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是人非

2012-04-29 00:00:00徐敏
新西部 2012年10期

狗是人非情难休,欲语泪先流。关于狗的短文已经写过多篇,但总觉意犹未尽。日前,看了一部美国影片,故事平铺直叙,而寓意深刻感人。9岁男孩威利过生日,母亲送给他一只小狗,但父亲严厉阻止,反对让孩子养狗,理由是:他还是个孩子,养狗需要付出极大的责任,要是孩子爱上或对狗产生了依赖怎么办?母亲则认为,威利9岁了(因为生性羸弱,常遭受其他孩子的嘲笑和欺辱),需要朋友,需要成为有责任心的男孩子,这才是真正目的所在。

然而,作为在墨西哥战争中失去一条腿的父亲,坦诚自己失去的太多,他曾经一度被小镇上的人们瞧不起,心灵备受折磨,他不想让孩子过早接受失去的痛苦。狗会死去,会生病,会被汽车压死,会离家出走……迟早有一天,会让孩子为它伤心伤感,他还没到能够承受这一切的年纪,还很脆弱、敏感,还应付不了生活的打击。但母亲却坚持想让威利拥有这只小狗,她反对父亲将孩子与生活隔离。影片围绕孩子与狗之爱、孩子与狗的心理成长过程展开。

影片最令人心灵悸动的地方是,在一次棒球比赛中,多少有些智障的威利因为行动笨拙,击球、接球均落败,小狗斯齐普为了帮他,冲进赛场抢球。已经沮丧至极的威利,竟恼羞成怒地向夺球而来的小狗狠狠煽了一巴掌。全场哗然,人们纷纷以无言抗议谴责威利的这一过失举动,同学们也鄙夷地离他而去。小狗由于被打怏怏失踪。最终,为了寻找小狗斯齐普,孩子们又走到了一起。

作为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古国,我们太缺少培植这种普世价值观。在全国范围内,禁狗令频频出台,打狗、杀狗成为必然的一种手段补充,全然丧失了对生命最起码的尊重。影片中有句话发人深省: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杀戮!布衣以为,所谓忠诚是无条件的,而世上配得上忠诚二字的,非狗莫属,然而当下,就连我们身边这惟一仅存的一点点忠诚,亦遭遇四处围剿,四面楚歌,赶尽杀绝的命运。试问,灭绝了忠诚,我们还将拥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