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压榨”孩子的睡眠来提高成绩,是一个悖论。
有一次,我和儿子聊天,谈到他同学作业的完成情况。儿子说,同学基本要写到晚上23时以后,慢的要写到第二天凌晨。我再问,那上课时有睡觉的吗?他说,老师怎么会让你睡呢?会叫你站起来回答问题,或者直接点你的名字。
每个老师都认为自己留的作业不多,但所有的科目加起来就很多了。儿子说,他有时候早上起床的那一刻,会有万念俱灰的感觉。我内心复杂极了,对于一个孩子来说,本应该是像小老虎一样虎虎生威的样子。他有一段时间,晚上放学时打给我的第一个电话却是:“妈妈,我累!”每天早上6时30分出发,晚上19时以后回家,再写作业到午夜,每天都是十几个小时的超负荷。除去吃饭和上厕所,作业写得不够快的日子,他的睡眠时间才五六个小时。我与意识到这个问题严重性的家长交流,和儿子探讨。我不能算是找到了绝对处方,只是找到了一些别样的拉长睡眠时间、减轻压力的方法,和如我一样焦虑的家长们分享。
睡眠不好的孩子,
心理更易崩溃
影视剧里审问坏人时,会把灯光昼夜照着这个人,不让其睡觉,这人撑不住了就全招了。这并不是人道的做法,但说出了一个原理,睡眠出问题会导致心理崩溃。
长期睡眠不足,对于神经敏感类型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的几率会升高。媒体报道过一位校长针对有孩子经受不住课业压力而做出极端事件的案例,讲出“睡饱觉比学习成绩更重要”的观点,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
如果我们每天到校门口接孩子,会发现,一个个走出校门的孩子脸上是麻木与茫然的。看着那种暮气,我的心是收紧的。争分夺秒地学习的后果,就是大脑长期得不到休息而麻木、而混沌,一有风吹草动,孩子就会感到人生无味。小小的孩子,背负的却比成人多,“工作”时间远远长于我们成人。我曾和一位家长聊天,他大骂现在的教育,但也无可奈何,只有在家庭时间里尽量让孩子得到一些生活的乐趣,让他争分夺秒地玩一会儿。我认识一位妈妈,在紧张的初三年级还带女儿参加放生活动。这对于爱惜动物的女儿来说,该是多么美妙的透气方式。
我们的孩子需要缓冲,需要他们那个年纪的乐趣。在他们因为课业压力、因睡眠不足而情绪低落的时候,请你一定要帮助孩子透口气儿;请你宁可代他写作业,也要让他饱饱地睡上一觉!
睡得足的孩子,
成绩大都优秀
我的孩子和他的小学同学升入同一所重点中学,同学的妈妈隔一段时间会和我交流。她的儿子从周一到周日都是有课的,除了学校增加的补课 ,她还给孩子报了开小灶的课外班。但是,她焦虑极了,因为孩子的成绩迟迟不见上升。
我问她,你的孩子不感到累吗?她说,累也得挺着啊,加码都这样,不加码的话还不知名次会掉到哪里去呢?
这就是一些家长的心理,孩子越是成绩不突出,越是要加码。但是,学校加的码已经很重了,孩子不是机器人啊。孩子的学习时间本来都在极限上,我们还要加码,太重的压力,孩子睡眠不好,情绪绷断,将是最坏的结果。
我赞成“睡得好成绩好”的观点。因为充足的睡眠,能让孩子的大脑恢复充沛的弹性,第二天才有精气神应对新的课程和作业。反之,孩子天天恍恍惚惚,上课半睡半醒地硬挺着,日复一日,是最坏的恶性循环。
我和一些家长交流,得知,凡是能保证前半夜上床睡觉的孩子,学习成绩都是不错的。“压榨”孩子的睡眠就可以提高学习成绩是一个悖论,优秀的习惯才是好的效率和方法。
睡眠PK成绩,
办法总是有的
我们不能替孩子分担学业的压力,但面对孩子疲惫的小脸,能在不可能中寻找一些可能的处方,换得孩子宝贵的半小时、一小时的睡眠。
重点做弱科作业
全科都很优秀的学生是很少的,多数是偏科的学生。有些孩子,有的科目只要认真听课考试就能进入前几名,有的科目却是烂摊子。这样的孩子,如果均摊每一科的精力,那么不仅保证不了成绩,也保证不了睡眠。如果和老师商量好,让其同意试行一段时间,那最好不过了。
我的经验是,儿子不论有多少作业,晚上不超过22时30分就一定要他去睡觉。他没有写完的科目,如果都是非常拿手的,我也不会逼着他非写完,第二天再说。写作业的目的,就是巩固白天的所学知识。如果每次考试都有不错的分数,那么老师自然也会管住自己的嘴巴,不表扬你这种做法,不推广这种方式,但也不会狠批孩子。
依据睡眠特点制定计划
如果孩子属早睡早起型,那么可以试着把一部分作业移到早上来做。我儿子初中的班主任比较开通,她在开学第一天就对孩子们说,学习时间怎么才能有效率,你们自己安排,如果不知道怎么安排,可以试试晚上写作业的效率,也可以试一下早上写作业的效率,然后做决定。我希望你们都睡得好,学得快乐!
我儿子那天回来特别开心,说老师让自己安排学习计划。他也真的按老师讲的方法去试。一周后,儿子决定:如果作业太多的话,就在晚上写一大半,22时休息,看一会儿书就睡觉,早上6时起来扫一下尾。
由于儿子属于那种睡不够8小时就感到痛苦的孩子,所以都是自己安排。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物钟,会找到最适合他的节奏。家长千万不要去打断孩子,就是他有时没有完成作业,后果也是他要担当的。家长不要指手画脚,给孩子多一重的压力,会让他变得更累更烦,那他长大了又怎么能变成有自理能力的人呢?
可以偶尔异想天开
我的儿子面对极多的作业,也有情绪消极的时候。他喜欢西餐,我就放下正在煮的饭,带他去他喜欢的西餐厅,吃他喜爱的美食。一餐美食,儿子无论怎样焦虑的心都会得到安抚。
吃过后,儿子就在那里完成自己认为最难懂的科目。在那样一个陌生美好的环境,没有了对抗写字桌的负面能量,他就感到减了压,写作业就没有痛苦的感觉,效率也高了不少。
儿子中午可以在学校午睡一会儿,但因为同学们太吵,他睡不着,就写不用太动脑子的作业,晚上就可以多出半小时玩电脑。有时,他也在下午的副课补上一觉,副课老师很理解孩子,不打扰睡着的孩子。
有时测试,儿子拿手的科目答得飞快,又不允许早交卷子,那他就会睡上一觉。有时候,他睡了一个小觉醒来,发现很多同学还在答题呢!
我觉得,一个会争分夺秒地睡觉的孩子,肯定是会学习的孩子。我们其实不必经常性地陷入到心疼孩子的低落中,改变思路和方向是可以补上一些睡眠的。
在不可更改的秩序中,我们仍然可以找到灵活多变的方案,来守护我们的孩子。让他了解,在父母那里,他可以随时袒露坏情绪,可以累了就睡。如此,我们才能培养出一个身心健康的孩子。
编辑/木非木
nclxp11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