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行动】招商局长盗办信用卡60余张,诈骗近百万

2012-04-29 00:00:00钟健
莫愁·时代人物 2012年1期

苏州科技学院石湖校区的传达室外,一个身材高大的身影正在拼命地向前奔跑,身后有几个年轻人正紧紧追赶。没跑多远,这个身影一个趔趄摔倒在地,被随后赶上来的几个年轻人按在地上……这一幕发生在2010年7月2日上午,那个在前面跑的人是某市招商局局长助理兼苏州分局局长方超,后面追他的是苏州市公安局经侦大队的干警。

身为某市招商局局长助理兼驻苏州招商分局局长的方超有着大好的前途,他的被立案调查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他竟然盗用别人的身份信息在各家银行办理信用卡,从而骗得近百万元赃款,用以满足自己膨胀的物欲!

有卡的感觉真好

方超出生在苏北的农村,父母都是以种地为生的农民,一年到头只能节衣缩食地过日子。在这样的家庭中成长,方超过早认识到钱的重要性。当时小小年纪的他认为:要获得更多的钱,就要努力读书,将来考取大学,然后当个大官!为了这条他为自己设定的道路,他把学习放在了第一位,从小学开始,他的成绩就一直是班上最好的。1997年8月,方超收到徐州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全家就像中了大奖一样兴高采烈。

大学毕业后,方超顺利地在家乡一所中学当了老师,终于过上了不用种地养猪的生活,可是不久后,他又不满足于自己的平淡生活了。2005年,他在“改变生活”的梦想支撑下,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班,主修体育经济管理。

在华东师范大学学习期间,方超把大部分时间放在学习上,大上海的繁华与他的生活形成了巨大反差。他确实有些积蓄,但只够维持基本的生活,在上海这样一个消费水平比较高的城市,他无疑是个穷人。

2005年10月的一天,方超正在宿舍里看书,外边传来一阵敲门声。打开门,门外站着一个年轻的小伙子。

“先生你好!我是办理银行信用卡的代理,你办过信用卡吗?”

方超对信用卡有所了解,同宿舍的几个同学早就有了,而他一直觉得自己不需要这个,所以没办。现在既然有人上门办理了,他想就听听对方的宣传吧。

“先生,你填写一下这张表格,我就送你一个保温杯,这张卡可以透支五千元,只要在规定还款期里还给银行,银行是不收任何费用的。而且这张卡是免年费的,只要你把信息填在这张表上,我再给你的身份证拍个照就行了,以后你可以去注销掉这张卡片。”年轻小伙说得口若悬河,方超听得云里雾里。

填个表就能得到一个保温杯?方超立即接过那个小伙子递来的表格。由于他住的宿舍没有邮箱,所以他在通信地址一栏上填的是校传达室。表格填完,小伙子熟练地从包里拿出一个数码相机,对着方超的身份证拍了个照,然后把那个保温杯递给了方超。

几天后,方超去校传达室收信的时候,看到收发信息板上写有他的一封挂号信,他没带身份证,于是就和收发室的大爷商量,说了自己的学籍、姓名后,大爷竟然很随意地就把那封挂号信给他了。

打开信,里边是银行寄来的信用卡。一路把玩着那张信用卡,方超想:办信用卡原来这么简单。

一星期后,一个关系很好的同学过生日,邀请方超去参加生日宴会。方超正愁没有闲钱为那个同学买礼物,无意中翻出了钱包里那张信用卡,他灵机一动,拿着那张卡,去超市为同学刷了一盒高档巧克力,有卡的感觉真好!

迷途中越陷越深

这次经历给方超的感触很大,他觉得用信用卡消费,既可以解燃眉之急,又很体面。只是借了银行的钱终究是要还的,于是他开始研究起这张小小的卡片。他回想起办这张卡的时候,那个代理员在一不审核、二不比对的情况下就为他办理了信用卡,而且学校收发室里取卡、取账单也毫无障碍,那用别人的信息注册申请信用卡,不就不用还款了吗?

这个念头一出,方超立刻想到了他的专业课老师张某。说来也巧,这位张老师与他一样,来自苏北农村,更巧的是,他们在长相上也颇有几分相似。

办卡要有身份证,他悄悄弄到了张老师的身份证号与其他相关材料,找人做了张假身份证。拿着假证件,方超虽然提心吊胆,然而物质欲望的膨胀让他决定铤而走险。

也许是他事先准备周密,也许是银行的工作人员太粗心大意,第一张以别人名义办的信用卡竟然就这么容易地被方超拿到了手!

为了不被发现,他每次用这张卡消费后,都在最后还款期限内,按最低还款数额还钱。在校的几年里,方超用此伎俩竟然办理了二十多张信用卡,诈骗金额达到二十余万元。

2008年,方超顺利毕业,回到老家。9月,他在家乡的政府网站上看到了—个叫“毛遂自荐”的政务论坛,他写了份自荐书,以及一份关于本地经济发展前景的论文投了过去。没过几天,网站的负责人给方超发来了面试通知。经过几轮笔试、面试,方超顺利进入了当地招商局。没过多久,领导觉得他虽然年纪轻轻,但为人老成千练,且专业能力强,于是推荐他担任县招商局局长助理兼苏州招商分局局长,常驻苏州,为老家招商引资。

再次回到大城市,方超如鱼得水般地花天酒地。在大手大脚的同时,他也结交了不少人脉,这一点对他的工作倒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他招商引资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颇得领导与同事们的好评。

尽管表面上春风得意,实际上方超内心却苦不堪言。为了继续维持他的纸醉金迷,方超将视线对准了苏州市各大政府机关的在职公务员,因为以政府公务员的身份办理信用卡不但审核快,而且批下来的放款额度也相对较高。方超开始在各大政府网站的人才公示页面上,随意物色造假对象,继而去银行办理更多的信用卡,用以填补欠款。每次拿到新卡或账单,他总是会感到自己在金钱面前的无助。有一次,他经手一笔万元的公款时,心里不禁一动:只要施点手段,这笔公款就可以到自己的户头上!

犹豫半天,方超突然惊醒,自己的仕途刚刚开始,还有更高更有利可图的职位在等着自己,此时是搏业绩的时候,千万不能在经济上出半点差池。想到这里,方超惊出一身冷汗。

“还是玩转信用卡安全些!”方超觉得,只要自己渡过目前的初级阶段,他相信随着事业的成功、职位的不断升迁,将来一次性还清欠款只是小菜一碟,而且神不知鬼不觉。

一次次成功骗得信用卡,方超的胆子越来越大,加上之前在上海骗办的卡片,他已经拥有几十张信用卡。而此时他的欠款就像一个魔球,越滚越大。用这些钱,他在老家买了一套商品房,还买了一辆轿车。

被抓后悔不当初

一个大雨滂沱的夜晚,方超被一个惊雷吓醒,起身喝水的时候,他看到桌上堆放的那一叠厚厚的信用卡和账单时惊恐地发现,无论他怎么计算周转,都远远还不了信用卡透支的额度。以往尽管拆东墙补西墙,但都能还上款啊,但最近的这一次次透支,已经让这个窟窿大到无法收拾的地步了!正好这个时候,局里要通过竞聘产生一名副局长人选,方超全力以赴,他觉得自己已经没有退路了。他的发挥确实很出色,几乎所有人都看好他。

眼看着还款日期临近,惶恐不安中,方超不停地安慰自己:我是用别人的名义办的信用卡,就算迟几个月还也没有关系,反正银行找不到我。等银行找到我的时候,我肯定已经升职了,手里的钱也更多了,肯定能还上欠款了。这样一想,他心安了许多。

方超不怕夜晚,他怕的是夜晚从街上偶尔传来的警笛声。在继续诈取银行信用卡时,方超也逐步在提高自己的反侦察水平。为了不被银行发现,他总是集中在一个月的某几天进行刷卡套现,而所留的地址也频频更换,他还为此购买了四部手机。

他所留的账单地址也都是苏州市内各高校的集体信箱。三个月后,副局长职位尘埃落定,方超终于喘了一口气。在等待升职公示的日子里,方超想起了信用卡危机,总不能拖太长时间不还款啊,否则真的会出事的。他急忙在苏州政府网上寻找新的目标,来盗办信用卡,一边忙着伪造证件,一边再三提醒自己:这是最后一次了,这次周转过来后,就金盆洗手,再也不干这事了,要做一名真正的成功人士!

狐狸再狡猾也逃不过猎人的眼睛!2010年6月,苏州多个政府机关的公务员突然相继收到数家银行发来的信用卡巨额欠款通知单。这几位收到欠款通知单的公务员在与银行沟通后,一致否认了自己曾有过这样的高额消费欠款!

这一反常现象引起了多家银行的高度警惕,银行工作人员报警后,苏州市警方介入调查。

经过办案人员深入调查,一个户主叫李亮的新办信用卡账户浮出水面。从李亮留的资料上看,其为苏州市某政府部门科员,但留下的账单地址既不是单位地址,也不是家庭地址,而是某高校的收发室。

在银行的配合下,苏州市警方办案人员开始在该地址蹲守。第二天上午,一个高大的身影来到收发室,要求取一封寄给李亮的挂号信。当收发室值班人员要求其出示身份证时,他把身份证在值班人员面前一晃便赶忙收了起来。当值班人员要求再次审验时,他竟然拔腿就跑。于是上演了本文开头描写的一幕。

看守所里,方超要求前来探望的父母为其购买了有关信用卡诈骗的法律书籍,每当夜深人静时,回想书上阐述的条款,方超一一对照自己的罪行,后背总有一阵阵的凉意。截止案发时,他已疯狂骗得银行六十多张信用卡,案值近百万元。在听到方超被警方带走的消息后,他单位的领导与同事都不敢相信,这样一个有着高学历,业务能力又那么强,有着大好前途的年轻人竟然能干出如此荒谬的事来。方超的父母更是无法接受含辛茹苦培养出来的儿子竟然走入歧途这个现实,整日以泪洗面……(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视为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