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银川,听南女士说银川,颇有所悟。
南女士说,银川之所以叫银川,与漫山遍野的羊有关,因为羊是银白色的。于是说到羊的种种好处。她说:“鲜活的鲜,右边是羊;美丽的美,上面是羊;善良的善,上面也是羊。”经她这么一说,我却忽然想到,鲜活的鲜右边是羊,因为羊肉可以满足人的口舌之需,成为人的美味佳肴;美丽的美上面是羊,因为羊皮可以满足人的躯体之用,成为人的精美衣饰;善良的善上面是羊,因为羊天性温顺任人宰割。这种鲜活、美丽与善良,只是对于能够支配它们的人而言,对羊本身,完全没有意义,或许反而大大有害哩。
南女士说到北人与南人。她说:“北人阳刚,南人阴柔。所以,中国历史上当皇帝统治天下的,几乎都是北人而不是南人。”经她如此一提,我又暗自思忖,从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到成吉思汗与努尔哈赤,中国历史果然如此,即使是朱元璋的老家凤阳,也已在长江以北,便发问道:“你说的‘北人阳刚,南人阴柔’,是否包含了北人很牛,南人很鬼的意思?”南女士说:“也可以这样理解。”于是我想,所谓南人很鬼,其实也是迫不得已的,他们的要求并不高,企图也不可恶——不想成为任人宰割的羊,如此而已。强权者与弱势者,权贵与百姓,或许也有类似的情形。
南女士又从北人与南人的话题引出宁夏这个地名。宁夏这个地方,在长达一百八十九年的历史中,称为西夏王国。因为建立西夏的党项族人也是阳刚的北人,蒙古军费了很大力气,才将西夏王国灭掉,后实行斩尽杀绝的政策,连西夏的文献资料都差不多烧光了,致使西夏王国成了一个神秘的王国。幸存的党项族人也不知跑到哪里去了,回族人是后来才入住这个地方的。元的统治者祈望这一方的安宁,将西夏王国故地改称宁夏。
人民网上有人说,元代不尊孔,所以与秦代一样短命,这说法大可商榷。首先,与秦相比,元朝历史不能算短。更主要的是,与秦的焚书坑儒不同,对西夏文明采取毁灭性手段的元朝统治者一统中国之后,也在尊孔上下过工夫,以至在大德十一年将孔子加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他们或许以为,孔子的学说是有助驯化百姓的,而整个帝国的庶民都能像羊一样温顺善良时,就能使他们得到“鲜活”与“美丽”的感觉。
我还发现,史上有几位杀人如麻的帝王,尊孔祭孔都毫不含糊。率先“独尊儒术”的汉武帝自不必说,灭了方孝孺十族的朱棣,尊孔也尊得相当起劲,“康乾盛世”时制造“文字狱”的规模史无前例,祭孔仪制也登峰造极,不知他们是否曾有类似的考虑,“英雄”所见略同。总之,对那些自己并不“仁义”而一味地要别人“仁义”的人,应该多留点心眼,他们鼓吹“仁义”越起劲,人们就越要警惕。
我的思绪正在脱缰跑马之时,忽有一辆车跑到我们前面去了。这是一辆货车,放了两层笼子,上层是羊,下层也是羊,眼睛都骨碌碌地瞧着落在它们后面的载人的客车,偶尔发出“咩咩”的叫声,神态安然而且宁静。它们一定不会知道,自己正在被人拉去哪里。
多么鲜活、美丽而又善良的羊呵!
【原载2011年12月3日《文汇报·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