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其实不是别人眼中的“三好男人”,而是典型的“骚包青年”——活得招摇,过得个性。我觉得能这样活着,也蛮好。
——华 少
因为在47秒内不卡壳、不出错、不含糊地念完了长达350字的广告词,在时下大热的选秀节目浙江卫视《中国好声音》中,面对刘欢、那英等4位大牌“导师”,主持人华少成功“抢镜”,成为红遍当下的“中国好舌头”。由于他主持、唱歌、拍电影、演话剧“十项全能”,还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爱将老婆儿子挂嘴边,华少又被冠之以“三好男人”和“80后标兵”的称号。不过,一向在台上幽默惯了的华少嘿嘿一乐,为自己洗白:“我不是三好生,而是‘骚包男’!”
“三好学生”的人生很励志
华少原名胡乔华,1981年出生在杭州一个工人家庭。小学时父母离异,他便一直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工作非常忙,没有时间陪他,孤独的华少就经常模仿故事中的各种人物自言自语,天长日久,华少慢慢便练就了一张利落的嘴。高一那年,华少的一篇作文获奖了,他赢得了上台当众朗诵的机会。也就是这一次当众朗诵,华少的语言天赋被老师发现,随后成为学校广播站的小主持人,而他的梦想也自此开始萌芽。经过多番努力,3年后,华少终于如愿以偿,走进浙江广播电视大学播音主持专业。走进大学的那一刻,他站在播音主持系的办公楼下,望着那几个大字暗暗发誓:“我来了,有一天你一定会为我骄傲!”
话放出去了,行动很快也跟了上来。华少进校后不久,碰到杭州交通经济广播电台举办主持人大赛。他二话没说就报了名,以出众的才华顺利获得了到电台做嘉宾主持的机会,但随后的两年华少却吃尽了苦头。因为学校在郊区,而节目录制地点在市中心,每天来回就要4个小时。为了赶时间,他连续两年的晚饭都是3元钱的蛋炒饭。吃到后来,别说看一眼,就是听到“蛋炒饭”这三个字,他就会一阵阵地反胃。
当然,更辛苦的还是其他事情。此时节目刚刚起步,华少除了要做主持、编导、宣传外,还得自己去拉广告。一年365天,天天风雨无阻地满杭州城跑。“那时候几个宿舍的哥们都调侃我说,‘少爷了不起!一出山就是台柱子,一个人撑起整个节目!’可有一天,天下着鹅毛大雪,公交车一路走走停停,回学校时已是晚上23时多,当我瑟瑟发抖地拎着一份蛋炒饭冲进宿舍时,几个哥们都哭了……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很辛苦,可那时却像打了鸡血般,丝毫不觉得累。”回忆起当年,华少仍意犹未尽。
好在天道酬勤,正是那两年的摸爬滚打让华少与梦想越来越近。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他不仅在杭州交通经济广播电台做过音乐、体育、综艺、生活类等多个节目,而且每一个节目的同时段收听率一直是第一。2003年7月,华少大学毕业,这家电台的领导找到学校,点名要将华少归入麾下:“我们需要一个全能的主持人,他是绝对的不二人选。”
就这样,华少正式开始了他全能主持人的梦想之旅。这一做就是整整6年,直到2005年。
2005年年初的一天,正在电台忙碌的华少突然接到了浙江卫视一个朋友的电话,说是电视台新上的栏目《娱乐财富》少一个外景男主持。“你做了这么多年的户外直播,应该会很合适,去试试。”华少当即就毛遂自荐了。因为外景直播经验丰富,华少的客串大获成功。
这次客串激起了华少对电视主持行业的好奇心。他想了解电视台的一切,也想给自己开辟另一片天。于是,思虑再三后,他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离开工作了6年的电台直播室,转战浙江卫视。此时,华少已经是杭州小有名气的电台主持人,他主持的《交通快活人》节目还被评为“2005年杭州十大品牌栏目”。放弃不菲的收入和娴熟的工作,这不仅仅意味着勇气,更可能是巨大的冒险。所以,一直支持他的父亲第一次投了反对票。“我还年轻,给我3年时间,3年。”华少用这句略带悲壮的誓言,换回了改旗易帜的自由。
当然,华少没有用到3年时间。只是,这其中的过程异常艰辛。电台是个人的艺术,工作都一个人来做,而电视台则是多人多部门配合的工种,并且主持人除了声音,还需要表情、动作。所以,最开始时,连“站位”都不清楚的华少经常被导演骂。为了改进,华少一天至少要看4档综艺节目,节目的前期策划会,不管需不需要主持人参加,他都一定会出现在会场。在不断琢磨与磨合之后,最终,他主持的第一档节目《男生女生》大获全胜,当年就被浙江广电集团评为“十大名牌节目”。
之后,《幸福双响炮》《夺宝奇兵》《爱唱才会赢》等电视栏目纷纷向华少抛来橄榄枝。2008年,浙江卫视推出强档娱乐节目《我爱记歌词》,由华少担任男主持。节目推出不久,收视率就急剧飙升,稳坐当年同类节目冠军宝座。华少也因此成为浙江卫视主持“一哥”。
从电视门外汉到主持界“黑马”,华少用了不过短短的3年时间。他这样概括自己的“成功”:“除了幸运,我想就是上天眷顾勤奋和认真的孩子。”
“骚包”名人生活很招摇
在诸如《我爱记歌词》《爱唱才会赢》等节目的推动下,华少成了“名人”。而成了名人后的华少,个性却越发招摇,丝毫没有因为圈子的浸染而被磨光棱角。
例如,他与娱乐圈爆料大佬“舞美师”的那场“战争”。2009年,华少主持了浙江卫视娱乐节目《超级领唱全国争霸》。当其中的“中国蓝领唱”现身直播时,“舞美师”连续发文,爆料“中国蓝领唱”的酒吧歌手身份,还说了一些带有强烈侮辱性色彩的言论。“爆料”出来后,华少在直播中公然对“舞美师”隔空放出狠话:“酒吧歌手也好酒吧舞女也罢,他们在人格上并不低人一等!”“口水门”事件因此爆发,惊起圈内一阵阵波澜。
然而事情远远还没完,一年后的2010年5月15日,因为“舞美师”将到浙江卫视担任《我是大评委》之“麦霸英雄汇”的节目评委,正在主持直播现场的华少没有和任何人打招呼,突然宣布退出,顿时引来场内外一片哗然。虽然两个人的“旧怨”最终因很多原因不得不“化解”,但直言一年前的“口水战”时,华少依然禀性不改:“他此前的言论偏见色彩强烈,我完全无法苟同。作为一名媒体公众人物,我有权利,也必须鲜明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绝不是利用媒介公器牟一己之利,而是为了主持公道!”
除了敢得罪同行,华少还不放过对自己有“生杀予夺”大权的制片人。2011年4月,华少接手综艺栏目《中国梦想秀》。为了帮寻梦人圆梦,华少挨过打,受过骂,倒过茶水,再苦再累他也没吭过一声。但这年10月,一向好脾气的他竟然气得摔话筒当场罢录。10月20日,华少如常在演播厅录新一期的《中国梦想秀》。圆梦者是来自天津的聋哑女孩赵晓梅。赵晓梅原本是一对双胞胎姐妹中的妹妹,因为家贫,1岁时就被送给了养父母。在帮赵晓梅圆梦时,为了节目效果,制片人特意瞒着她把她的亲生父母都接到了节目现场。但事实上赵晓梅根本不想见亲生父母,所以,当圆完舞蹈梦的赵晓梅突然得知此消息时,情绪当即失控,哭着跑出了现场。同样被蒙在鼓里的华少在得知制片人有如此“惊喜”的安排后,言辞瞬间激烈:“不录了,没法录!人家过得好好的,干嘛非要这样折腾人!”但制片人执意不从,坚持要求按原有设计录制,最终,华少暴跳如雷,“啪”地摔掉话筒转身走人。
这也是电视圈中首次主持人公然和制片人反目的事件。国内的电视圈都是制片人中心制,制片人有权挑选主持人,成立自己的团队,华少这样公然和制片人反目,让所有人都捏了一把汗。但他却始终拗着一股劲:“任何事都要尊重当事人意愿,节目组出于收视目的故意安排‘团聚’肯定会打破赵晓梅平静的生活,这未必是件好事,那为何非要执着于此呢?”
得罪同行,冒犯“权势”,华少像极了“刺头”。但他却还想着“砸烂电视”。做主持人多年,他知晓了很多不为人知的规则,经历得多了,就想把这些东西公之于众。“你现在打开电视,看到最多的是一些购物、相亲的节目。你看那些电视购物上扯着嗓子大声叫卖、以滑稽夸张的表演引起人们购物欲的人,有时候我会想他们在屏幕后面的生活是怎样的?是不是也有过电视购物的经验?我就很想了解这样的人背后的生活,虽然是小人物的故事,但一定特别有趣,说不定也特别深刻。”于是,他开始创作“黑色喜剧”剧本《砸烂电视》。断断续续写了两三年后,直至2012年4月,剧本终于完成。如今,华少正全力准备将剧本搬上荧幕。
进入电视圈娱乐圈多年,如今的华少名利双收。但最让他欣慰的,却是在圈子里有丁当这样一个真诚的朋友。华少和歌手丁当相识多年,年头长得连两人自己都想不起是哪年认识的。因为工作太忙,两人见面的机会并不多,但见面后却没有一丝一毫的陌生,朋友间的那份真诚彼此一个眼神就能感受得到。2012年9月,因《中国好声音》走红的华少来北京做活动,同在北京的丁当也到场助阵。谈起两人的友谊,丁当哈哈一笑:“我们是君子之交淡如水。”而华少则幽默地“回击”:“只因我们认识太久。”
“总有人说娱乐圈里没有真正的朋友,所以我对和丁当的这份友情备感珍惜。”远离舞台上的机敏耍酷,真实的华少感性而单纯。
好厨艺的风范“老克勒”
华少刚过而立之年,而他已结婚6年,儿子胡卜文已经5岁。虽然有“抢赶超”的嫌疑,但华少却非常享受为人夫为人父的乐趣。他甚至打趣说:“因为我有老婆有儿子,不喜欢漂泊感,所以一直被浙江台吃得死死的。”
华少的妻子之前也服务于浙江卫视,是《我爱记歌词》的编导。有了儿子后,她为了给儿子一个更加平静祥和的家,就离开了电视圈。妻子的付出一直让华少心生感激,只要有可能,他总会倾尽所能地对妻子好。
华少很喜欢仪式感,总认为任何开始和结束都需要一些明显的印记。所以,在生活中,他有很多仪式。比如情人节,无论如何,他都是要和妻子一起过的。2010年2月,情人节恰逢大年初一,陪家人还是陪爱人?大家像等着看笑话似的盯着他。华少也不含糊,三下两下安排好:“先一起陪父母,然后重点疼老婆。”所以,这年2月11日,华少就开始休假,夫妻俩在家腻歪两天,就一起去陪两边父母过年。等到年初三,再把儿子往外公外婆处一放,两人找个地方躲起来……
华少和妻子都是购物达人,虽然一起逛街的时间不多,但每年夫妻俩都会抽空去中国香港、日本东京扫货,一起逛到心满意足。因为都爱臭美,所以,每天晚上临睡前,夫妻俩都要进行一天之中最“骚包”的行为——搭配第二天的行头。夫妻俩会将衣服一套一套地搭配好拿出来,互相问:“这套怎么样?”接着又说:“等一下,再看看另一套。”就这样你一套我一套,你一言我一语,一直到定下要穿的那一套,都搭配好放好,夫妻俩才会喜滋滋地去睡觉。
因为爱扫货,华少的衣服多到自己都觉得“浪费”,偶尔良心发现,他也会在妻子面前故作捶胸顿足懊恼样。每每此时,妻子都会淡定地安抚他:“这是工作需要,公众人物穿着重复不仅自己有压力,还要被人指指点点。”说完,妻子又会抿着嘴笑,“你和老爸身材一样,只要不是太艳丽的东西,你的衣服他都能穿。而且——正好给他的‘老克勒’范提供了最佳后勤保障。”华少的父亲是上海人,有着上海老派绅士的作风,头发往后梳得整整齐齐,一副金丝边眼镜擦得锃亮,平时要出门了,就直接到华少的衣橱里拿衣服。妻子的“开导”让华少慢慢地由“偶尔自责”摇身一变成了“不时自喜”,偶尔再愧疚的时候,干脆就直接自嘲自己也“老克勒”了。
除了“骚包”爱臭美,华少还能将锅勺掌得和话筒一样熟练。华少的厨艺多少有点家传的味道,因为老爸好这个,经常让他打下手,久而久之他就跟自己较上了劲,觉得大人能做的事自己也行,从此便与厨房结了缘。虽然在老爸眼中他这个徒弟至今尚不能出师,但这一招半式用来哄妻子开心,或与儿子共享天伦之乐,已是绰绰有余。一次,因为一点小事华少与妻子闹了别扭,一生气甩门走了。可一出门他就后悔了。怎么办?进退两难间,他灵机一动,直奔菜市场买了满满几兜菜回家。进门后他像没事一样随口招呼道:“老婆,我买菜回来了,给你做好吃的啊。”一句话,一顿饭,就化解了一场小危机。
因为爱好美食,华少越发会营造浪漫气氛。华少和妻子都很喜欢葡萄酒,为了搭配不同的葡萄酒,他还收藏了不少葡萄酒杯。而什么时候会想到喝上一杯呢?“大凡在家和老婆一起看电影时,我们准会开瓶酒,借着酒香,在虚拟的声色世界里细品真实的幸福。”
但这样的闲暇显然少之又少。除了做主持,爱好广泛的华少还在各个领域大显身手。他演过话剧,出过书,编过剧本,还在电视剧《七年之痒》中担任男一号。2012年9月,他拍摄的励志爱情微电影《一个婚礼和一个葬礼》杀青,而另一部他创作的“现代版洛丽塔”微电影也即将开拍。为什么要把自己弄得如此忙碌?华少总会笑笑说:“我想要早点退休,就得努力运动起来,一方面尽快让自己的乐趣得到满足,另一方面也通过工作创造更多的物质条件,能把身边我爱的人照顾得很好。为了这个时刻早点到来,唯有现在多做一些。”
有人说,华少长了一张劳动人民的脸,一对眼镜片厚得像啤酒瓶,还是大暴牙,怎么就成了主持界的“黑马”了呢?或者,一个男人,有担当,敢作为,心系家人,即便他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帅哥,其魅力也能无愧于“好男人”的评价吧。
编辑/曹雯
cw_079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