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前世今生
自从杜康造酒以来,“三点水”这一神奇的饮料就成为中国人不可或缺的宝贝。即便孔夫子这位连讲十三个“不食”的老先生都说“唯酒无量,不及乱”,即每个人酒量有大小,以不乱性、不发酒疯为度。当然,老先生所喝的是自酿的酒。因为,接下来还有一句“沽酒市脯不食”。就是说,打来的酒和买来的肉他是不吃的。
我并非“高阳酒徒”,但也不能免俗,喜欢适量地喝一口。酒的品种却不限——烧酒、黄酒、啤酒、葡萄酒。老爸在世时,自酿的老白酒也喝。上世纪70年代,我在安徽农村中学教书,八毛钱一斤的芋干酒,也照喝不误。安徽淮北人既有南人的细腻,又有北人的豪爽,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女人不上台面,哪怕是主人的母亲和祖母,也是在灶间草草吃一点,但真要干杯时,也许在座任何一个男人都比不过她们,那就叫“偶尔露峥嵘”。
妙手自制下酒菜
喝酒要有下酒菜,淮北男人喝酒多,多少都会做两个下酒菜。那时,公社党委书记不啻“土皇帝”,大会上做起报告来,“哼哈”之间,威风体面。但再大的官,回家也是自做下酒菜,无需女人帮衬。我的三个“招牌”下酒菜是:烫菠菜拌盐水花生米、烫芫荽(香菜)、白糖拌酥梨。冬日的菠菜最好吃,我在下雪天去农家买菠菜,他们叫我自己去雪地里挑。我一手擎盆,一手持小铲刀,到菜地里拨开皑皑白雪,从地里挑出一茎茎可爱的菠菜。挑满一脸盆时,买回家,然后将菜洗净;再用开水烫两遍,每烫完一遍就用手将水分挤干。这时,菠菜体积已大大缩小。将已无涩味的菠菜切成细末,加入酱油、麻油和醋拌匀,同盐水花生米拼盘上桌即成下酒佳肴。烫芫荽是将芫荽烫过,切碎,用酱油、麻油、醋(当地人叫“忌讳”)的“三合油”拌就。白糖拌酥梨将砀山酥梨削皮,切成不规则的块,用白糖拌,醒酒、解渴。还有将春、夏交替之际的红菱,小心剥去壳,用葱油炒一盘,醒酒、解渴、清口,且形如元宝,讨口彩,酒鬼之所爱也。
上海的“王宝和”,号称“酒祖宗,蟹大王”,这是如“咸亨”一般真正意义上的酒店。半个多世纪前,下酒菜是皮蛋、花生米、海瓜子、豆腐之类,客人有商务宴请,才考虑煮几只大闸蟹。如今烟草集团花7亿元所造的一幢大厦,每年金秋的蟹宴,人均500元还只好算“毛毛雨”。可见,坐在吧台上喝人头马是喝酒,站在曲尺柜台旁“排出九文大钱”温一碗黄酒徐徐喝下也是喝酒。对真正的“高阳之徒”来说下酒菜可有可无,只要酒好就行。
啤酒也是介于烈酒和无醇饮料之间的一种“准酒”。外国人,特别是德国人,喝啤酒如同喝汽水,咕咚咕咚一大杯下肚,脸不改色心不跳。据说“咸猪手”就是德国人的经典下酒菜之一。还有葡萄牙人,舰队横行大海大洋,拿着啤酒当水喝,葡国肠、马介休(咸的三文鱼干)当零食和下酒菜。我国的青岛是最早有国产啤酒的地方,情侣逛街,也会两人各提一塑料袋散装啤酒回家喝。哈尔滨也是较早产啤酒的地方,除了喝啤酒,还有一种俄式酒,用吃剩的面包发酵而成,叫“克瓦斯”(KBAC),很好喝,同“大列巴”(面包)、鱼子酱搭配,并称“三绝”。说到鱼子酱,因为腥,搭配“伏特加”为好。这可不是菜佐酒,而是酒佐菜。我在台商郭天乙兄开的“雅新鱼翅海鲜酒家”里喝过可与伏特加媲美的二锅头,但那可不是一般的二锅头,而是一种极品、精品,问从何而来,天乙兄笑而不答。
先严子权公当年自酿的“老白酒”,大有“崇明老白酒”之风,有点浑,味却极醇。度数肯定不高,喝了却常醺醺,莫非亲情之醇,使得“酒不醉人人自醉”么?
酒做菜之种种
古今中外,还有用酒做菜之习。人道法国菜是“鼻子享受的艺术”,即言其香。这香,除了大厨善用香料外,还有就是舍得用优质葡萄酒。我和法国食品协会上海代表处交情颇深,曾好几次参加他们举办的品酒会,边喝酒边品尝十来道上海菜、淮扬菜。品酒和品茶一样,也要“三口为品”,本事大的一口也可以,即先让舌尖尝甜味,再让舌身尝涩味,最后让舌根尝苦味。看似酒在口中滚动,如漱口,其实是在快速品味。
中国人用酒做菜最常见的是用黄酒为动物性原料祛腥增香。在中央电视台全国电视烹饪大赛当评委时,曾问及同在评委席上的老外——北京莫勒餐厅老板、法国美食家莫勒:中、西在烹鱼时有何异同?答曰:同者,都要新鲜;异者,中国人喜食“活杀”,西方人不食“活杀”;此外,中国人喜用葱、姜、酒祛腥,西方人则要保留那腥味,不然就不是鱼了。用黄酒做菜最擅长者,莫过于盛产黄酒的绍兴,几乎所有的荤菜都用黄酒。绍兴菜中还有不少糟、醉菜。幼时到大姨家吃饭,每每都有糟肉、糟鸡。那可不是用糟油浸成,而是将菜肴烧熟后,一层菜、一层白酒糟,放在老酒甏内,油纸封口,半个月后拿出来吃,糟香扑鼻。
大师独门秘笈
好友周瑞兴,绍兴饭店龙华店总经理兼大厨,他所撰写的《糟醉》一书,脍炙人口。其代表菜肴有:
醉乌枣:即醉黑枣。上好的黑枣蒸熟后,放花雕、冰糖及一点点盐;浸24小时后就可以吃。先慈在世时,每年要浸许多瓶,赠予子女。不得其味已久矣,在周大师处一尝,多少往事泛上心头,真是枣不醉人人自醉。醉乌枣之甜、香、糯,其实还有一点点甜鲜,是别的东西无法替代的。
冰宫醉芥蓝:冰宫是用气球为“范”速冻而成。芥蓝两头刨“十字刀”(中间不能切透),焯水后立时“开花”,然后放在素醉料中入味,再放在“冰宫”中冻一会儿上桌。鲜、香,伴着淡淡的酒气,芥蓝的清口犹存,然后又冰又爽,夏日炎炎,入口,沁人心脾。
醉芦笋尖:芦笋本已极脆嫩,取其“尖”而醉之(当然是在素醉料中,不如荤醉料浓、咸),不愧是冷菜中的极品。
醉富贵虾:富贵虾即“濑尿虾”,壳多而肉少,但吃的技术好,肉也不少。平日里醉虾多用河虾,偶尔吃一吃濑尿虾,也是挺不错的。再说,同别的“活肉”一样,多骨多壳的肉特别好吃,这濑尿虾也不例外,不信可试试。
味噌香烤三文鱼头:半个三文鱼头(500克左右),用味噌、味啉等日式调料腌渍;在烤盘里垫上洋葱、京葱、香葱,鱼头放其上,入烤箱烤。此菜极香,而且有“日菜味道”。这可是在东瀛打拼过的周大师特有的“独门秘笈”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