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联中的养心禅术

2012-04-29 00:00:00方云
家庭百事通 2012年11期

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此联出自唐代崇慧大师。“万古”,无穷的时间;“长空”,无限的空间。“一朝”即此时,“风月”即此刻。万古长空凝聚于一朝风月,一朝风月容了万古长空。

典出于《五灯会元》卷二。有一次有僧人问崇慧大师:“达摩祖师尚未来中国时,中国有没有佛法?”崇慧说:“尚未来时的事暂且不论,如今的事怎么做?”僧人问:“我实在不领会,请大师指点。”崇慧说:“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崇慧意指佛法于天地同存,不依达摩来否而变;而禅悟则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应该着眼自身,着眼现实。“一朝风月”是“万古长空”的一点一段,但若无这一点一段就没有着力处。若要体会“万古长空”,必须从当下的“一朝风月”认识起。如果你现在是“一朝风月”,也就是说,你努力于现在,在心上用功,就不会想到要问这个问题。如果你现在是“万古长空”了,也就是功夫做好了,即与“万古长空”合而为一,也不必问这个问题。

华严教义命题为:“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与一切、一与十、一与多可以相互等同,相互转化。“一切中知一,一中知一切”说明作为千差万别的现象,“一切”存在于作为真如本体的“一”中。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说的都是整体与部分、一般与个别的关系,都是相即的关系。现象尽管千差万别,其本体却毫无差别,从现象中可知本体,从本体中可知现象。中医理论上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内脏的状况可以通过对体表观察得知,“有诸内者,必形诸外”,故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同样之理,我们若尝试一滴海水就可知所有海水之味,或可说“一水一世界”。

对于普通人来说,我们常讲“现实”“现在”“目前”才是最实在的,离开“现在”,无论讲什么都不切实际。所谓“万古长空”说的是佛法无所不在,无论过去现在将来,此乃真空;所谓“一朝风月”说的是天地万物的存在,是“万古长空”的一点一段,这是妙有。“此刻即永恒”也就是说真空即妙有,妙有即真空;万古即一朝,一朝即万古。

此刻即永恒,此在即无所不在,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国;无限掌中置,刹那成永恒,用不着去管达摩的来与未来。

此刻即永恒,此在即永在;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此刻此境,令人神往。禅是生命的归零,破而不立。当一切放下,以积极心态过好每一刻,才能触目皆道、直心而为。天柱崇慧以一句千古禅语:“万古长空,一朝风月。”正是这随缘不变、真空妙有,把禅的不是什么又尽是什么直示无疑。

(选自《云·禅·画》,出版: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定价:68.00元)

编辑/木非木 nclxp111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