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开迷雾,告诉你感冒的“真相”

2012-04-29 00:00:00汪玉珍
家庭百事通 2012年3期

感冒,人人得过,虽非大病,但个中滋味实不好受。尤其是众多传言真真假假,令人莫衷一是,澄清传言弄清真相大有必要哦。

传言1:感冒?你肯定是受寒了

真相:“主犯”是病毒,受寒只是“帮凶”。

医学解析

生活中你一定不时听到来自父母、同事或朋友的此类忠告。其实,感冒的真正祸首是病毒,受寒只是会导致抵抗力下降,给病毒入侵以可乘之机。感冒病毒有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埃可病毒等130多种。在一种病毒感染治愈后不久,还有可能被另一种病毒感染。

儿童每年会感冒8~10次,这不是因为抵抗力差,而是因为孩子上学后接触的人多,病毒传播的几率增大之故。

感冒病毒在空气湿度达到50%以上时可迅速夭亡,冬天因空气干燥,大大延长了病毒的存活时间,这才是冬季寒冷季节感冒多发的原因。加上人们为避寒而减少户外活动,封闭的环境与不流通的空气中更易让病毒活跃。可见,要想冬季减少感冒,应该在保暖的同时改善环境(如室内通风,使用加湿器为空气增湿),尽量少去人多的场所,才有效果。

传言2:戴上口罩就不得感冒

真相:保持手部清洁最重要。

医学解析

以往一直将飞沫(患者咳出来的喷雾)当做扩散感冒病毒的主要渠道,因此提倡戴口罩来预防。其实,唾液传播病毒的几率仅为其他途径的1/8000,主要传播途径应该是咳嗽、喷嚏和手部,其中手的接触最危险。因为病毒能在手上存活2小时,当你不经意间用手触摸鼻子、眼睛等脸部器官时,病毒便乘机进入鼻腔或咽部进行繁殖。所以,注意手部卫生才是最可靠的预防感冒的方法,如经常用肥皂洗手,洗手前不要用手摸脸等。

另外,患感冒的几率还与职业有关,大约47%的办公电脑、46%的鼠标和45%的电话带有感冒病毒。所以,律师、教师、会计、银行职员等成为最容易中招的群体,应更加注意防范。

传言3:感冒吃点特效药吧

真相:感冒没有特效药,感冒药要慎用。

医学解析

迄今为止感冒尚无特效药。当你出现咽喉肿痛、打喷嚏、鼻塞流涕等症状时,感冒病毒已经在你的体内潜伏1~2天了,一般需要7天左右才会自行消失。常见的感冒药如康泰克、黑与白、泰诺林等,多以改善症状为主,且同样有副作用。

服用感冒药时应注意:只用一种感冒药,避免混用含多种药物成分的品种;感冒初期服用2~3天即可,切勿长时间服用;儿童尤其要慎服,2岁内孩子最好不服;服药期间不可饮酒,因为酒精可能加重感冒药对肝、肾、胃等脏器的损伤。

另外,不要随意加用抗生素。一来在感冒初期,体内的免疫细胞会杀灭入侵的病毒,若用抗生素反降低自身免疫力;二来抗生素对病毒无能为力,还会导致副作用。只有当感冒病情加重,如出现高烧、咳嗽或血中白细胞升高,或并发了扁桃腺炎、支气管炎,才需要加用抗生素。

至于感冒期间的不适症状,可通过其他方式来解决。如喉痛可用淡盐水缓慢漱口(将7.5克食盐溶于250毫升温水中,每隔6~8小时漱1次),也可用含片或喷雾(如西瓜霜含片、华素片等);咳嗽可服止咳糖浆;鼻塞可吸热蒸汽或薄荷油,也可使用滴鼻液等。

传言4:感冒出点汗就好

真相:最好的感冒药——休息。

医学解析

有的人患感冒后擅自加大活动量,或是多干重体力活,想以活动出汗来求得症状缓解。诚然,少数体质较强、感冒初期且症状较轻的人可能如愿,但多数人尤其是儿童、体弱者和老人往往会适得其反。感冒时人体代谢加强,能量消耗增加,加之缺乏食欲,营养减少,抵抗力下降,加大活动量势必增加体内能量消耗,削弱抵抗力,不利于感冒的康复。更严重的是个别患者可能诱发心肌炎,有生命危险。

最好的办法是给自己找张舒适的床躺下来,体息2~3天,保证每天8小时睡眠。记住:最好的感冒药是休息。

传言5:感冒药吃好点,增强低抗力

真相:适量进餐,少吃甜食与高蛋白,多食用含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的食物。

医学解析

感冒时宜饿不宜饱,奥妙在于适度的饥饿状态,可以使机体产生大量对抗感染的物质。吃好的说法不利于感冒康复,因为一般所谓的好食品,不外乎肉、蛋类,蛋白质含量丰富,但是蛋白质的“剩余热量”高(医学上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大大超过另外两种产能营养素(即脂肪与碳水化合物)。大量进食这类食品,无异于“火上浇油”,使感冒发烧者的体温更高。

吃甜食是又一个误区。首先,生病后消化道分泌液减少,消化酶活力降低,食欲已有所下降,若再进甜食,大量消耗维生素B1,则消化液将进一步减少,食欲岂不更差?再者,甜食会对免疫力产生消极影响。所以,感冒者要尽量少吃甜食与高蛋白,多食用含高维生素、高微量元素的食物,粥类、水果、蔬菜等才是佳品。

传言6:感冒吃中成药最好了

真相:使用中药要分清寒热。

医学解析

许多人患上感冒后,不管症状是什么,都会吃同一种中成药。其实,感冒有风寒与风热之分,区别对待才是明智之举。

先说风寒感冒,特征是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瘁,咳嗽,痰多稀白。宜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可选择的有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宣理肺丸。

至于风热感冒,特征是发热重,头部痛胀,咽喉肿痛,口干欲饮,咳嗽,痰黄稠。宜用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等。

另外,不要迷信打针、输液。由于中药注射液质量工艺水平不一,近年来注射事故频频发生,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多,务必谨慎对待,以保安全。

编辑/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