过6根,或每周摄入含铝最高值的油条超过2根,会对人体造成健康风险。其他不合格样品污染物残留总体上属微量水平,对普通人群风险不大。

提醒:

温度、湿度渐渐升高,食物易腐败变质,稍不注意易发生细菌性食物中毒。因此,消费者平时饭菜需洗净烧透,不食国家禁止食用的食物,外出就餐寻找有笑脸标志的店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