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云出嫁了!”许多听到这一消息的人,都会从心底为她高兴。因为,十年辛苦不寻常,她该有这份幸福。
一身世
党云是一个“党孩”。
党孩,也就是由大同市社会福利院寄养在散岔村的孤残儿童们的统称。因为孩子们都不知道自己的真实姓氏,便统姓为“党”,共产党的党。
党云出生于1988年,因为先天性左腿残疾,出生后就被亲生父母遗弃了,后来被大同市福利院收养。大同市福利院为了让她能在家庭中更好地成长,就为她在大同市散岔村选择了寄养家庭,于是党云又有了“爸爸”和“妈妈”。
关于自己的身世,党云曾经这样写道:
“我从小就在这个山村、这个窑洞长大。我从小不知道我是党孩,因为我的养父养母比亲父母还亲。从我记事的时候,他们给我特殊的关爱,用福利院仅有的经费和他们的血汗钱,将最好的衣服、最好的食品供给我。我的下肢残疾,爸爸妈妈从小背着我到处求医。电影《孤儿泪》中的乳娘,每晚12:00用井水配方为寄养在家中的残疾孤儿洗腿坚持13年直至痊愈的故事是非常真实的。”
■回报
在养父母的精心呵护下,党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童年。
2001年,由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富邦基金(注:即富邦发展迟缓儿童疗育项目)委派的医疗队来到了散岔村,村子里一下子热闹起来。医疗队为村民们带来了药品,为孩子们带来了书籍、食品等各类物资。
医疗队的医生每次来还特意用中医按摩的方法帮党云治腿,也正是从那时起,小小的党云开始对医务工作怀有一种崇敬之情,每次医疗队来,她都围在医生身边,看他们忙碌,帮他们拿东西。看到党云对医务工作感兴趣,中国宋庆龄基金会特别资助党云她们几个孩子上了北京石景山卫校。
在这期间,党云有机会系统学习让她了解了外面的大千世界,改变了党云一生的命运。
回顾过往的经历,党云感到充实而又幸福,忙碌而又快乐!
2004年从北京市石景山卫校毕业后,党云成为北京传统医学交流中心红十字康复医院的一名护士。参加工作以来,作为一名一线医务工作者,她也常常有机会跟随医疗队前往全国各地为那里需要帮助的人们进行义诊,尽自己的微薄之力,报恩助人。
选择了志愿服务,就选择了奉献。2003年非典期间,党云参加了由红十字康复医院组织的北京抗击非典一线护理工作队。在5·12汶川地震期间,灾区人民的安危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也激起了党云回报社会、为灾区同胞贡献力量的信心和决心。带着一些医务护理方面的实际经验,她跟随红十字会组织的抗震救灾队伍,紧急奔赴四川灾区参与到震区医疗救助工作队伍当中,用所学的医护知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以踏踏实实的行动,为灾区的人民奉献自己的光和热。党云说:
“对我而言,每一次任务,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方面的财富,更重要的是来自现实生活的磨砺和一份难能可贵的成长感悟。”
为了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养育自己的地方,帮助其他有着和自己一样经历的孩子,党云申请从北京回到了大同市社会福利院医务科工作。
“我是从福利院出来的,我要更好地回报福利院!”这就是党云的想法。
■改变
在付出中,党云也收获着幸福——她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
“很巧,也很有缘分。”在谈到自己的爱情时,党云这样说。那个男孩和她曾经在同一所学校上学,同一所医院工作。开始时,根本就没想到最后会成为夫妻,后来却在相识中相知,在相知中相爱,在相爱中走到了一起。
2011年12月4日,他们结婚了。结束了三年的爱情长跑,党云成为乳娘村里的美丽新娘。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日子过得怎么样,人生是否要珍惜?”
人生就是这样会被各式各样的际遇、经历所改变。从受助到自助,从自助到助人,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对于党云来说,这个“你”可能有着多重的意味吧!
■链接:
中国宋庆龄基金会“富邦发展迟缓儿童疗育基金”项目设立于2000年12月,由台湾富邦文教基金会向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捐赠120075-元人民,币设立。宗旨:奉献爱心,帮助心智障碍儿童回归主流社会。从2001至2005年,富邦项目主要针对申请治疗和教育的心智障碍儿童给予资助、举办心智障碍儿童早期疗育师资培训及社区宣教,资助对象是0至6岁发展迟缓儿童,北京市儿童福利院作为主要合作项目单位。从2006年至2012年,在第一阶段项目经验的基础上,中国宋庆龄基金会扩大了项目领域和区域,继续为发展迟缓儿童的早期疗育与康复提供更多、更深和更广的支持与帮助,向科研、培训、社区宣教、医疗救助、寄养康复、教材研发等多个领域延伸,增加了有优势的项目执行机构一中国残疾儿童康复培训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山西大同社会福利院、天津市儿童福利院、山西省脑瘫康复医院;考虑了受益人更多的实际需求,扩大了项目活动区域。在即将开始的第三阶段中,富邦项目将依托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向全国儿童福利机构推广“富邦发展迟缓儿童疗育项目”研发的特殊教育教材,并针对福利机构的业务骨干进行相关培训,以此在内地儿童福利机构中建立完善和发展迟缓儿童疗育培训体系,进一步扩大项目的成果与影响力,使更多的孤残儿童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