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的孟定镇,因为有国家一类开放的口岸,便成为云南省惟一的副县级镇。
孟定镇还是云南三大傣乡之一,“孟定”傣语意为“弹弦的地方”,大地如琴,江河如弦,四季如夏。境内聚居着傣、汉、佤、景颇、德昂等23个民族。其离奇神秘的洞景佛寺,是境内傣族群众、境外缅甸人及东南亚佛教信徒的朝拜圣地。
孟定镇芒团村,因有500年历史遗存的傣族手工制造白棉纸技艺,获得“中华傣家造纸第一村”之美誉,还被国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全村家家户户均掌握造纸技艺。
芒团造纸是傣族一种古老、生态的造纸工艺。据传芒团傣族五、六百年前迁入时就开始制造这种白棉纸,并被土司指定为官家专用纸,每年向土司进贡。造纸术的传承主要靠口传、心授和亲自示范,且手艺只传女不传男。女孩子一旦成年或成为进门的媳妇,便要开始学习造纸术,于是便有了“不会抄纸养不了家”的说法。
白棉纸的原料主要是漫山遍野自然生长的构树皮和草木灰,经过浸泡、蒸煮、捣桨、抄、晾晒五步流程和浸泡、踩压、拌灰、装锅、蒸煮、漂洗、槌打、抄纸、晒纸、砑光、揭纸十一道工序制作而成。纸质具有坚韧洁白、柔软光滑、久存不陈、透水性好、防腐防蛀、力撕不破等特点,被旧时官府用来颁布告示及公文行文、佛寺用来抄写经文,如今则被银行用来捆扎人民币、茶叶商用来包装普洱茶、文人墨客用来写字作画、民间用来剪纸刺绣、裱龙糊凤等等,深受消费者喜爱,远销国内和泰国、缅甸等国家和地区。
芒团的构树皮手工造纸工艺从造纸的原料看,它是古代造纸术的延续;从工艺流程看,它是造纸术发明初期的历史再现;从应用范围看,它是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载体,更是中华民族文化创造力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