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时装点春天的主角

2012-04-29 00:00:00吕麦
作文新天地(初中版) 2012年6期

如果一本书读完,思绪、情感沉浸在里头,久久“拔”不出来,那这本书,无疑是一本超级好书。《钟鼓楼》当属此列。

《钟鼓楼》透过八十年代老北京的“芸芸众生”,折射出社会众生相和一个经久不衰的真理:人,可以改变和决定自己的命运。

荀磊,普通工人的孩子,住在小胡同的大杂院。经受着贫穷、卑微,和那个“交白卷光荣”的特殊时代。英语课上,老师在台上讲,教室里却好似开茶馆。聊天的聊天,打牌的打牌,只有坐在第一排的荀磊,竖起两只耳朵,瞪大一双眼睛,一丝不苟地听……他成了学校里英语最拔尖的学生。

恰逢外事部门向全市公开招聘,老师推荐荀磊去参考。竞争激烈、残酷,更有“拼爹”的“后门”。可最终,毫无背景的荀磊还是被录取,并被单位保送到英国留学。

当荀磊和老师诧异这一公正结果时,招办人员说:荀磊考那么好,倘若不录取,实在对不起天理良心啊!原来,荀磊不但考了全市第一,且比第二名遥遥领先23分。“如果说要做到‘在公理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那么容易。但只要自己足够优秀,机遇终究长着‘天理和良心’。

京剧演员澹台智珠,被下放到工厂而随波逐流、心灰意冷地向命运低头,放弃了专业。可当他看到荀磊的勤奋后,惊醒了、惭愧了,思忖:连一株石缝里的小草,都在努力发芽,我是一棵开过小花的树,难道就这样自甘沉沦么?

于是,她开始每天凌晨起床练功、吊嗓子……人到中年,成了京剧舞台上的名角。每一个人,每一个世界,都是一面筛子,只要给出足够的时间,就会得到精确的选择。

或许,这是他们命好,遇到了好人和好的机会。的确,有时候,我们空有一身本领,却像《西游记》里的孙猴子一样,被死死地压在五指山下。《钟鼓楼》里那个父母双亡的路喜纯,不就是被小饭馆老板压着的“悟空”么?

路喜纯一心一意想跟师傅学习“红案”掌勺,将小饭馆的声誉从“质量不稳定”保持在“稳定”,赢得好口碑和更多顾客,为小饭馆创效益。

可是人心、世事,确实让人难以理解。那个势利的饭馆经理,偏偏让另一个一门心思想跳槽的人,占据着饭馆的重要岗位。正是他一手扶持、拉拔的这位,导致了饭馆的“质量不稳定”。

为此,路喜纯郁闷、生气。可师傅跟他说:“甭跟人置气,有你掌勺的时候。”是的,置气不如争气,咱只要学好本领。

可不是嘛,他顶替师傅,到薛家办婚宴,独自配菜、掌勺。结果怎样呢?就连新娘子家那个“各色”的七姑,都吃得眉开眼笑,赞不绝口。更是因了正派、厚道的做人处世原则,赢得了薛家全家人的尊重和怜爱。

薛纪徽也说:“难得遇上路师傅这么个好人,还教给我们让水管子怎样化冻……路师傅啊,真是欢迎你来串门儿,不光是来这儿,也欢迎你到我们那边的家去。我们那儿更好认,就在北海后门东边,恭俭胡同里头,你记下门牌号码……你可真去!”

路喜纯的同学,同样出生、生活于“石缝里”的卢宝桑,不知进取,没有生活目标不说,既不懂得自尊更不懂尊重别人。一个连自己都不尊重的人,又怎么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给别人造成痛苦,自己也痛苦”。

还有人说,出生决定了命运,只要“爹是李刚”,人生就会美好、灿烂,一帆风顺。书里的姚向东,可是个名副其实的“官二代”,可他却成了人人不待见的“小拽子”“小偷”“小流氓”。他,决定了自己的命运和人生。

所以,人的命运,并不羁绊于出生和背景;成功的定义,并不取决于地位和财富,而是有多少人喜欢你、尊重你。就像书里作者赞扬路喜纯的话:“他创造了美,并让许多人得到了这美。他自己也便获得了美感。”

当然,这其间,也有对美的亵渎和伤害,但是天下创造美的事业,哪有一帆风顺的呢?一如石缝里的小草,只要坚持努力、坚持向阳、向善,不放弃,就会发芽、开花。而赏心悦目的春天,小草正是装点她的主角。

附: 《钟鼓楼》节选

时间对每一个人一视同仁。如果说要做到“在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不那么容易,那么不用争取,在时间面前人人自然而然是平等的。

不过,在平等的时间面前,不同的人却采取不同的态度消耗它,因而构成不同的遭际,形成不同的感受。

路喜纯骑着自行车回家。当他又一次骑过地安门十字路口时,恰恰是下午五点钟。薛家的婚事几乎付出了长达十个小时的劳作。临分别时,薛大娘、薛纪徽和孟昭英把他一直送到院门外。薛大娘非要给他“汤封”

原来的“汤封”丢了,薛大娘另包了一包——他诚恳地婉拒了。

他说:“大娘,我来帮忙图的是练练手艺,图的是让你们看着喜幸,闻着味香,吃得可口。你们和客人满意了,我的心里头就痛快了……我要为汤封来,有的菜我还不弄呢!”

薛大娘非要把“汤封”塞给他,他躲闪着,倒是孟昭英一旁劝道:“妈,路师傅既是坚决不要,我看也就随他吧。其实,人家今儿个不光是帮咱们弄了一天的菜,还无缘无故地受了一场气。咱们就是拿出多少钱财来,也赔补不起!我看,不如就打今儿起交个朋友吧。欢迎路师傅赶明儿来串门!路师傅有什么要帮忙的,来说上一声,咱们抬腿就去……”

薛纪徽也说:“难得遇上路师傅这么个好人,还教给我们让水管子怎样化冻……路师傅啊,真是欢迎你来串门儿,不光是来这几,也欢迎你到我们那边的家去。我们那儿更好认,就在北海后门东边,恭俭胡同里头,你记下门牌号码……你可真去!”

路喜纯便说:“不瞒你们说,我父母双亡,没个亲戚,你们要真不嫌弃,我赶明儿得空了,还真来!”

薛大娘这才收齐“汤封”,感动地说:“路师傅,小路,你就真来!我们就算你的一门子亲戚!”

双方都没想到,经过一天的接触,竟变得这般亲近。巍巍鼓楼怕也在俯瞰着他们,体味着这人生的滋味……

[概说]

布置这篇作文的时候,学生一脸茫然:戏曲?好遥远!

确实,在电影、电视、动漫、流行歌曲遍地开花的今天,传统对曲很难穿越重围出现在我们面前。

然而,如果你足够细心,你会发现:清晨,西湖边总有一群越剧爱好者弹唱着清丽婉转的《十八相送》;每天傍晚,古老的运河边也总会萦绕着清灵动人的《西厢记》;有时候,迎面走来一位老者,健腰间所别着的收音机中竟会传来《沙漠王子》悲戚的曲调。这时候,你何不上前陪他们待上一段时间?

也许只需半个小时,聊一聊,听一听,你却可以了解到一段动人的戏曲故事,甚至还有那位老者与戏曲的故事。这些故事,也许会给习惯于流行文化的你带来一些思考;别样的曲调,也许会让你的耳朵发现一个新天地。说不定你回家就迫不及待地搜集有关戏曲的资料,一次看个够、听个够。这时你还会觉得戏曲遥远吗?

人们说生活就是故事,当你细心地走进生活,你才会发现许多确趣的故事,有时还会萌生新奇的想法。紧接着,你就只需用笔赶紧把它记下来。这样,你还会觉得写作很复杂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