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现状及培养策略

2012-04-29 00:00:00樊荣萍付蕊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2年10期

英语阅读是学生获取、理解和吸收语言信息最重要的手段,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修改后的《中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明确把中学英语阅读分为三个层次水平,着重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第一层次是培养学生细致观察语言、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验证等逻辑思维能力;第二层次是培养学生速读的能力以及阅读的兴趣;第三层次是扩大学生的词汇,增加文化背景知识。

一、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现状分析

1.选择的阅读材料单一

一些教师要求学生阅读的文章材料,只是根据自己的兴趣、喜好和便利程度来选择,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不喜欢、不熟悉、无法整体把握和理解文章,使学生只能纠缠于个别生词或句子,无法做到从整体结构上分析理解文章,所以根本达不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目的。

2.陈旧被动的阅读习惯

教师提供的“一厢情愿”的阅读文章,并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学生只会被动完成教师交给的阅读任务,不能根据自己的喜好阅读,学生在阅读时只会用手或用笔指着单个的词逐个看,看不到完整的句子,没有将前后文联系起来联想。因此严重影响了阅读速度,导致阅读速度缓慢,甚至不能按要求完成阅读任务。

3.备用的语法知识薄弱

备用充足的语法知识是顺利实现阅读理解文章的基础和条件,但目前看相当多的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和储备足够的语法知识,即使有的学生掌握了一部分语法知识,也只是僵化死板地套用。更何况有些学生词汇量缺乏、学习缺乏自信心,以及存在逻辑思维能力混乱、心里默读不良习惯、不能正确联系语境进行上下文分析等问题,导致影响了学生的连贯性思维,无法达成对阅读材料的整体性理解。

4.教师的训练方法简单

学生正确的阅读方法和良好习惯来源于教师正确的训练指导方法,但有些教师并没有很好地重视学生的阅读方法培养,甚至采用了不正确的训练方法。比如有的教师把阅读材料分解成孤立的语言知识点进行教学,导致学生被动阅读和思考,断章取义,失去了英语阅读材料的应有功能。

5.学生的阅读技巧缺乏

由于忽视了学生阅读方法的训练或失误的训练环节,学生在没有得到正确的阅读技巧指导的前提下草率阅读文章,只注重细节信息,忽略宏观阅读技能的支撑,学生在磕磕绊绊的阅读中速度缓慢,这样的环境只会使学生逐渐失去阅读兴趣,甚至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培养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1.激活背景资料

教师在安排学生阅读文章前,必须传授或鼓励学生首先搜集围绕阅读资料的相关背景知识,便于学生对阅读文章与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或熟知的故事类知识等产生联想、迁移、猜想和推断,这样就会大大降低阅读理解的难度。也可以通过强化学生的课外阅读,了解科普知识、西方文化、最新的科技成果和名人轶事等,在课上或课外相互交流,共同提高。

2.积累阅读词汇

要想顺利阅读文章,丰富的词汇知识是基础,足够量的词汇才能使学生避免阅读的尴尬和痛苦。教师在英语教学和阅读教学中,必须鼓励和要求学生奠定一定词汇量做基础。同时,使学生了解构词方法,通过前缀、后缀、词性变异等技巧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还要培养学生通过上下文来猜测词义的能力,它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词汇量,提高阅读能力就成了一句空话。但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大量的单词对教师和学生来说仍然是一个难题。词汇量的积累确实应该在学习英语的初级阶段就作为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来抓,并持之以恒。

3.传授阅读技巧

掌握科学的阅读技巧是提高英语阅读能力的关键。正确的阅读策略及技巧是扩充学生信息的钥匙,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是必须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法,并能根据阅读对象及要求灵活运用阅读方法,达到理想的阅读效果。针对学生英语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突破阅读教学就是语言知识教学的旧框框,把好文章整体关,将语言、语言知识和文化沟通融为一体。

4.提高阅读速度

提高阅读质量纵然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是重要因素之一,受传统教学因素影响,以往学生在阅读中往往忽略阅读速度,教师也要求学生对阅读文章在细读、精度上下功夫,要逐字逐句、细嚼慢咽地解读、吸收,以为这样就会提高阅读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其实这恰恰是阅读质量提高的误区。真正的阅读质量是建立在适当的阅读速度基础上的,要抓阅读材料的“大意”,要关注语篇层面,而不是单纯通过词语层面实现阅读任务。当然,一味追求速度,忽视理解的做法也是低效甚至无效的阅读。正确的阅读方法是既要保持一定速度的递增阅读,还要重视重复阅读、班级同步阅读及自控阅读。

5.验证阅读策略

阅读学习验证,就是将学生的阅读学习和感悟反思进行有效的融合,真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让学生由被动阅读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探究,成为一种自觉学习的有效推动力。学生通过表达的方式来验证自己的学习体验,一方面,能够帮助他们加深对语言文本的理解感悟,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感悟能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验证阅读的关键是学生对阅读质量的自我验证和自我考核,教师的作用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能力的培养,还要对学生阅读验证技能的培养加以关注,巩固阅读成果。验证的含义就是对阅读的内容进行检验或测验精确性或准确性,只有在阅读过程中不断采取验证策略,才能发挥阅读对英语教学应有的作用。

6.培养阅读兴趣

阅读不是简单地重复文字辨认、信息传递、读者被动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一个活跃的心理渐变过程,在整个阅读过程中学生自始自终要处于积极主动的兴奋状态,而这些必须建立在学生要有浓厚阅读兴趣的基础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很多学生对英语阅读毫无兴趣。有的学生只乐于做单项填空题,对阅读文章兴趣索然。结果这些学生一做阅读题就错误百出,要么是阅读速度太慢,要么就是理解出现偏差。因此,也就根本谈不上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生获得阅读能力的基础首先是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此,教师要善于把握机遇,了解学生,分析学生的情绪状态,不同年级用不同方法捕捉学生的学习兴奋点,以培养学生的学科兴趣。

7.评估阅读效果

评估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因为评估能为教师及时验证阅读训练的成效,在此基础上便于调整教学计划、完善教学方法,同时使学生通过某一个阶段的学习来检测自己的阅读能力提高状况和效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自己的自我阅读学习,总结经验教训,便于调整自己的阅读思路和方法,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形成和发展。阅读效果的评价要以学生为主体,坚持着眼发展、尊重差异、发扬民主、引导质疑、允许选择、鼓励创新等原则,做到科学、有效和准确。阅读效果的评估可采取制订具体的评估目标、确定评估的信息内容、区分评估信息类型、实施并调整评价内容、记录学生进步、学生参与、管理评估时间、交流评估结果等步骤来进行。阅读评估要尽可能做到全过程评价,通过评估使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使学生学会分析自己的成绩与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提高。

总之,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短时见效的,学生要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运用所学的正确方法和技巧经过大量实践,日积月累的努力才能实现。不断储备一定的词汇量和语法知识是实现顺利完成阅读任务的基础;培养阅读兴趣,养成阅读习惯是提高阅读能力的前提;强化学生识别字面意义,理解、鉴赏和评价作品的能力,具备快速阅读、逻辑推理、评价和判断等技能是实现阅读有效性的保证;让学生提高文化意识,掌握尽可能多的知识,增加获取信息量,扩大知识面是实现英语教学目的,提高和发展学生阅读能力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 张正东,陈治安,李力.英语教学的现状与发展.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 葛连干.从一节公开课看高中英语教学的定位与活动设计.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10(1).

[4] 王媛.有效阅读教学设计实例解析.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2009(8).

[5] 王长喜.标准阅读优化设计80篇.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7.

(责任编辑 郭振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