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武松因景阳冈打虎,被阳谷县知县相中,做了步兵都头。一天,县太爷派武松前往东京送礼品。武松提了朴(pō)刀,监押车子,一行数人,离了阳谷县取路往东京进发。
第二天,众人行至一村头。三间学堂内传出朗朗读书声。一会儿,学堂放学,一群孩子争先恐后奔出来,一窝蜂向村中跑去。突然,村中跑出一头大黄牯牛,直冲孩子们来。这突然的变故,将孩子们吓住了,个个站立不动,眼看大祸将至。只听到武松大吼一声,拿出打虎的威风,纵身一跳,落在牯牛前面。说时迟那时快,武松伸出双手,一下抓住牯牛双角,双臂运力,“嘿”的一声,把大牯牛掀翻在地。不想那牯牛力大,一身劲全在头颈部,头被武松一抓,疼痛难忍,一翻身,用角奋力一甩,把武松抛向半空。武松急忙使出“腰含胸收巧翻云”功夫,借力转身,两个翻腾,方才落地。那牯牛正奋蹄欲奔,武松一个箭步,上前抓住牛尾。牛尾毛多,不易着力,武松紧抓不放,硬生生捋下一层牛皮,落得两手牛毛。牯牛痛极,大吼一声,蹿向围观人群。武松顿时火冒三丈,堂堂一个打虎英雄,竟奈何不了一头牛,岂不被人笑话!但见武松双手抓住牛角,使出神力,大吼一声似平地起了个炸雷,把牯牛之头按下。那牯牛力大,奋力前抵,一人一牛,相持不下。不一会儿,武松渐感力气不济,一步一步后退。
危急时刻,学堂先生奔出,在远处高喊:“壮士留神,快抓牛鼻子!抓牛鼻子!”武松听见了,迅速抽出右手,猛戳牛鼻。牯牛果然乖乖地降服了。
打虎靠的是勇气,斗牛需要的是智慧。看来做任何事,都不能墨守成规。