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新课程标准》指出语言技能是构成语言交际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技能包括听、说、读、写四种技能以及这四种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这四种技能在语言学习和交际中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作为英语教学四项基本技能之一,写作能客观地反映学习者的思维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反映学习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纵观近几年各省市的英语高考题,对这一技能的考查分值的比重也在增加。
目前中学英语写作教学中存在着一些弊端。如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只是就写作而教,忽视了语言学习的实践性,学生的写作水平难以提高,学生失去了信心,害怕写作中出错。学生听得多而说得少,看得多而写得少,因此学生说和写的能力远不如听和读的能力。
如果学生能充分地掌握写作技能,不管其题型中以什么样的命题方式出现,学生都能轻易进行写作。所以我们不该只在上写作课时教写作,而应该把训练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落实于普通的常规教学之中。经过几年探索,笔者采用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在教学中大胆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坚持每单元听写练习
听写练习一般在教师完成一个单元的教学之后进行。听写的内容可包括本单元重点单词、词组及重点句型。根据人的记忆曲线,有时可以适当插入个别已学过单元的重点单词、词组及重点句型,变短时记忆为长时记忆,最终使课堂知识变为学生自身的知识储备,为写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单词和词组的记忆是写出正确语句的前提和保证,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二、使用单词、词组及句型造句
学生在记重点单词、词组和句型的基础上,还应创造性地去运用这些语言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读出或写出所造句子,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理解语言知识。
三、默写练习
教师在完成一课或一单元教学后,课堂最后留出一点时间,让学生默写一段或几段文章,或默写本单元的重点句型。课文上的语言都是经过专家审定的,具有权威性、精确性,有利于学生模仿写作,也有利于学生深层次理解课文。笔者常在上新课之前和学生一起背诵课文中几段文章或部分句型,并常常鼓励学生在课外相互背诵,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英汉互译
英汉互译是一种比较传统的练习,采用英汉互译练习形式,对练习写作有很大帮助。它方法灵活,操作简便,也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听力,学生可以在不经意间学习英语表达方法。
五、句型转换,普通表达
这一环节提高了对教师的要求,教师需要查找课外资料,也可以自编一些句型转换练习,如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的转换、多种句型的转换,这一练习可以使学生的思路变得更加活跃,以便他们更好地应对书面表达中遇到的一些生僻词句的表达。
六、改写或是缩写课文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用刚学过的英语课文,改写或缩写课文,学生以另外一种方式表达文章的内容,也可起到提高写作水平的作用,也是进一步学习课文的又一手段。
七、限时作文,当场批改或同学互改
有些教师对批改作文深感头痛改,常常要花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才能将全班的作文改完,批改后的作文布满了圈圈点点,往往成了教师自己的作品,而且收效甚微。
教师可以采用当面批改,当面点评,学生当面订正的办法。笔者常常在英语早读课时当面批改作文,先划出学生出错的地方,再让他们订正,订正完后再批改。这样学生既感兴趣,又能感受到进步的喜悦。
八、摘抄名人名言,好词好句
名人名言和好词好句的摘抄,有利于学生扩大课文知识面,无形中增加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能够对学生在以后写作中运用这些语言知识打好坚实基础。笔者常常建议学生阅读一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并把里面的好词好句摘抄下来。几年下来,学生的词汇量得到了提高,写出的句型也多种多样。
语言的四项基本技能,我们不能顾此失彼。我们不应因高考客观选择题多,在教学过程中丢弃写作训练,而应当做到听、说、读、写训练相互结合。以上的八个方法是一个系统的过程,环环相扣,经过反复实践,得到了良好的效果。如果语言学习者能坚持训练,相信一定能在语言学习中更上一层楼。?筝
参考文献:
[1] 卢晓仙. 如何从命题的角度把握英语测试的真实性原则[J].课程·教材·教法,2003(8).
(作者单位:江西省泰和中学)
编辑:杨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