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0岁的张军出生在内蒙古准格尔旗一个叫五家尧的偏僻小村庄。这里地处总面积达2万平方公里的库布齐沙漠边缘,因距离北京较近,黄沙能轻而易举地刮到首都。大漠里除偶尔能看到少量沙拐枣、梭梭和骆驼刺等沙生植物外,到处一片荒凉。
张军早年学了一手漂亮的木匠手艺,1990年就跑到建筑工地上做木工活。后来,当他发现搞家庭装修特别能赚钱时,就跑到一家装修公司打工,结果一年不到从设计到施工就摸得门清。1995年,他成立了自己的建筑装饰公司,第一年就赚了几十万元。到2005年,他已积累了一笔非常可观的财富。
手里有了钱,张军先给家乡人修了一条小公路。2006年6月,张军当选为五家尧的村支书,决心踏踏实实为乡亲们干些实事儿。
这年9月,通过朋友介绍,张军找到呼和浩特市一家企业,老总答应投资3000万元,来村里种植中药材并建厂进行深加工。这个项目一旦搞成,肯定能带动很多农民脱贫致富,张军非常高兴。他一回到村上,就和村民签下了1500亩地的承包协议,有关费用也当场付清。
可让张军没想到的是,当他兴冲冲地再去找那家企业时,那位老总却突然说这个项目没有论证清楚,他们暂时不准备投资了。张军顿时晕了,既生气又特别难受。新官上任办的第一件事就出了岔子,回去怎么向村民交代啊!
思来想去,张军决定豁出去了,他给1500亩承包地想了一个出路—种菜!2007年8月,他从山东寿光高薪聘请了一批技术员,一口气投资1000多万元,建成650栋温室大棚。
起初,张军在大棚里种了一些反季节蔬菜,收获还不错,可因为对市场不熟悉,遇到很强的竞争对手,并没有挣到钱。后来,他采取给各个乡蔬菜销售点送菜上门的办法,吸引很多零售商跟他签订了长期供销协议。2008年春节前的3个月,他种植的20万公斤蔬菜顺利售出,一下进账100多万元。
一天,呼和浩特市的一位朋友来玩,张军就用自产的蔬菜和本地羊肉等来招待他,没想到这位大老板品尝后赞不绝口,立即建议用这里的材料,合伙在省城开家大酒店。酒店顺利开张,而且很快就扩张到3家,张军又乘势建起一个存栏量多达2500只的养羊场,同时还种植西瓜、哈蜜瓜等各种沙漠瓜果。
2009年,随着五家尧的果蔬和肉类名气越来越大,张军果断在国家工商行政总局注册了“五家尧子”商标,涵盖了这里所有的农副产品。第二年,张军就把“五家尧子”蔬菜打进北京市场,甚至很多外国使馆都只认他的这个商标。这时,首都一家企业因看好张军的土地和品牌资源,主动找上门来提出联合经营,对方提供的第一笔资金就高达两亿元。
有了雄厚的资金,张军如鱼得水。为发展高效农业,他与以色列海泽拉公司合作引进了世界最先进的大棚、种子和种植技术。同时,所有作物全部采用美国欧甘公司的进口营养肥及印拣素生物农药,这种无毒农药可作用于昆虫的内分泌系统,使害虫的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免疫及遗传物质受到损害,不会对大气、水源等造成任何污染,更不会有农药残留。
记者在张军的农场看到,瑞典KUTYGF果堆满枝头、日本南瓜垂挂如帘、法国彩椒五彩斑斓……荟萃在这里的国内外名优蔬菜瓜果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尤其很多新奇特品种,如可生吃的香蕉葫芦等,不仅造型美观,味道还非常好。
大棚的操作系统都被安置在一间宽敞明亮的监控室里,摁摁电钮,遮阳网就能自动收卷。大棚内,姹紫嫣红的蔬菜经人工采摘后,挑选出因畸形或个头较小不达标的次品,整理装箱后进入市场,最终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
2011年,张军的万亩果蔬生产基地拿到国家有机食品认证,这就等于拿到了包括香港地区在内的全国市场准入“金牌”。 “现在技术提高了,产量也上来了。去年过年的时候,我们的草莓80元一斤,照样供不应求。”其实不仅仅是草莓,基地生产的其它瓜果、蔬菜和羊肉等,价格都是同类产品的一倍甚至数倍,但在上海、广州等地仍然非常畅销。
去年,深圳一家涉农企业又慕名和张军联手,在这里建了一座大型养殖基地,现在生猪存栏达到3万头。他们自己种植玉米、土豆等喂猪,猪粪进沼气池,沼气免费供给村民照明做饭,再用沼液沼渣作肥料,生产名副其实的绿色有机果蔬。
现在,当地村民经培训后大多成了张军公司的员工,月工资高达四五千元。全村统一修建了漂亮的连体别墅,村上还修建有广场、剧院及一家很不错的剧团,甚至还办有《五家尧村报》和《新农月刊》村刊。
如今张军又有了一个大计划,他准备把全乡20万亩盐碱地全部承包下来,建成一个种养和旅游基地。他雄心勃勃地说,几年后,这20万亩盐碱地就会成为一个能让全国人放心的“超级菜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